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城寨滄桑》是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洪卜仁。本書主要講述了廈門城寨在歷史上的由來、發展過程、發揮的作用與城寨的種類。
基本介紹
- 書名:廈門城寨滄桑
- 作者:洪卜仁
- 頁數:160頁
-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561538103, 9787561538104
條形碼: 9787561538104
定價:35.00
內容簡介
《廈門城寨滄桑》處祖國東南沿海,台灣海峽西岸,“金、廈二門,遠控台、澎,近衛泉、漳,為海防重地。”由於廈門島及沿海地區的開發相對較晚,直到唐代中葉廈門島才有漢族遷入,而今廈門轄境內最早建造的城池是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建成的同安縣城。由於境內多山,社會動盪,匪患嚴重,民間為防匪患和土匪盤踞的寨和山寨在宋代已經大量出現,並延續到明清時期。明代初年,海防及海外貿易日漸重要,明政府開始在沿海設立巡檢司和守御乾戶所,建立城寨。自明代晚期之後,廈門島逐步發展成為重要的商貿港口;明末清初不但是鄭成功抗清復明的基地,也是鄭氏政權進行東、西洋貿易的基地;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成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明代初年建造的廈門城也成為了廈門城市歷史的開端。因此,歷史上的廈門始終與海防、港口相聯繫,廈門古代的城寨見證了廈門城市歷史的發展過程。
廈門城寨的形式和類型多種多樣,除城池之外,還包括寨堡、土樓、銃樓、碉樓、關隘、防禦牆等,其作用都是用於軍事防禦。其中,為設立行政治所和進行海防所構築的城池和城寨是主體,在古代典籍上對這些城寨也有比較詳細的記載;而由民間修建的寨堡等,數量較多、規模較小,史料上基本都沒有記載。
近年來,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文物部門對廈門的古代城寨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研究工作,2004年和2005年,廈門市文化局組織專業人員對明代廈門城遺址進行了兩次試掘,取得了重要收穫,2006年靳維柏、鄭東所著《廈門城》一書,是廈門關於古代城址研究的第一部專門著作。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廈門城寨歷史沿革
廈門行政區劃的變遷
築城式防禦體系一一城寨
廈門城寨的類型、年代及其特點
廈門城寨遺存分布
寨仔山山寨遺址
澳溪麒麟山山寨遺址
蘇壠山山寨遺址
烏營寨遺址
大楓山山寨遺址
掉虎寨尖山山寨遺址
南洋寨遺址
臥牛崗寨遺址
鄭宅山山寨遺址
頂村門口寨遺址
頂村土寨窟山山寨遺址
烏石岩山山寨遺址
軍寨遺址
筆架山山寨遺址
崎山山寨遺址
寨山山寨遺址
南薰隘
水南樓關隘
土寨山山寨遺址
燈火寨遺址
山頂洋寨遺址
大份山山寨遺址
虎丘寨山山寨遺址
石獅寨山山寨遺址
村尾山山寨遺址
獅頭寨山山寨遺址
蓋集美山山寨遺址
白交祠山寨遺址
風鼓格寨遺址
朝天樓關隘
草灰寨山山寨遺址
姑娘寨山山寨遺址
雞冠山山寨遺址
披風寨遺址
金瓜寨山山寨遺址
大嶺頭山寨遺址
內田寨遺址
同安城遺址
“同民安”關隘
塔頭巡檢司城遺址
高浦城遺址
廈門城遺址
……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