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開發分類

油藏開發分類

油藏開發分類是指依據地質結構、儲集層特徵、流體性質及分布、驅動能量進行分類。

油藏開發分類的目的在於,歸類展不各類油藏的基本地質開發特徵和各自的差別性,以指導具體油藏的科學合理開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油藏開發分類
  • 外文名:Reservoir development classification
  • 學科:石油工程
  • 目的:指導具體油藏的科學合理開發
  • 依據:地質結構、儲集層特徵
  • 分類方案:裘懌楠分類方法
定義,前蘇聯分類,美國分類,中國分類,

定義

自然界的油藏在其地質結構、儲集層特徵、流體性質及分布、驅動能量與驅動類型等許多方面是千差萬別的,這些差別對油田開發方式的選擇,對開發效果和採收率都有巨大影響。基於勘探找油的目的,曾對油藏進行過以圈閉為主要依據的分類。這種分類有利於找油勘探,但對開發卻難有幫助,因為即使圈閉條件完全一樣的油藏,其儲集層性質、流體性質或驅動能量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其開發方式和開發效果都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基於開發的目的,有必要對油藏進行展不其開發地質特徵的開發分類,用以指導油藏開發工作。
油藏開發分類的目的在於,歸類展不各類油藏的基本地質開發特徵和各自的差別性,以指導具體油藏的科學合理開發。
迄今為比,國內外己有多種油藏開發分類方案,它們各有優缺點,又都有其存在的歷史,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意見。

前蘇聯分類

(1)馬克西莫夫分類
前蘇聯學者M.H.馬克西莫夫以油藏的天然條件為依據,把油藏分成兩個基本類型:
①封閉型油氣藏。由於儲集層岩性變異或存在斷層遮擋、或其它原因沒有活躍的地層水,油氣藏的天然能量主要是石油中的溶解氣和氣頂氣。
②具有活躍的地層水的油氣藏。油藏具較大規模的邊、底水或有外界水頭供給,邊外區的彈性能量或外界水頭能量是主要的原始驅動能量。
上述馬克西莫夫分類,突出了油氣藏的天然能量特徵,具有一定的套用價值。
(2)多爾仁科夫分類
前蘇聯靴粗石油科學研究設計院B. H.多爾仁科夫與P. X.穆斯利莫夫等人將油田劃分為高效油田和低效油田兩類:
①主要含易動用儲量的低粘度或高滲透率、較高粘度的高產和中高產油藏,屬於高效油田。
②低滲透和個別滲透率較好的中、高粘低產油藏屬於低效油田。
多爾仁科夫的這一分類,強調的是油田開發的效果,展不油藏的天然條件似嫌不夠,其對開發的指導意義與套用比較受限。

美國分類

美國石油學會(API)1967年將312個油藏按天然驅動方式分為如下五類:
①無輔助驅動的溶解氣驅油藏;
②有輔助驅動的溶解氣驅油藏;
③氣頂驅油氣藏;
④水驅油氣藏;
⑤重力驅油藏。
美國石油學會的這一分類,突出了原始驅動能量這一制約油氣藏開發的重要因素,所分類型簡明扼要,有較強的實用性。不足之處在於:完全未涉及儲集層條件,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套用價值。

