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柑皮,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的樹皮。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濕熱泄瀉,口瘡,疔瘡,痔瘡,陰囊濕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油柑皮
- 別稱:油柑木皮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大戟目
- 科:大戟科
- 屬:葉下珠屬
- 種:余甘子
- 分布區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用量:內服:煎湯,9-18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樹皮。
性味
味甘,性涼。
歸經
歸心、肝經。
功效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主治
濕熱泄瀉,口瘡,疔瘡,痔瘡,陰囊濕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相關配伍
1、治腹瀉,腸炎:余甘子樹皮15-30g。煎服。(《雲南中草藥》)
2、治外傷出血:油柑樹皮乾粉撒敷。(《雲南中草藥》)
3、治濕疹、蜈蚣咬傷:余甘子樹皮搗爛取汁敷。(《廣西本草選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8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或煎水洗。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3米,胸徑50厘米;樹皮淺褐色;枝條具縱細條紋,被黃褐色短柔毛。葉片紙質至革質,二列,線狀長圓形,長8-20毫米,寬2-6毫米,頂端截平或鈍圓,有銳尖頭或微凹,基部淺心形而稍偏斜,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乾後帶紅色或淡褐色,邊緣略背卷;側脈每邊4-7條;葉柄長0.3-0.7毫米;托葉三角形,長0.8-1.5毫米,褐紅色,邊緣有睫毛。多朵雄花和1朵雌花或全為雄花組成腋生的聚傘花序;萼片6;雄花:花梗長1-2.5毫米;萼片膜質,黃色,長倒卵形或匙形,近相等,長1.2-2.5毫米,寬0.5-1毫米,頂端鈍或圓,邊緣全緣或有淺齒;雄蕊3,花絲合生成長0.3-0.7毫米的柱,花葯直立,長圓形,長0.5-0.9毫米,頂端具短尖頭,藥室平行,縱裂;花粉近球形,直徑17.5-19微米,具4-6孔溝,內孔多長橢圓形;花盤腺體6,近三角形;雌花:花梗長約0.5毫米;萼片長圓形或匙形,長1.6-2.5毫米,寬0.7-1.3毫米,頂端鈍或圓,較厚,邊緣膜質,多少具淺齒;花盤杯狀,包藏子房達-半以上,邊緣撕裂;子房卵圓形,長約1.5毫米,3室,花柱3,長2.5-4毫米,基部合生,頂端2裂,裂片頂端再2裂。蒴果呈核果狀,圓球形,直徑1-1.3厘米,外果皮肉質,綠白色或淡黃白色,內果皮硬殼質;種子略帶紅色,長5-6毫米,寬2-3毫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1200m的疏林下或山坡向陽處。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皮膚消毒劑。
相關論述
《雲南中草藥》:“治腹瀉,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