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改道工程

改變河流部分河段路徑的人工措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流改道工程
  • 外文名:River course realignment works
目的,河流改道工程規劃的原則與要求,實例,

目的

流經城鎮而河道狹窄、堤身低矮,擴寬浚深河道、加高加固堤防有困難的河段,採取人工改道,使河流離開城鎮,以減少洪水威脅;流經平原窪地的水系、洪澇相互侵擾的河段採取人工改道,使其直接流入江、河、湖、海,以改善平原窪地的防洪排澇條件。裁彎工程也可視為具有不同性質和作用的一種河流改道工程。

河流改道工程規劃的原則與要求

(1)充分考慮各方面的要求,兼顧上下游、左右岸。(2)新河流路順直、岸坡穩定,能順暢地通過設計洪水流量。(3)水流平順、深槽穩定,能滿足通航水深和流速、流態的條件。(4)新河線路選擇和斷面設計要在分析認識原河道自然演變規律的基礎上,根據來水來沙條件和新河地形地質情況,採用河道演變河相關係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計算,必要時應進行河流模型試驗,也可利用條件相似河段的實測資料進行分析確定。

實例

(1)中國黃河支流沁河楊莊改道工程位於沁河與黃河匯流附近的木欒店險工段,左為木欒店城,右為武陟老城,兩側堤防對峙,河床高出街道地面5~7m,洪水位高出背河地面12m;由於街道限制,左側斷面不足,成為河寬僅300m的卡口;建有雙曲拱橋,橋基淺薄,如遇超過3000立方米每秒的流暈,河床沖深就有倒橋危險。因此,如堤防決口,又遇黃河洪水倒灌,將造成沁黃並溢,泛濫華北平原。為解決這一危險形勢,將險段河道堵寒,採取右移河流改道工程方案,於1982年7月完成改道河段3500m的堤防主體工程,同年沁河發生4130立方米每秒洪水,並遭遇黃河15300立方米每秒大洪水,由於新河改道通水,避免了沁河以南1.07萬公頃耕地和17萬人受害,直接經濟效益為投資的5~10倍。
(2)漢水左岸的天門河改道工程開挖新河97.65km,使流入汈汊湖的丘陵諸水系與汈汊湖分開,將天門河洪水經府環河一支由新溝入漢水,一支由諶家磯入長江,解除了汈汊湖地區7.67萬公頃農田的洪澇災害。
(3)沂、沭、泗三河洪水在隴海鐵路兩側連成一片,相互干擾為害。1949年初,山東和江蘇兩省採取調整水系、洪澇分治措施,1953年在沭河左岸大官莊劈開馬陵山,開挖建成新沭河排洪流量為4000立方米每秒,東流於臨洪口如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