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巡檢

沿海巡檢司,明清時期欽州的佐雜建置,洪武五年(1372)府同知郭儁建,司署在欽州治南一十里中和(今東北中屯新村等處)、城東(今東南屯、孟埇、方家諸村)二坊廂兼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沿海巡檢 
  • 設定時期:明清時期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

歷史沿革

洪武五年(1372)府同知郭儁建,司署在欽州治南一十里中和(今東北中屯新村等處)、城東(今東南屯、孟埇、方家諸村)二坊廂兼界。
明中葉以後,沿海司只得內縮於孟涌江口結廬盤詰往來船隻。 根據嘉靖《欽州志》的記錄稱,“煙通營,在州治南煙通嶺之陽,沿海巡檢司舊址也。水通龍門海口,海舟可泊之處。
嘉靖十六年(1537)有事安南,知州林希元立營。初議撥永安所旗軍防守,後掣回。”煙通營是為防禦安南而設立。
嘉靖十八年(1539),煙通營的防禦任務完成後,林希元又議遷建巡檢司於故址, 即中和城東二坊廂兼界。這一遷移歷程表明,沿海巡檢司已喪失了軍事防禦功能,只承擔一般性治安檢查的任務。
根據乾隆《廉州府志》記載,沿海司在清代進一步內遷至小董墟,“坐落州東北陸路九十里,與靈山縣西鄉司接壤。”小董墟遠離海岸,位於魚洪江支流那蒙江邊,沿江東西支流北上可達廣西宣化縣和靈山縣,南下流入魚洪江可入海,沿江分布著眾多墟市村落,是州域西北部重要的水運航道。沿海巡檢司從中和城東廂兼界被遷至小董墟,很可能是由於其原先的海防職能被其他兵防營壘所取代,因此轉向州域內部的墟市管治。所轄區為城北一百里的新立鄉一圖,內附小村三十八個, 其轄區範圍相當小。

地理環境

坐落欽州東北陸路九十里,與靈山縣西鄉司接壤。”小董墟遠離海岸,位於魚洪江支流那蒙江邊,沿江東西支流北上可達廣西宣化縣和靈山縣,南下流入魚洪江可入海,沿江分布著眾多墟市村落,是州域西北部重要的水運航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