建制沿革
早在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境內就有人類生活繁衍。春秋時期,境內有琅琊、安陵兩城邑。戰國初,越滅吳,於公元前468年徙都琅琊,今縣域南部沿海一帶屬越。後越敗於楚,地屬楚。戰國後期,縣域全部屬齊。秦統一六國,境內設琅琊郡,並附郭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城),縣域屬琅琊縣。漢承秦制,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內;晉省琅琊,隋復置琅琊縣;唐代又裁,境地歸膠州、諸城,此後廢置千餘年。
1943年,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諸膠邊辦事處。1944年析置
藏馬縣,屬濱海行署,縣城所在地在泊里。1950年5月藏馬縣屬膠州專區。1956年3月藏馬縣併入膠南縣。
泊里服務中心
泊里鎮解放前屬諸城縣第五區,全區58個自然村。1945年12月解放後屬藏馬縣泊里區,轄115個村。1947年從泊里區劃出8個村,建立藏南區。1949年7月泊里改為第三區,1955年又復稱泊里區。1956年2月藏馬縣調整區劃,藏南區併入泊里區。1958年3月撤區劃鄉,泊里區分成三個鄉,後改為泊里人民公社,共轄141個村。1962年泊里公社分出小場鄉,建立小場人民公社。1984年行政區劃改革,泊里人民公社改為泊里鎮,轄68個行政村。2001年鄉鎮機構調整時,原信陽鎮整建制合併到泊里,組成新的泊里鎮。2012年12月劃歸黃島區。
據清道光抄本《程氏譜書》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程氏六公由安徽徽州遷此立村。相傳因地勢低洼,有水泊,故名程家泊。《海曲許氏支譜》載:清乾隆年間,許氏十世二支四公許有良,由日照許家園遷來,取程氏為妻。相傳,程氏將村宅送給許氏一半,故又稱許半街,後雜姓增多改稱泊子街,亦稱泊里或泊兒,清中期設集,稱泊里集,泊兒集,後因聚住戶多,分成泊里河東、河西、河南、河北。
優勢集聚
區位優越
港城聯動 產城融合
以董家口港為依託,大力發展現代化臨港產業,加快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約,建設省級新生小城市,實現港產、港城、產城融合聯動發展。
品牌集聚
1、世界上最大的40萬噸級礦石碼頭
2、國內最大的45萬噸級油品碼頭
3、沿黃流域散糧接卸能力最大港口
4、山東省新生小城市
5、規劃建設第四代物流交易港
6、國家首個區域循環經濟示範區
7、中石化國內首個周轉能力300萬噸LNG接收站
交通便利
公路
瀋海高速(泊里入口)、董梁高速(正在建設中),可連線青連、青銀、日濰等高速公路;濱海公路、土山至董家口一級公路(南北大通道)、204國道、334省道和3條疏港大通道,向北輻射山東半島和渤海灣地區,向南與長三角地區快速銜接。
鐵路
晉中南鐵路、隴海鐵路、青連鐵路(青連鐵路董家口站)、疏港鐵路、軌道交通13號線(泊里3個站點)。
海運
坐擁世界級大港--青島董家口港區,東距青島前灣港45公里,西距日照港30公里,海運航線遍布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
航空
北距青島膠東機場75公里、東距青島流亭機場85公里、西距日照山字河機場60公里,可直航57個國內主要城市和9個國際城市,實現與空港人流、物流互動。
政策高地
泊里鎮是
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處董家口開發建設的核心區、最前沿,承載著“董家口再造一個西海岸新區”的重要使命。2017年1月,泊里鎮成功入選山東省新生小城市。圍繞支持泊里創新突破發展,省、市、區先後出台多個政策檔案,給予各方面大力支持,政策優勢十分突出,使這裡成為了投資高地,被評為“中國區域十佳最具投資營傷環境鎮”。
產業發展
港口發展
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青島港董家口港區,近海1公里,水深可達-20米,40萬噸礦石碼頭距自然岸線僅1370米,常年不凍不淤,是天然的深水良港。
港區規劃面積72平方公里,設計泊位112個,設計年通過能力3.7億噸。累計建成泊位26個,投入運營18個,港口貨物吞吐能力超過1.2億噸。
建成油品罐區286萬立方米,遠期將具備500萬立方米的存儲能力,糧食罐區26萬立方米,液體化工品罐區22萬立方米。