中國分類

我國油藏類型較為豐富。建國以來,己經發現大小油氣田400餘個,其中大多數油氣田己經投入開發。針對我國油氣藏以陸相儲集層為主的特點,我國石油地質工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油氣藏開發分類意見。
裘懌楠早期分類
1983年,裘怪楠從我國油氣田地質條件與開採特徵出發,提出一個開發分類方案。該分類以儲集層特點為第一依據,首先分為五類儲集層:
I、河流三角洲沉積體系的砂岩儲集層;
油藏開發分類
II、沖積扇扇三角洲濁積扇沉積體系的砂礫岩儲集層;
III、三角洲間湖灣沉積體系的席狀砂岩儲集層;
IV、成岩作用改造的低滲透砂岩儲集層;
V碳酸鹽岩為主的基岩儲集層。
分類的第二依據是考慮原油性質,分出:
VI、稠油油藏;
VII、凝析氣藏。
在上述七大類基礎上,再根據其它地質因素進一步劃分亞類。如:在稠油以外又分出中粘、低粘原油兩個亞類;根據油氣水分布又分出層狀邊水、塊狀底水和帶乾氣氣頂三個亞類,等等。
根據上述原則,該分類把我國己發現的油藏分成七大類20個亞類,其中常見的有8個亞類,其主要特徵參見上表。
裘懌楠的上述分類,是在詳細研究了我國主要油田儲集層特徵的基礎上進行的,其對儲集層及其性質考慮較多,所分類型偏細,但對油藏驅動條件兼顧似嫌不夠。
裘懌楠近期分類
1996年裘懌楠在《油藏描述》一書的第八章“油藏類型”中又提出了一個油藏開發分類意見。這個油藏開發分類意見吸收了國內外油藏開發分類的長處和優點,是迄今我國較完善、較科學、較合理的油藏開發分類方案。他對該分類闡述如下。
1、分類目的
①油藏描述完成後,應對油藏有一個合理的分類命名,以概括、明了地反映油藏總體開發地質特徵。
②油藏分類命名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目的出發,得出不同的結果。對油藏的分類命名,應以油藏的開發地質特徵一即控制和影響開發過懲,從而也影響所採取的開發措施的油藏地質特徵一作為分類依據,而與勘探階段以成因為主要分類依據的分類命名有較大的區別。
2、油藏開發地質分類原則
控制和影響油藏開發過程的地質因素很多,有構造的、儲集層的、流體性質的、流體分布的、埋藏條件的等。若命名中全部加以考慮,勢必陷入繁雜。
①首先以決定開發方式最重要的開發地質特徵作為油藏基本類型的命名,如原油性質己進入必須進行熱采的稠油範圍,則首先命名為稠油油藏;若油藏構造條件己屬非常破碎的斷塊,則首先命名為斷塊油藏;若油藏儲集層己進入低滲透範圍,則應首先命名為低滲透油藏等。對於常規油藏,則以儲集層岩石類型為基本命名。
②其它的油藏開發地質特徵,可視重要程度依次在基本命名前作為形容詞,如按原油飽和程度分為高飽和、低飽和、帶氣頂,按油水接觸關係分為層狀邊水、塊狀底水,按儲集空間可分為孔隙型、裂縫型、雙重介質型等。
③常規油藏特徵不必在命名中出現,以簡化命名,如孔隙型砂岩油藏,則在命名中可略去“孔隙型”;黑油油藏,則在命名中可略去原油性質的描述;常規非高傾角的背斜、單斜、鼻狀等構造圈閉油藏,則構造條件不必在命名中出現等。
④根據我國基本石油地質規律和基本開發方針,考慮油藏分類標準。我國己發現和投入開發的油藏絕大多數賦存於陸相含油氣盆地中,以碎屑岩儲集層為主,因此對碎屑岩油藏分類應細,對海相碳酸鹽岩和其他岩類為儲集層的油藏分類應粗。我國以注水為油田開發的基本方式,因此應以影響注水開發的油藏地質特徵作為油藏的分類依據。
3、油藏基本類型分類標準及命名
①以原油性質、構造條件、儲集層滲透率、儲集層岩石類型依次作為油藏基本類型命名的第1、第2、第3、第4判別標誌。
②每個基本類型,根據需要,可再進一步細分命名。
③基本類型確定以後,其他低級次判別標誌特徵需要強調時,可作為輔助形容詞命名套用,如礫岩稠油油藏、砂岩低滲透油藏、低滲透斷塊油藏等。
4、其它開發地質特徵
其它開發地質特徵,視重要程度,在基本油藏類型命名前可依次附加作為形容詞。主要內容有:
①依據儲集層成層性及油氣水產狀,可分為邊水層狀油藏、底水塊狀油藏、氣頂油藏。
②依據原油飽和程度(油藏飽和程度一原始飽和壓力/原始地層壓力),可分為高飽和油藏(飽和程度大於50%)、低飽和油藏(飽和程度小於50%)。
③依據原始壓力係數,可分為異常高壓油藏(壓力係數大於1.2、異常低壓油藏(壓力係數小於0.9 )、正常壓力油藏(壓力係數1. 0左右)。正常壓力油藏一般情況下可以不命名。
④考慮天然驅動能量命名油藏類型時,一般依據天然能量大小來分類,可分為:
a.強水驅油藏:天然邊底水能量能滿足1%以上的採油速度的能量補給;
b.弱水驅油藏:天然邊底水能量能滿足0.500^'1%的採油速度的能量補給;
c.重力驅油藏:油層傾角大於10°時;
d.其它情況,即只存在溶解氣和彈性驅動能量時,一般可以不命名。
石油部開發司分類
1988年,原石油工業部開發司、科技司將我國投入開發的油氣藏歸納為12種類型,並據此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中國不同類型油氣藏開發模式”研究。這12種油藏類型如下。
①層狀砂岩油藏。代表油藏為大慶油田薩葡層、玉門老君廟L層、勝沱沙二段、江漢王場潛三段等,以油層成層性好、砂體展布較寬廣為其主要特徵。
②氣頂砂岩油藏。代表油藏有大慶喇嘛甸、遼河雙台子、勝利永安永12塊、中原淮城西區等,具明顯的氣頂是其主要特徵。
③層狀低滲透砂岩油藏。代表油藏有長慶馬嶺、大港港西、勝利渤南、大慶朝陽溝與榆樹林、陝北安塞等,油層粒度偏細、孔隙結構複雜、滲透率低是其主要特點。
④裂縫型低滲透砂岩油藏。代表油藏有吉林扶餘、克拉瑪依八區烏爾禾系、新疆火燒山等,其特點是砂層滲透率低並有相當程度的裂縫發育。
⑤斷塊油藏。我國東部斷塊油藏廣泛發育,代表油藏有勝利東辛、江漢鐘市、大港港中、中原文明寨等,油藏為斷層圈閉並且內部常有次級斷層發育為其主要特點。
⑥礫岩油藏。典型油藏數克拉瑪依,此外,河南的雙河、二連的蒙古林也屬礫岩油藏,油層岩石粒度變化大、孔隙結構複雜是其主要特徵。
⑦碳酸鹽岩油藏。我國較少,主要有華北任丘、南海流花11-1等油藏。
⑧變質岩、火山岩油藏。變質岩油藏有遼河東勝堡、勝利王莊、玉門鴨兒峽等,火山岩油藏有克拉瑪依的一區石炭系、新疆石西石炭系、克拉瑪依七中區佳木河組、二連的阿北、哈南等油藏。儲集層特殊、孔隙結構複雜、裂縫發育是其主要特徵。
⑨常規稠油油藏。代表油藏有勝利的孤島(原油地下粘度20~130mPa.s)、大港的羊三木(原油地下粘度37~148mPa.s,平均102. 26mPa.s)等,原油地下粘度介於稀油與稠油之間,常規開採有滿意的效果是其主要特點。
⑩熱采型稠油油藏。代表油藏有遼河歡喜嶺、克拉瑪依六九區、勝利單家寺等油藏,這些油藏的共同特點是原油粘度極高(數百至數萬mPa.s),常規開採無產能,注蒸汽開採有滿意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