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瀆神·涼月轉雕闌》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上片從月、窗、樹葉、聲音等不同角度寫肅煞淒涼之景,下片由景到情,表達詞人對故人深切的懷念。全詞充分表達了內心的悽苦和現實的不公,慷慨悲愴,有很強的感染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河瀆神·涼月轉雕闌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納蘭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文學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河瀆神1
涼月轉雕闌,蕭蕭木葉聲乾2。銀燈飄落瑣窗閒,枕屏幾疊秋山3。
朔風吹透青縑被,藥爐火暖初沸4。清漏沉沉無寐,為伊判得憔悴5。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河瀆神:河瀆神:唐教坊曲名,雙調四十九字,上片四句四平韻,下片四句四仄韻。
2、“涼月”一句:涼月:秋月。雕闌:即雕欄,華美的欄桿。蕭蕭:草木搖落之聲。聲乾(gān):聲音清脆響亮。
3、“璨(suǒ)窗”一句:璨(suǒ)窗:堞,古同“瑣”。瑣窗,鏤刻有連瑣圖案的窗欞。瑣窗、朱戶,在古詩詞中大部寫的是閨閣嬌眠之處。
4、青縑(jiān):青色的細絹。藥爐:煮藥用的爐子。
5、清漏:清晰的滴漏聲。判得:拼得。
白話譯文
幽涼的月亮轉過精緻的欄桿,落葉飄落傳來乾澀嘶啞的聲音。燈花飄飛,花窗緊閉,枕前屏風上畫著秋山的輪廓。
北方吹徹,被衾單薄,藥爐剛剛燒沸,耳畔傳來低沉的更漏聲,我無法入睡。相思最苦,讓我如此憔悴。
創作背景
這首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詞人的好友姜宸英為了考取功名要遠走他鄉,納蘭想勸說友人放棄功名,卻不知如何開口。幾年後,詞人得知好友在獄中亡故,痛惜他的才華不再,也不忿他的命運不公,懷念故人之餘,寫下了這首詞。
文學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絕大篇幅都是景物描繪,只於結尾處點旨,表明秋夜相思之情。
“涼月轉雕闌。蕭蕭木葉聲乾。”這兩句寫室外景色,寒月轉過雕欄,落葉蕭蕭,飄落時發出清脆的響聲。時為秋夜,月亦為秋月,所以“涼月”不僅寫出作者內心的寒涼之感,也隱約點名時令。“蕭蕭木葉聲乾”一句,化用柳永《傾杯》詞中成句“空階下、木葉飄零,颯颯聲乾”頗為得法,似乎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取以表達自己秋日冷落隋懷,而不露明顯的斧鑿痕跡。接下“銀燈”兩句,轉寫室內景象。“銀燈飄落”,銀燈里點燃的燈芯草會結花,習習晚風吹來,燈花旋而飄落,此說明作者獨坐已久。“閒”字謂無意趣,表明作者無寥的心思。寂寂的枕屏在秋夜裡靜默著,好似凡疊秋山連綿到遠方,引起作者對遠人的無端懷想。上片之景是從大景寫到小景,從室外寫到室內,都是肅煞淒涼之景。
下片前二句仍是景語,是繼上片的結二句寫室內之景。“朔風吹透青縑被”,北風凜冽,似是要把青色細絹縫製成的被子吹透,秋寒如此,可見一斑。“藥爐火暖初沸”,寫懨懨病中情景。該句化用王次回《述婦病懷》詩句“無奈藥爐初欲沸,夢中已作殷雷聲”,並留下了原本無恙,何故遭疾的懸念。結尾二句點明是因為相思而致多愁多病。 “清漏沉沉無寐,為伊判得憔悴”,清漏聲聲,悠遠隱約,那人再也無法安眠,但即便如此憔悴,為了伊人,我也無怨無悔。“為伊判得憔悴”,顯然脫自柳永《鳳棲梧》中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一結綰在一片淒涼景象的烘托之下,更顯實密厚重。
這首詞妙在緊拓“秋夜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裡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訊息,顯得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千迴百折,直到最後一句,才使真相大白。詞在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激情迴蕩,感染力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