港區年可接卸LNG300萬噸,供氣能力40.5億立方米,二期年可接卸LNG500萬噸,遠期將具備1000萬噸的接卸能力,配套建設了500萬平方米的礦石堆場,一次性堆存能力5500萬噸以上。
港區擁有20平方公里的保稅功能拓展區。
臨港產業
產業區規劃面積91平方公里(包括17平方公里的沐官島水庫),遠期規劃面積160平方公里,採用“三園、一區”空間布局(“三園”指鋼鐵產業園、裝備製造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一區”指臨港物流區),培育建設國家級精品 “四大基地”(鋼鐵基地、新材料基地、冷鏈物流基地、高端裝備製造基地)。區域內已落戶投資過億元的產業項目70餘個,投資總額超過1600億元。
服務配套
立足為董家口港區和產業區提供全面配套,泊里規劃建設有2處中小企業產業園,占地2100畝。布局58個企業,總投資達57.6億元。園區內有規模以上物流企業10家,金融保險機構14家,星級酒店6家,大型購物超市4家,工商業戶1萬多個。
城市建設
基礎設施
供氣
一期年可接轉LNG300萬噸、天然氣40.5億方;二期工程年可接轉LNG500萬噸、供氣能力68億方。遠期預留規模年接轉LNG1000萬噸/年。
供汽
建設高溫熱水管網34公里,蒸汽管網8公里,供汽量150噸/小時,滿足項目發展需求。
供水
日供水能力達到31萬立方米,遠期供水能力達到62萬立方米。
供電
已建成投用220KV變電站2座、110KV變電站8座,十三五期間建設500KV變電站1座、220KV變電站1座、110KV變電站3座。
海水淡化
設計每天30萬噸海淡生產能力,分一、二、三期實施,其中一期建設能力10萬噸/天。
污水處理
建有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的污水管網,污水處理能力7萬噸/日。
垃圾處理
建設日處理2000噸生活垃圾的西海岸垃圾再生能源項目,實現垃圾焚燒發電,有效利用再生資源。
公共化工管廊
綜合化工管廊全長11.4公里,敷設化工品管道、油品管道、熱力管道、供熱管道及通訊電纜,是碼頭及各入駐企業間液體石化產品輸送的重要通道。LNG地下管網已運行。
公共服務
泊里鎮社會事業、公共服務機構健全,不僅設有公安、邊防、交警、消防、法庭、檢查、稅務、工商、郵政、移動、電信等40多家區派駐機構,還布局有西海岸新區第三人民醫院、西海岸新區第二中學等單位,高標準建有董家口安置社區,公共服務能力優質便捷高效。
生態環境
教育 醫療 生態 服務
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中學
始建於1952年。學校占地380畝,建築面積100000餘平方米。現有64個教學班,教職工251人,在校學生3100餘人,高考一本達線率連續多年名列全區前茅。
董家口國小
學校占地面積189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95平方米,綠化面積2700平方米。榮獲“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 、“青島市文明單位標兵”等多種榮譽稱號。
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三人民醫院
成立於2005年9月,前身為藏馬縣醫院(1945-1956),位於泊里鎮駐地,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於一體的綜合性二級醫院。
水環境生態整治工程
結合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實施橫河、藏馬河下游水生態環境治理,形成以橫河為中軸的沿河休閒景觀帶。
泊里政務服務中心
新區首家鎮級集“行政審批、資源交易、市民服務”於一體的政務服務中心。
未來展望
力爭到2024年,即西海岸新區成立10周年之際,董家口港區建成泊位50個以上,港口吞吐量達5億噸,率先建成第四代物流交易港,再造一個升級版青島港的目標;董家口港城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率先建成獨具特色的新生港口城市,讓一座活力繁榮、幸福宜居的現代化藍色新港城屹立在青島西海岸。
所獲榮譽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泊里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地圖信息
地址:青島市黃島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