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四大總部商務區

泉州打造總部經濟區的聲音,開始日漸清晰。2009年12月31日,晉江濱江商務區池店安置區一期工程落下第一塊基石,濱江商務區由此進入實質性的建設階段;而在此前半個月內,泉州市先後兩次召開總部經濟區推介會,與濱江商務區僅有一江之隔的東海片區,成為重點推介對象。 濱江商務區與東海總部經濟區地處泉州環灣型城市布局的核心地帶,兩大片區的推進,是泉州由“河口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轉變的重要一步,也承載了這一戰略構想的先行重任。總部經濟區,成了串聯起環灣城市群的重要一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四大總部商務區
  • 時間:2009年12月31日
  • 城市:泉州
  • 類型:總部經濟區
濱江商務區
打造綜合性城市中心區
沿著泉秀街一路向東,走上晉江大橋橋面,往南岸望去,濱江商務區盡收眼底。濱江商務區地處晉江南岸,與泉州市區隔江相望,規劃用地範圍東至沿海大通道陳埭外線,南至六源支流,西至泉安路,北臨晉江,總規劃面積達到14.2平方公里。
據晉江市規劃建設與房產管理局規劃科科長張堯進介紹,濱江商務區概念在2006年正式提出,泉州世界貿易中心的落戶,使陳埭與池店交界處的濱江區域地位陡增,晉江方面順勢提出打造濱江商務區,並在2007年5月確定了濱江商務區的規劃方案。
濱江商務區控規正式出台,根據控規,濱江商務區更多地引入了豐富商務區內涵的金融業、服務業以及生活配套等,總體上由中央商務區、中央水廊、晉江濱水綠帶、西部湖濱社區、東部花園社區、東部太古社區六大功能區組成。
自此,濱江商務區這幅畫卷有了描摹的底稿,隨著池店安置區一期工程的奠基,濱江商務區的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據泉州晉江濱江商務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曾逸峰介紹,濱江商務區採取了配套先行的策略,政府在道路等市政設施方面的投入,將超過20億元,目前,濱江商務區已經獲得了國開行和農行90億元的融資授信,為濱江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
根據規劃,晉江市將用10年左右的時間,把濱江商務區建成以品牌企業、銀行、保險、證券等投資公司、集團總部辦公為主,法律、會計、信息、諮詢策劃、廣告等中介服務業為輔,匯聚會展、零售、酒店、居住等多功能的綜合性城市中心區。
東海總部區
20多家企業有意入駐
泉州總部經濟集聚區在泉州召開招商推介會,之後僅隔8天,泉州總部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北上京城,召集數百泉商,再度對總部經濟區進行推介。經過多次推介,目前已經有40多家企業表示,有意入駐泉州總部經濟集聚區。
泉州總部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表示,東海片區由分屬兩個不同位置的項目組成,其中一個項目選址於泉州市新行政中心東南角,項目由5個地塊組成,總用地面積約340畝。
該區域規劃作為一個城市綜合功能區,沿泉州灣的兩個地塊規劃作為企業總部功能區,總用地面積約165畝,建築高度控制在200米以內,總共布置有11棟24至25層高的高層辦公建築;西側鄰近東海行政軸線的地塊將作為城市綜合體建設。
另一個項目則選址於東海埔村周邊,面江臨海,背靠雞籠山,項目用地分為7個地塊,總用地面積約為628畝,規劃建設商業、辦公、會議、休閒娛樂等設施。
在泉州總部經濟的發展戰略中,東海總部經濟集聚區被定性為泉州市企業總部經濟的展示視窗,因此也是歷次招商推介活動的重點推介對象,目前,已有20多家企業有意入駐東海總部經濟集聚區。
南北相融
兩岸總部區醞釀拼圖
橫跨兩岸的商務區規劃,實現晉江南北兩岸無縫對接,這一提法由來已久,但專家認為,從兩地的現狀看,目前濱江商務區和東海片區的經濟生態相差甚遠,東海片區雖然被劃入泉州市區行政範圍,但仍是城市化較為落後的城中村;而濱江商務區雖毗鄰民營經濟強大的陳埭和池店,但多為荒地占據,城市化更是無從談起。
城市的整合需要經濟基礎作為依託,如果僅僅依靠市場的力量,要想實現兩岸融合,在短期內絕非易事。此時,政府有形之手的強力主導,無疑是迅速實現兩地融合的有效手段,在兩岸總部經濟區的推進上,政府的有形之手與區域的比較優勢就得到了有效的結合。
歷經30年的發展,泉州已培育出發達的產業集群,並由此對高端服務業和金融業產生巨大需求,總部經濟集聚區的建設,恰好可以滿足這種需求。
