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木質
藤本,長達20-30米;莖、枝粗壯,具縱棱及槽,無毛。葉片厚革質,3-5深裂、中裂、淺裂或有時不分裂,長、寬均為15-24厘米,
裂片卵狀長圓形,中裂片較大,側裂片較小,先端尾尖或漸尖,全緣,
葉基平截或微凹,上面亮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光滑無毛,
主脈3-5條,在背面隆起;
葉柄粗壯,長4-8厘米,具縱條紋,無毛。
卷鬚頗粗壯,2-5歧,光滑無毛。
雌雄異株。雄花:
總狀花序,花序軸長15-30厘米;
苞片長圓狀披針形,肉質,長0.5-1厘米;
花梗短粗,光滑無毛或被微柔毛;花萼筒狹管狀,淡黃色,長8-10厘米,徑7-9毫米,5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長5毫米;
花冠輻狀,外面黃色,裡面白色,5裂,裂片長5厘米,先端流蘇狀,流蘇長達15厘米;
雄蕊3,
花絲不明顯,
花葯靠合,藥室折曲。雌花:單生,花梗粗壯,短;
子房近球形,徑2-2.2厘米,具12枚胚珠,外面被微柔毛,花柱長,柱頭3,頂端Z裂。
果實大型,扁球形,徑20厘米,厚10-16厘米,淡紅褐色,有12條槽溝,具絨毛,有6枚大型種子(另外6枚不育)。
種子長圓形,長7厘米,寬3厘米。花果期6-10月。
油渣果每個果實中有6-8枚可育種子,發育較好的複合種子一般長6.5-7.5厘米,寬4.5-5.5厘米,厚3.5-4.5厘米;重量45-60克,個別的也可超過100克。
主要變種
腺點油瓜(
Hodgsonia macrocarpa (Bl.) Cogn. var.
capniocarpa (Ridl.) Tsai)與油渣果的主要區別在於:葉片大多數掌狀5深裂,果實扁圓,無棱,腺點明顯而多。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馬來西亞也有。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廣東、雲南南部、西藏東南部和廣西。常生於海拔300-1500米的灌叢中及山坡路旁,也有栽培。
生長習性
油渣果的壽命很長,一般情況下在30年以上,生長速度很快(2-10厘米/天),有時能長達100厘米。在中國廣西、廣東、雲南,油渣果1年開花2次,結果2次,3年就能夠轉為盛產期,盛產期在40-50年都是可能的;盛產期的植株結實量較大,一般100個果子/株。
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油渣果的種子巨大,卵圓形,其種仁含有的營養物質豐富,並且種子外部有堅硬的種皮保護,使其種子繁殖簡單,容易掌握,並且種子萌發能力很強,一般的成活率在能夠為其萌發提供充足的養分,因此,只要有良好的通氣條件,有充分的水分,即使在貧瘠的沙土中一樣可以正常的萌發生長,不需要肥料的供應。
無性繁殖:油渣果的匍匐莖具有很強的生長能力,因此,無論是壓條繁殖還是扦插繁殖,成活率都較高,自然生長的野生油渣果其貼近地面的匍匐莖會發出一種匍匐性枝條,不生長葉或只生長幼葉,生長速度非常快,這種匍匐枝還能夠另發出新的根,生長出另一株新植株。扦插繁殖應選在春、秋季節,選擇良好、節位根點明顯的匍匐枝,在適合的條件下,一般在扦插後5-8天即開始生根,10天后開始生長出莖尖,由於其肥厚的子葉含有很豐富的營養物質,長出莖尖,一般成活率在50-90%。
主要價值
油渣果種子富含油脂,可榨油食用。一株處於盛產期的油渣果,一年內的平均產種量約為31.2千克,這樣一株油渣果一年的平均出油量約為12.8%,是
小桐子的5倍,
油菜的25倍(均為單株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