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二年(781年)設定,長期管轄河陽三城、五縣(後來設定孟州)和懷州、衛州。相當於現在河南省黃河故道以北、太行山以南、濬縣以西和黃河南岸的孟津縣、滎陽市的汜水鎮、廣武鎮等地。
建中二年(781年)設定,長期管轄河陽三城、五縣(後來設定孟州)和懷州、衛州。相當於現在河南省黃河故道以北、太行山以南、濬縣以西和黃河南岸的孟津縣、滎陽市的汜水鎮、廣武鎮等地。
河陽三城節度使,簡稱河陽節度使,又稱懷衛節度使。 建中二年(781年)設定,長期管轄河陽三城、五縣(後來設定孟州)和懷州、衛州。相當於現在河南省黃河故道以北、...
河陽三城節度使,簡稱河陽節度使,又稱懷衛節度使。776年,設定河陽三城使,779年,設定鎮遏使。建中二年(781年)設定節度使,駐守河陽三城,下轄懷州、衛州、鄭州、...
一說河陽三城是北魏時築於黃河孟津兩岸以及河中洲上的三座城,分別為北中城、中潭城和南城,因為在河陽縣境內(故城在今河南孟州市西),故名“河陽三城”。河陽三...
776年(大曆十一年),汴宋留後李靈曜造反,朝廷命淮西節度使李忠臣、永平節度使李勉、河陽三城節度使馬燧一同征討。李靈曜向田承嗣求救,田承嗣遂派田悅前去援助。田...
領有澤州、潞州、邢州、磁州、懷州及河陽三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二月,朝廷正式下詔任命昭義軍節度留後李抱真為昭義軍節度使。昭義軍節度遂徙治潞州...
河陽軍,唐置,治河陽城,在今河南孟縣西三十五里,建中初曰懷鄭汝陝四州及河陽三城節度使,尋割鄭州隸永平軍,以河陽三城懷州為河陽軍。...
776年(大曆十一年),汴宋留後李靈曜叛亂,李忠臣與永平節度使李勉、河陽三城節度使馬燧前去征討。十月,李忠臣進擊李靈曜,圍困汴州。這時,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派侄子田悅...
[19] 八月,改任河陽三城節度使。 [20] 長慶三年(823年)二月,陳楚上奏朝廷,請求把位於懷州(原河陽軍首府,今河南焦作)府衙的門戟遷到河陽三城。穆宗同意。 ...
很久後,文彥博被任命為河陽三城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被封為潞國公,改鎮保平,判大名府。不久改鎮成德,升任尚書左僕射、判太原府。不久,再鎮保平,判...
俄為河陽三城節度使。徙河中尹,領晉絳慈隰節度。敬宗立,召拜兵部尚書,又帥劍南東川。太和中,南蠻寇蜀,取成都外郛,杜元穎不能御,詔釗兼領西川節度。未行,...
世宗得勝還京後,改任白重贊為河陽三城節度使、校檢太尉。接著周師征討淮南,世宗使重贊率三千護衛親軍駐防穎上,不久改任淮南道行營馬步軍虞侯,旋即任職為彰義...
李芃(péng,722年-785年10月3日),字茂初,趙郡人。唐朝中期任河陽節度使,忠於朝廷。...... 撫勞備至,任河陽節度使路嗣恭的副手,進位檢校左庶子、河陽三城懷州節...
同年八月,汴宋留後李靈曜作亂,朝廷命李忠臣、李勉、李正己與河陽三城節度使馬燧、淮南節度使陳少游前往征討,而田承嗣則派田悅救援。田悅擊敗李勉部將杜如江、...
五代,置河陽三城節度使,駐孟州。宋代,為懷州,賜名河內郡,屬河北路。金代,為南懷州,屬河北西路。元代,升懷孟路,後改為懷慶路。...
不久史思明由汴(開封),鄭(鄭州)逼洛陽,李光弼守河陽,史思明燒河橋。唐僖宗光啟三年(887年),河南尹張全義襲河南節度使李罕之,入河陽三城,李罕之敗走澤州(山西運城...
王顯(932年-1007年2月14日),字德明,開封府人。北宋初年大臣。王顯出身宋太宗藩邸,以謹介而受信任。歷任右班殿直、宣徽南院使、樞密使等職,官至河陽節度使...
宋太祖設副相與趙普分掌權力,並監督相權,不久貶趙普為河陽三城節度使。這些公忠其表、謀私其內的問題,使趙普逐漸失去宋太祖的寵信。...
御史中丞范諷劾奏,與士遜俱罷,以同平章事、河陽三城節度使判許州。翌日,改陳州。景祐初,懷政家人訟冤,遂罷同平章事,知壽州,徙亳州,復知陳州。...
政和中,授檢校太保。宣和中,改鎮南軍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封高平郡王。尋改山南東道、河陽三城節度使,進封徐王。後從淵聖北去。...
以天平軍節度使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馬步水陸都部署,河陽三城節度使崔彥進為其副,出雄州;以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彰化節度使米信為西北道都部署,沙州觀察使杜彥圭為副...
11. 《宋史·卷五·本紀第五》:庚寅,北伐,以天平軍節度使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馬步水陸都部署,河陽三城節度使崔彥進副之;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彰化軍節度使米信...
富弼改武寧軍節度使、進封鄭國公,曹佾改昭慶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張昪改河陽三城節度使,宗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集慶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歐陽修、趙概並加...
左翼:令河陽三城節度使王彥超與保義節度使韓通自陰地關(今山西靈石西南汾河東岸南關)攻汾、石(今山西汾陽、離石)二州,以密州防禦使田瓊攻泌州(今山西沁源);...
邙山,蜿蜒於洛陽、孟津、偃師三境,其“背山面河”、地勢開闊、土層深厚,被...石守信,宋魏國公、河陽三城節度使,墓在常袋鎮石碑凹村西北。張詠,宋左僕射,...
但“世宗以繼勛武臣,不之責也”②,所以並沒有重責李繼勛,只是免去其軍職,出為河陽三城(孟州,今河南孟縣南)節度使,而從昭武軍節度使改為河陽三城節度使,不...
後晉出帝石重貴自幼與符彥卿親昵。天福七年(942年),石重貴即位,召符彥卿入朝,不久後命他出鎮河陽三城,擔任河陽三城節度使。 [16] ...
曾公亮彩像 曾公亮因年邁,屢次請求辭去相位。熙寧三年(1070年)九月,被授為司空兼侍中、河陽三城節度使、集禧觀使。 [17] 熙寧四年(1071年),曾公亮被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