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媽祖信俗,福建省泉州市民俗,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媽祖信俗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泉州市
泉州媽祖信俗,福建省泉州市民俗,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泉州媽祖信俗,福建省泉州市民俗,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泉州媽祖信仰最早源於莆田湄州嶼上對漁女林默(俗稱媽祖)的崇拜後。生前因時常救人於水厄海難,廣受愛戴,卒被民眾奉為神明,並屢受朝庭褒封影響範圍逐漸擴...
媽祖信俗是指媽祖信仰習俗,又稱神女信俗、靈女信俗、神姑信俗、元君信俗、娘媽信俗、娘娘信俗、天妃信俗、天后信俗、天上聖母信俗、湄洲媽祖信俗等等,這是由於歷代民間、朝廷或宗教對媽祖的封號先後不同而嬗變。是以崇奉和頌揚媽祖的...
泉州媽祖信俗(安溪善壇),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民俗,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安溪善壇媽祖信俗來源於安溪縣官橋鎮善壇畲族村“半嶺宮”。安溪善壇媽祖信俗包括每個月初二、十六做“牙”、每年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卜爐主、請...
宋理宗寶佑元年(1253年),興化、泉州地區大旱,農田顆粒不收,米價騰貴。百姓老幼,飢困難支,成群結隊到媽祖廟裡祈禱。媽祖於夜裡向鄉人託夢:“不要憂慮了,米船即將到來。”而在另一邊,當時在廣州的米商正在裝米下船,準備運往...
“媽祖信俗”於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作為民間信仰的媽祖信俗能獲此殊榮,在中國是首例。媽祖文化已經全球化,“媽祖之最”證明了海內外各階層民眾對媽祖懷有很深厚的尊敬、崇拜、愛戴和信賴的感情。
安溪善壇媽祖信俗,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民俗,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善壇畲族村的媽祖信俗,來源於安溪縣官橋鎮善壇畲族村“半嶺宮”(又名“媽祖廟”),這裡地處偏僻山區,距離安溪縣城19公里,宮是本村所建,佛是...
現今,媽祖信俗擁有2億多信眾和5000多座媽祖廟。文獻記載 宋朝時期,《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記載:“郡城東寧海之旁,山川環秀,為一方勝景,而聖墩祠在焉。墩上之神,有尊而嚴者曰王,有哲而少者曰郎,不知始自何代;獨為...
湄洲媽祖祖廟始建於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歷代屢經擴建修葺。明洪武七年(1374年),泉州衛指揮周坐重建媽祖廟。永樂元年(1403年)至宣德六年(1431年),鄭和奉旨遣官建造正殿。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閩浙總督姚啟聖獲媽祖保佑...
湄洲媽祖祖廟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宮下村東北面。湄洲媽祖祖廟的寢殿、正殿和聖父母祠是祖廟建築群的主要建築,是媽祖信仰在祖廟的主要載體。寢殿占地面積238平方米,建於宋雍熙四年(987年)。明洪武七年(1374年)泉州衛指揮...
“托媽祖的福,讓澎湖天后宮尋到了祖廟泉州天后宮,也讓我開始了在泉州尋根的歷程。”楊國夫說,自己1990年第一次跨海來泉州天后宮做兩岸宗教交流時就有了尋根的願望,此後率媽祖信眾到泉州天后宮進香、接待泉州媽祖回訪澎湖、製作“...
中華三大祭典之一湄洲媽祖祖廟祭典的總編導。以蔡王彬為總編導創造的湄洲媽祖祭典為主要內容的《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蔡王彬為主編印的《泉港北管》與“泉州十音”被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非...
柏柳村梅相靖被確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鼎白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點頭媽祖信俗被列入寧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有聞名遐邇的“臨流浣女”等“點頭十二景”。醫療衛生 2011年末,點頭鎮有衛生院1個,占地面積達4800平方米...
閩南人創造並共同崇奉的獨特信仰如媽祖、保生大帝等,也多是在北宋初年產生。因此可以說,閩南文化的形成,應是在五代末至宋初。 鼎盛時期 閩南文化的鼎盛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北宋中期,泉州已經成為全國六大都市之一,對外貿易僅次於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