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蚝仔煎)

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蚝仔煎)

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蚝仔煎),福建省泉州市傳統技藝,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蚝仔煎,又叫海蠣煎,是閩南特色小吃。蚝仔煎的做法幾百年前就有了,對於其來歷,各地流傳的說法不一樣。泉州蚝仔煎選用個頭中等的海蠣主料,將鴨蛋或雞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調勻,再用適量的豬油在平底鍋里煎至兩面酥黃,吃時佐以番茄醬、甜辣醬、沙茶醬和醃蘿蔔絲(菜頭酸)等輔料,香脆細膩,味美可口。泉州蚝仔煎雖然食材相對簡單,但手藝並不簡單,火候的掌控較為關鍵。

2013年,泉州蚝仔煎製作技藝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6年,規範項目名稱為“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蚝仔煎)”。項目編號:Ⅷ-3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蚝仔煎)
  • 批准時間:2013年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項目原名稱:泉州蚝仔煎製作技藝
  • 申報單位:泉州風味小吃同業公會
  • 項目編號:Ⅷ-32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材料,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蚝仔煎(即海蠣煎,俗稱“蚝煎”)發源於泉州,是閩南、台灣等地的小吃。蚝仔煎的做法幾百年前就有了,不過對於其來歷,各地流傳的說法不一樣。傳聞比較廣泛的是,公元1661年時,荷蘭軍隊占領台南,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意欲收復失土,鄭軍勢如破竹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在缺糧之餘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將台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

工藝特徵

製作蚝仔煎時,火一定要旺才鮮嫩,海蠣不能泡水才會甜,地瓜粉也要選擇帶粉紅色的。冬、春兩季溫度較低,蚝仔煎味道更佳,口感更好。 

工藝流程

材料

泉州蚝仔煎的製作原料有海蠣、雞蛋, 配料有青蒜(或芹菜)、鹽、味素(雞精)、五香粉、地瓜粉 、甜辣醬等。
製作蚝仔煎,食材主料首選“海蚝”(閩南人對海貝食品——牡蠣的通俗叫法)中的“珠蚝”,這種蚝大小均勻,蚝肉滾圓、肥腴、易熟。

流程

油煎時,先將拌好的粉漿、菜料放入平底鍋中,攤開鋪平成圓形,接著放鮮蚝,兩面煎上5分鐘,待粉漿水分蒸發、表面略乾時,再從四周淋一些豬油,以防煎焦。同時,將事先打好的蛋漿均勻地澆在上面,等金黃色的圓餅成形後,用小鏟翻一下,加點兒油再煎兩三分鐘,即可盛盤。蚝仔煎火候很關鍵,若是燒焦了或者翻碎了,看起來既不雅觀也影響口感。吃時佐以蒜泥、沙茶辣、辣醬、芫荽等,味道鮮美。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蚝仔煎是閩南一帶民間傳統小食,歷史悠久,與人民民眾的生活密切相關。海蠣具有滋陰、養血、補五臟、活血、充肌等功效,蛋白質含量豐富,礦物質含量尤其鐵、鈣含量豐富,蚝仔煎是一種科學搭配、營養均衡的食品,具有歷史、美食文化和科學研究價值。
傳承人物
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蚝仔煎)代表性傳承人物有:林文旭、林文明。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21年6月8日,閩菜宣傳推廣系列活動(泉州)啟動儀式在石獅舉行,活動現場,由閩菜推廣大使們推介的20道閩菜精選菜品亮相,包括有泉州蚝仔煎等,充分展現了閩地靠山、臨海的地域特色與隨之形成的飲食文化。
2021年,《百姓的味道》欄目走進泉州市區蟳埔,節目明星嘉賓穿著捕魚的衣服跟當地村民一起出海撈魚,還體驗了製作泉州蚝仔煎等地道小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