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江州

泊江州陶安

江雲紺綠夕陽邊,江水空明海氣連。 一點遠帆如白鳥,數聲急鼓隔蒼煙。

潯陽九派疑無地,廬阜千峰直造天。

清夜開樽酹司馬,琵琶亭下月當船。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泊江州
  • 創作年代:明代
  • 文學體裁:七律
  • 作者:陶安
作品原文,作品詩意,作者介紹,作品例題,作品賞析,

作品原文

江州
陶安
江雲紺綠夕陽邊,江水空明海氣連。
一點遠帆如白鳥,數聲急鼓隔蒼煙。
潯陽九派疑無地,廬阜千峰直造天。
清夜開樽酹司馬,琵琶亭下月當船。
【注】江州:今江西九江。陶安:元末明初詩人。紺:gàn稍微帶紅的黑色。

作品詩意

紺綠的江雲圍繞在夕陽的倒影旁,江水空闊明亮,與水上的霧氣相連。遠處一隻帆船,黃昏時的急鼓聲從青靄中傳過來。江州支流眾多,水面廣闊,而遠處的廬山的山峰直插雲霄。清冷的夜晚在潯陽江頭,釃酒祭奠江州司馬琵琶亭下月兒當空高高懸掛在船的上方。

作者介紹

陶安(元末明初文人)
陶安(1315年~1368年)字主敬當塗(今屬安徽)人。少敏悟,博涉經史,尤長於《易》,對明朝建國之初的典章制度建設有重要貢獻。

作品例題


閱讀下面一首元詩,回答問題。江州
陶安
江雲紺綠夕陽邊,江水空明海氣連。
一點遠帆如白鳥,數聲急鼓隔蒼煙。
潯陽九派疑無地,廬阜千峰直造天。
清夜開樽酹司馬,琵琶亭下月當船。
【注】江州:今江西九江。陶安:元末明初詩人。紺:gàn稍微帶紅的黑色。
1.請賞析“一點遠帆如白鳥”這句詩,有人認為是量詞用得好,有人認為是比喻用得好,你的看法是什麼?
2.最後一聯的表達技巧是什麼?表達了詩人何種感情?
3.這首詩描寫了江州哪些景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參考答案
1.點:突出了遠帆的“遠”,因為遠,遠帆細小,像一個小點一樣,所以用“點”較恰切。(1分)“如白鳥”,也是因為距離遠,而江面又是水天相連,感覺到遠帆像一隻白鳥在移動。(1分)量詞和比喻的運用,都突出了江面的寥闊蒼茫。(1分)
2.運用典故。(1分)在清夜在潯陽江頭,詩人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釃酒祭奠,表達了詩人對白居易的憑弔和同情。(1分)
3.詩中描寫了江州傍晚的景物。(1分)紺綠的江雲圍繞在夕陽的倒影旁,江水空闊明亮,與水上的霧氣相連。遠處一隻帆船,黃昏的急鼓聲在青靄中傳過來。江州支流眾多,水面廣闊,而遠處的廬山的山峰直插雲霄。(2分)作者借景抒情,表達了對江州美景的讚美,又有人在旅途的淡淡的離愁。(2分)

作品賞析

這是陶安江州泊船時寫的一首詩。明代的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處江路交通要衝。浩蕩的長江,秀偉的廬山,曾經吸引了無數騷人墨客,到此流連。但陶安卻不是來遊覽,而是路過這裡的;他泊舟時,是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 詩就從晚景寫起。開頭兩句,一寫“江雲”,一寫“江水”。“江雲。是“紺綠”色(即一種紅中帶綠的顏色)的,圍繞在夕陽的旁邊;“江水”則空闊而明亮,與江面上的“海氣”(即因光線作用形成的霧氣)相連。這是詩人極目遠望的所見,水天交會,江雲、夕陽和江水似乎都在一個平面上,寫出了長江落日時水天蒼茫的寥闊瑰麗景象。接著,詩人的視線接觸到江面上的一隻帆船。因為距離太遠,又因為水天相連的原故,感覺到它好像一隻“白鳥”在移動。這裡的量詞用了個“點”字,形容“遠帆”的細小,真是再貼切不過;而這又進—步烘托出江面的寥闊蒼茫。這時候,詩人聽到一陣急促的鼓聲,隔著淡淡的青煙暮靄傳過來,這是報時的更鼓。古代夜間擊鼓報更多從黃昏起到黎明前一共要打五次。這“數聲急鼓”,是初更的信號,它告訴人們,黃昏已經到來了。旅人在這樣的時刻,是最易傷神的,因此這句又帶著淡淡哀愁的信息。然後,作者又從聽覺轉回視覺,繼續寫景。“潯陽九派”一句,是對茫茫江水描寫的總括和收束,說它匯集了眾多支流,好像充盈了乾坤,世界已無陸地似的,這真是把長江的浩茫寫透了。江州古代又稱潯陽,“派”是水的支流的意思。以“九派”寫潯陽江水,由來已久。南朝的謝靈運就有“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之句(《入彭蠡湖口》);唐代的權德輿也說:“九派潯陽郡,分明似畫圖。”(《送孔江州》)“九派”究竟指哪幾條水,現在已不可考,反正這一帶流入長江的水很多,“九江”這一名字,也是這樣得來的。“廬阜千峰”一句,則把審美對象進一步擴大到不遠處的廬山。這座聳峙大江南岸、鄱陽湖西畔的名山,共有九十多座山峰,峭壁千仞,直插雲天;到處丹崖翠壑,蔥蘢秀麗,瀑布飛湍,氣象萬千。李白的《廬山謠》說:“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歐陽修的《廬山高》說:“廬山高哉,幾千仞兮,根盤幾百里,截然屹立乎長江。……上摩青蒼以晻靄,下壓后土之鴻龐。”這些都可以作為“廬阜千峰直造天”的註腳和演繹。由於詩人這時置身江上,廬山只能遠見其身影,不能寫得很具體,不過表示對它的嚮往之意罷了。 最後兩句的描寫,在時間上已經有了推移,從黃昏轉入清夜,月亮也已經高照在船頭上了。這時候,詩人忽然聯想到五百多年前這裡發生過的一件悲劇性往事:白居易送客邂逅長安倡女,在“淚濕青衫”的情況下寫了千古傳誦的《琵琶行》。於是,詩人釃酒祭奠,以表示對這位無罪被貶的“江州司馬”的憑弔和同情。這種聯想是極為自然的,因為陶安泊舟的地方,就在當年白居易送客的琵琶亭下;而江心的秋月,又像當年一樣的皎潔;這怎能不引起懷古的幽思!琵琶亭是江州百姓為了紀念白居易、根據《琵琶行》詩意建造的,唐代一位無名氏為它寫過一首詩:“夜泊潯陽宿酒樓,琵琶亭畔荻花秋。雲沉鳥沒事已往,月白風清江自流。”這座亭子,如今早巳不存在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