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村(浙江省餘姚市馬渚鎮沿山村)

沿山村地處馬渚鎮西北,有農戶698戶、2069人,區域面積4.96平方公里。200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725萬元,村級集體收入12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8540元。沿山村是遠近聞名的西山白楊梅主產區,也是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示範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沿山村
  • 行政區類別: 村
  • 所屬地區:浙江省
  • 人口:2069人
概況,三事新辦,地圖信息,

概況

馬渚鎮沿山村地處馬渚鎮西北,有農戶698戶、2069人,區域面積4.96平方公里。200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725萬元,村級集體收入12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8540元。先後被評為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省衛生村、寧波市衛生村、寧波市法制示範村、寧波市園林式村莊、餘姚市文明村、餘姚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餘姚市公民道德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三事新辦

沿山村是遠近聞名的西山白楊梅主產區,也是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示範村。該村針對婚喪事大操大辦等最為普遍也最為頑固的陋習,提出“三事新辦”,抓住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熱點和焦點。以“三事新辦”為突破口,引導村民革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起到了“牽一髮動全身”的良好效果。
據村支書王水源介紹,從2002年至今,用於“三事新辦”的獎金總額已有6萬餘元。其中收效最好的是喪事簡辦,幾年來,村裡有近80人去世,沒有一戶人家辦舊式喪事;在婚事新辦方面,村委會組織老黨員、老同志長期對婚嫁雙方開展細緻的思想工作,講述婚事新辦的好處;對於神事不辦,村裡有針對性地發動230多名7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神事不辦、喪事簡辦”承諾書》上籤名,同時每年安排7萬餘元作為養老補貼送到他們手裡。
走出村委會,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鬱鬱蔥蔥的香樟林。王水源告訴我們,這不是普通的香樟林,這些香樟樹是村民在嬰兒出生、新人結婚、老人去世、孩子考上大學等重要日子種下的紀念樹,香樟林被命名為道德林。道德林周圍,是占地面積約5畝的道德廣場。道德橋、道德亭、道德長廊、道德石,諸多“道德元素”把這裡塑造成一個道德聖地。每天清晨和傍晚,村民會到這裡鍛鍊、散步,感受濃郁的道德氣息。
“村民不是來這裡走走過場,做表面文章,他們是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來踐行道德,樹立新風。”王水源自豪地說。村民王學蘭的婆婆今年1月因病去世,全家陷入悲痛之中。“當時我們絲毫沒有大辦喪事的想法,並不是對老人不尊重不留戀,而是簡辦喪事已經成為我們村的新風尚了。”王學蘭向我們解釋道。
王水源拿出一張安排表,說:“對於老人的尊重是絕對不打折扣的,只是採用了新的方式:播放哀樂、進獻花圈、種下紀念樹並且掛牌等等。”對於逝者家屬,村里及時慰問,並通過安葬補貼的形式對簡辦喪事的村民給予2000元獎勵。“由於從簡操辦,加上村里給了補貼,喪事辦下來基本不用自己掏錢。”王學蘭補充說。

地圖信息

地址:寧波市餘姚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