正因如此,濱江商務區獲得了各路資本的青睞。據曾逸峰透露,在歷次招商推介中,濱江商務區都受到熱捧,“有進駐意向的財團很多,現在是我們在選資,根本不愁沒項目。”
而東海片區,同樣不愁嫁。據泉州總部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一人士介紹,東海總部經濟集聚區一推出,就有20多家企業當即表示出強烈的入駐意願。
定位的差異,則為兩個總部經濟區的良性互動創造了條件。據上述人士介紹,從定位來看,濱江商務區定位以商務辦公、金融服務業為主,兼有酒店、公寓、會展、文化娛樂及商業服務等功能,公司總部、銀行和金融服務及專業化生產服務業為三大主要職能。而東海總部經濟集聚區身處新行政中心,更加側重其行政、科教文衛及商業職能。“定位的差異,有利於兩個商務區之間形成協同效應,推動資源要素在晉江南北兩岸的流動,進而實現一體化。”
深層背景
總部經濟的聚合效應
兩個商務區之間的互動,其意義早已超出兩地本身。泉州市通過《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根據這一規劃,泉州將建設包括洛秀片區、中心片區、晉江片區和石獅片區在內的環泉州灣組合城區,實現“河口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的轉變。
“環灣型”城市規劃涉及多個不同的縣(市、區),泉州市發展研究中心一人士認為,這一戰略的順利實施,必然涉及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的整合。泉州素來“弱市強縣”,產業集群推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但中心城區功能太弱,缺乏區域增長極,無法與發達縣域經濟形成良性互動。
根據泉州目前的產業結構和區域格局,發展總部經濟正是泉州實現經濟轉型和城市融合的可行路徑。對縣域經濟,發展總部經濟可以提升分布於各縣域的產業集群的競爭力,總部經濟的發展模式同時可以帶來雙贏,它可以促使績優的中小企業聚集和成長,培育新的產業接續,延伸產業鏈,實現相似產業不同功能鏈區段的分工合作,達到共同發展。
而對中心城區而言,一方面,發展總部經濟,要吸引大量的、多層次的人才,建立相關的研發、信息等機構,從而加速泉州人才的交流、培養、生成,提高城市創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各種企業總部的入駐,必然會帶來技術、產品、服務和資金,同時也帶來了原創的企業文化、企業理念、管理方式,它將有助於促進人員、文化、技術等的交流、傳播與交融,形成適合更大企業總部入駐的多元文化環境,進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國際化形象。
從規劃上,泉州總部經濟集聚區被分割為濱江商務區、東海、城東和江南片區的濱江片區4塊,但從空間距離而言,濱江商務區和東海片區才是大泉州環灣型城市規劃的核心地帶。隨著濱江商務區和東海片區的率先融合,泉州將以各個總部經濟集聚區之間的資源要素流動為基石,由點到面實現“河口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的轉變。
□相關連結:
城東、江南總部經濟集聚區
城東總部經濟集聚區主要接納服務區域的企業總部,項目位於城東安吉路東側,周邊有城市公園、滯洪區,環境優越。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81.81畝,包括市政府2008年第6次用地聯席會議研究確定的68畝美國通克森飯店預申請用地。項目規劃設計除美國通克森飯店外,規劃以高級商務辦公為主,配套建設銀行、會議、餐飲、康休、展覽、商業等功能設施,建築高度控制在100米以內。除美國通克森飯店外,總共可分為7個8至20畝的地塊,布置了7棟18至24層的高層辦公建築,地塊間充分考慮了兩兩合併使用的可能性,適用於不同規模的企業集團。
江南總部經濟集聚區主要為中型企業的總部聚集地,項目位於江南新區濱江片區,規劃延陵大橋橋頭位置,東臨江濱路。項目總用地面積約288畝,分為兩個地塊,其中:建設用地169畝,項目規劃建設為集區域性的商務辦公、金融貿易、文化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商務核心區,總共布置了10棟24至40層的高層辦公建築。該規劃方案以功能布局的綜合化為特點,強調多種功能的有機組合、相互協調,以增強區域活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