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油米比的概念及計算,提高油米比的方法,重視米糠油源,新糠上榨,
油米比的概念及計算
評價米糠榨油效率的指標由以米糠為基礎計算出油率發展到以大米為基礎計算油米比。油米比是幾個技術經濟指標和生產管理工作的綜合,同時也是米廠制定油脂生產計畫的依據,把它公式化。
R=P*E*u(斤) (1)
式中:R為油米比,P為每10斤大米付產米糠數(斤),E米糠出油率(%),u為米糠榨油利用率(%)。
例如甲米廠:車間設備完善、工藝合理、生產標一米每10斤付產米糠9斤,油車間米糠出油率為21%,厂部生產安排得法,米糠全部榨油,利用率為100%,該廠的油米比套入(1)式R=9×12%×100%=1.08斤
從(1)式來看,油米比與大米加工米糠出品率,米糠出油率及米糠榨油利用率成正比。過去以出油率或乾餅殘油率管理生產,不少米廠用26~32目的篩網篩選米糠,結果含油量及出油率雖有所提高,但米糠過篩時損失多,用於榨油的米糠減少,反而得不償失。用油米比管理生產,油廠要提高油米比,除了時刻關心米糠出油率外,必須保證大米加工方面米糠的出品率和質量。同時還要做好生產安排,保證新鮮米糠一斤不漏地全部及時榨油,否則油米比就上不去。
提高油米比的方法
重視米糠油源
油車間米糠出品率和出油率多少與油米比的關係,而且米車間米糠出品率始終居於主導地位。米糠的質量主要是粗纖維(穀殼被碾碎混入其中)和澱粉(米粞)含量如超過8%及40%則影響出油,因此我們要抓油米比,就必須抓住大米車間這個大頭。某些米廠過去採用砂盤磐谷機,糙米表面米糠層部分被搓傷,削下的米糠層又隨穀殼吹走,因而出糠少。對此,有的地區已全部換成膠輥磐谷機;有的正在逐步替換。米糠清理所用篩網問題,過去用26-32目,篩出的米糠少而精,油源損失太大,現在大部分已改為20~24目。
新糠上榨
當日米糠當日榨完,毛油出油率高,酸價低,顏色好。當稻穀儲存時,附在米粒外表的米糠是比較穩定的,雖含有鮮脂酶(Lipase),一般情況,只要穩谷不霉變,不會引起米糠的酸敗。但米糠與米粒分離以後,幾個小時之內,解脂酶便顯示極大的活性,能將米糠中的油份迅速分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使油的酸價升高,酸敗程度與日俱增。米糠酸價的變化,與時間成正比例,經過酸敗的米糠,榨出的油顏色深暗,酸價高帶濃厚的糠味,出油率也相應地降低。毛油及時加溫過濾。來自榨機的毛糠油水份雜質(糠渣)較多,需要加溫至80~85℃,趁熱過濾,使毛油水雜降到2%以下,冷後裝入潔淨鐵桶,油的質量基本上可以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