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害症狀
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結實期發生最重。莖、葉、花、角果均可受害,莖部受害最重。莖部染病初現淺褐色水漬狀病斑,後發展為具輪紋狀的長條斑,邊緣褐色,濕度大時表生棉絮狀白色菌絲,偶見黑色菌核,病莖內髓部爛成空腔,內生很多黑色鼠糞狀菌核。病莖表皮開裂後,露出麻絲狀纖維,莖易折斷,致病部以上莖枝萎蔫枯死。葉片染病初呈不規則水浸狀,後形成近圓形至不規則形病斑,病斑中央黃褐色,外圍暗青色,周緣淺黃色,病斑上有時輪紋明顯,濕度大時長出白色綿毛狀菌絲,病葉易穿孔。花瓣染病初呈水浸狀,漸變為蒼白色,後腐爛。角果染病初現水漬狀褐色病斑,後變灰白色,種子癟瘦,無光澤。
病原形態特徵
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菌核長圓形至不規則形,似鼠糞狀,初白色後變灰色,內部灰白色。菌核萌發後長出1至多個具長柄的肉質黃褐色盤狀子囊盤,盤上著生一層子囊和側絲,子囊無色棍棒狀,內含單胞無色子囊孢子8個,側絲無色,絲狀,夾生在子囊之間。
傳播途徑
病菌主要以菌核混在土壤中或附著在採種株上、混雜在種子間越冬或越夏。中國南方冬播油菜區10~12月有少數菌核萌發,使幼苗發病,絕大多數菌核在翌年3~4月間萌發,產生子囊盤。中國北方油菜區則在3~5月間萌發。子囊孢子成熟後從子囊里彈出,借氣流傳播,侵染衰老的葉片和花瓣,長出菌絲體,致寄主組織腐爛變色。病菌從葉片擴展到葉柄,再侵入莖稈,也可通過病、健組織接觸或沾附進行重複侵染。生長後期又形成菌核越冬或越夏。菌絲生長發育和菌核形成適溫0~30℃,最適溫度20℃,最適相對濕度85%以上。菌核可不休眠,5—20℃及較高的土壤濕度即可萌發,其中以15℃最適。在潮濕土壤中菌核能存活1年,乾燥土中可存活3年。子囊孢子0~35℃均可萌發,但以5~10℃為適,萌發經48小時完成。生產上在菌核數量大時,病害發生流行取決於油菜開花期的降雨量,旬降雨量超過50mm,發病重,小於30mm則發病輕,低於10mm難於發病。此外連作地或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機肥、播種過密、偏施過施氮肥易發病。地勢低洼、排水不良或濕氣滯留、植株倒伏、早春寒流侵襲頻繁或遭受凍害發病重。
防治方法
根據
菌核病發生為害特點,應以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技術相結合才能控制其流行:
(1)實行稻油輪作或旱地油菜與禾本科作物進行兩年以上輪作可減少菌源。在油菜盛花前進行2至3次中耕培土,既可促進根系發育和防止倒伏,又可埋殺菌核,減輕病害。
(2)多雨地區推行窄廂深溝栽培法,利於春季瀝水防漬,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開好排水溝,使明水能排,暗水能降,雨停田乾。保持土壤通透性良好,有利於油菜深紮根,一般排水溝寬深各為20厘米。
(3)選用抗、耐病品種。
(4)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用10%鹽水選種,汰除浮起來的病種子及小菌核,選好的種子晾乾後播種。
(5)每年9月選好苗床,培育矮壯苗,適時換茬移栽,做到合理密植,雜交油菜667m2栽植10000~12000株。
(6)採用配方施肥技術,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機肥,避免偏施氮肥,配施磷、鉀肥及硼錳等微量元素,防止開花結莢期徒長、倒伏或脫肥早衰,及時中耕或清溝培土,盛花期及時摘除黃葉、老葉,防止病菌蔓延,改善株間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發病。合理施肥 適當控制氮肥的施用,補施磷鉀肥。使油菜苗期健壯,苔期穩長,花期莖稈堅硬。
(7)藥劑防治。稻油栽培區重點抓兩次防治。一是子囊盤萌發盛期在稻茬油菜田四周田埂上噴藥殺滅菌核萌髮長出的子囊盤和子囊孢子;二是在3月上、中旬油菜盛花期油菜田選用38%惡霜菌酯水劑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1000倍液、倍樂溴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30%甲霜惡霉靈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也可用菜寶100ml對水15~20L,把油菜的根在藥水中浸蘸一下後定植。提倡施用真菌王肥200ml,與多菌靈鹽酸鹽600g混合加水60L,於初花末期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效達85%。
(8)生物防治。及時摘除老黃病葉,開花後期摘除下部老黃腳葉、病葉,少數生長過旺的田塊,可提前到盛花期進行。用神奇不朽和盾殼霉(Coniothyrium minitans)和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及T.harzianum)效果較好,有希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