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傳統建築營造技藝(惠安傳統建築營造技藝)

泉州傳統建築營造技藝(惠安傳統建築營造技藝),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泉州傳統建築營造技藝(惠安傳統建築營造技藝)
  • 主題詞:惠安,傳統建築,傳統技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起源時間:唐五代
  • 認證時間:2007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福建省泉州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

簡介

惠安素以建築技藝聞名於世,惠安傳統建築營造技藝是指發源於福建惠安、以“皇宮起”宮殿式大厝民居住宅類型為典型的營造技藝,是閩南建築的代表,屬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它源起於唐五代,成熟於宋元,明清時步入巔峰,清末民國時名師鵲起、精品迭出。新中國成立後,產業興起、異彩煥發,成為閩南地區古建築行業的龍頭。

歷史淵源

惠安傳統建築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早在秦漢以前,境內先民已壘牆架木築屋而居;晉唐衣冠南渡,帶來燒灰和制磚瓦的技藝,房屋建築得以採用磚瓦、石、木等構築;唐時,有木構架,硬山式坡面頂,弧形瓦面鋪作;北宋即具有驅石填海,壘址於源,筏型基礎,浮運上樑及殖蠣固基等建造技術;宋元時代,嚴謹規範的木構架結構和瓦作屋面相得益彰,梁、柱、枋等建築元素的合理運用和石雕、木雕工藝的完美結合,使惠安傳統建築的地域性趨於突出;明初,建築工匠編入“匠戶”,築建寨、所城,這些工匠父傳子習,世襲相承;明清兩代,惠安的戰略地位突出,成為閩南重鎮,閩地多興建翼角翹飛的宮廟寺院,惠安工匠不僅於境內建造諸多大型宮觀寺廟,還參加福建閩南一帶及台灣、東南亞等地的寺廟建築;清末民國,開創了惠安傳統建築向海外傳播的新局面;新中國成立後,惠安建築產業興起,十幾萬惠安建築工匠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和台港澳及東南亞等地,留下了不勝枚舉的傳世佳作。而閩南地區傳統民居一般作“三開間”、“五開間”構式的建築,幾乎皆延聘惠安建築師傅“掌高尺”,組織施工。
惠安傳統建築起源於唐五代時期,在一千多年的傳承過程中,吸收了中原文化中帝王宮殿的建築形式和建築思想,與福建閩南地方的民俗習慣融會貫通,具有規制嚴謹、布局規整、講求對稱的特徵,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形成了一套獨特而嚴整的傳統建築技藝和建築風格,同時配以傳統石木雕和泥塑彩繪工藝,技藝嫻熟又自成風格,在中華民族的建築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頗具歷史文化研究價值。“皇宮起”宮殿式大厝還常是一個家族或族姓繁衍生息、祭祀先祖之地,其“燕尾歸脊”寓意燕子(子女)不管漂泊他鄉,不論路途多遠總要回歸故里,影響深遠,成為海外僑胞認祖歸宗、血脈相連而割裂不去的一種思鄉情結,是維繫中華民族千年血脈的精神紐帶。

基本內容

“皇宮起”宮殿式大厝是惠安傳統建築為典型技藝。“皇宮起”大型民居建築規制嚴謹、空間結構對稱,有三開間、五開間、帶護厝、突山庭堂,縱深有二落、三落、五落不等,它以庭為組織院落單元,並以走廊、過水貫穿全宅。規制布局以大門中線為中軸線,兩邊對稱,橫向擴展布局。最大特色是穿斗木構架作承重結構,“牆倒屋不倒”。屋頂造型多為披瓦覆壁筒屋面、飛燕戩尾屋脊和“出磚入石”牆體,一般有硬山式頂、懸山式頂、歇山式頂,以硬山式居多,彎曲翹起的“燕尾脊”屋脊。還飾以木石雕刻,油漆彩繪。“皇宮起”宮殿式大厝在繼承中國古典建築精髓的同時,汲取閩南地域文化中的獨特養分,從而在建築結構、建築裝飾、雕刻題材和用材選擇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與特長。石雕、木雕、磚雕、泥塑、彩繪廣泛套用於脊吻、斗拱、雀替、門窗、屏風、棟樑等構件,基本上達到建築必有裝飾、必有寓意、意必吉祥的藝術境界,形成閩南傳統民居建築獨特的風格。

基本特徵

惠安傳統建築的特色
1.磚入石是惠安建築工藝形式的典型。事實上磚紅多近桔,石白而帶灰,兩者相間,色調和諧又有對比,其牆面便形成一種微妙的視覺效果,特別是坐落於村莊中的民居、鑲嵌于山巒中的寺院,在藍天綠野的襯托下,更顯得韻味盎然。
2.燕尾嵴的建築形式,使厝頂形象誇張而生動別致,這是另一種特色。
3.惠安傳統建築的雕刻工藝也有很高的造詣,具有特色。其材料有石、木、泥、磚、殼灰等。其中,石雕多用於柱、礎、門窗、題匾、欄桿、牆面裝飾等,精雕細刻,使建築物更加堂皇。惠安的磚紅艷有光澤,細密而堅韌,利於雕刻。磚雕以浮雕居多,圖案空隙實以白灰,紅白相襯別有韻味。
4.在色彩方面的主要特色就是推崇紅色。牆堵用紅磚,厝蓋用紅瓦,厝內上漆,燈梁,中嵴圓、柱、拱、門等,也大致是紅的,紅乃吉,紅乃旺,其執著近於圖騰崇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