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矮人墓

泉州矮人墓,位於福建泉州灣晉江入海口處的蟳埔村,八九百個墓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海邊的斜坡上,墳墓里德頭骨大小與常人無異,只是腿骨特別短,整個身形類似侏儒。

概述
泉州矮人墓
1、蟳埔村已有400年的歷史,村里人口最多的黃姓據說是五代時期惠安一位皇后的後裔,於明朝遷至此地,1700多年前,晉朝人南遷至此地生活,“晉江”也因此得名。而蟳埔村已有400年的歷史,村里人口最多的黃姓據說是五代時期惠安一位皇后的後裔,於明朝遷至此地。
2、泉州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位於泉州灣晉江出海口處的蟳埔自然擔當了極其重要的角色。蟳埔村外晉江邊上的法石碼頭曾是重要的港口,來自阿拉伯和東南亞的商船均停靠於此。如今這裡一片荒涼,只有孤零零佇立在江邊的那一座佛龕石像仿佛向人們訴說著碼頭昔日的輝煌——佛龕上既刻著佛像又刻著西域神像,各種文化曾在這裡交融並和諧地共存著。
3、蟳埔一共有16個姓,其中有阿拉伯人的後裔,也有東南亞人的後裔,有人說“簪花”的習俗就是琉球過來的女人帶來的。
4、無論是將曾經的墓殼用做建築材料或乾脆在皚皚白骨上建房居住,還是在院子中間的陰公宮裡堆放大量屍骨,大家都說當地人膽子大,這恐怕沒錯,當地人心中有著一種不同於世人的生死觀——他們對死亡並沒有太多的恐懼和忌諱。在這裡更多地感受到了一種對生命的尊重。這大概與他們每日在風浪中同自然搏鬥,生死難料有關。
5、無論是對不知何時埋葬的“矮人”遺骨還是對大海中隨波逐流的逝去生靈,他們都充滿敬意,並將其視為大自然的一部分與之和諧相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