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樓鄉

河樓鄉

河樓鄉,是四川南充市閬中市管轄的一個鄉,位於閬中市西北部,地處閬中市、劍閣縣南部縣三市縣交界處,毗鄰升鐘水庫,境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五龍廟、閬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河樓廟、南瓜寨、大鑼山寨。河樓鄉幅員面積44.8平方公里,347國道貫穿境內,截至2004年轄10個行政村,71個村民小組,共2511戶,777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樓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省閬中市
  • 下轄地區:0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817
  • 面積:44.8平方公里
  • 人口:7775人
  • 車牌代碼:川R
行政區劃,人口數據,地理環境,基礎設施,發展規劃,著名文物,

行政區劃

橋樓河村
小鑼山村
大鑼山村
牛鼻樑村
大房旮村
南瓜寨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7019
3623
3396
家庭戶戶數
2266
家庭戶總人口(總)
6937
家庭戶男
3556
家庭戶女
3381
0-14歲(總)
1428
0-14歲男
726
0-14歲女
702
15-64歲(總)
4999
15-64歲男
2638
15-64歲女
2361
65歲及以上(總)
592
65歲及以上男
259
65歲及以上女
33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6725

地理環境

河樓鄉,位於閬中市西北部,海拔高度484米。地處閬中、劍閣南部三市縣交界
處,場鎮居市區35公里,幅員面積44.8平方公里,東與劍閣縣香沉鎮橋樓鄉接壤,南與思依鎮相連,是升鐘水庫淹沒鄉,境內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五龍廟,閬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河樓廟、南瓜寨、大鑼山寨三處。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五龍廟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五龍廟
森林覆蓋率45%,全鄉兩河四間,山清水秀,省道302線貫穿境內五公里至厚子鋪。全鄉10個村,71個農業合作社2511戶7775人,耕地面積7702畝。主要農副產品有“水稻、玉米、小麥、油菜、海椒、花生、豆類。

基礎設施

近年來,在閬中市委、市府的領導下,鄉黨委政府團結和帶領全鄉幹部民眾落實科學發展觀,乘升鐘庫區扶貧開發東風,踐行“三個代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建成了思依——河樓——劍閣香沉的公路路基工程,改建了鄉衛生院,鄉中心學校,鄉政府辦公樓,建設了黃桷樹昌火山提灌,基礎設施得到大大改善,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大大磁強。

發展規劃

今後五年,鄉黨委、政府的工作思路是: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攬全局,以依法治鄉和依德治鄉為保證,以同心苦幹、實幹爭先為手段。實施項目支撐,興水利夯基礎,調結構建基地,育支柱興產業順民風弘正氣,重黨建強保障。
河樓鄉便民中心河樓鄉便民中心
工作措施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認真實施“一二三四”發展戰略,即:圍繞一大目標實現跨越(建設平安、富裕、和諧河樓);突出兩大重點促進發展(升鐘庫區扶貧開發,農村公路建設);實施三大保障務求落實(加強黨建;安全穩定、堅持項目支撐);培育四大支柱產業助農糧收(海椒業、兔業、果品業、勞務輸出業)。
辦好五件大事實事:一是修建好思依――河樓5.8公里油路,河樓至劍閣香沉9公里油路;二是加強升鐘庫區扶貧開發力度,改善淹沒村的基礎設施;三是建成鄉敬老院;四是改建場鎮自來水工程;五是利用政策支持,採取“四權”運行模式,把通村公路建成碎石路。

著名文物

五龍廟
五龍廟位於閬中市河樓鄉白虎村東100米。始建於唐代,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修。原有山門、戲樓、左右廂房及文昌閣等,最早為著名的佛教寺廟。至清代維修時,已被做為任隆大族的宗族寺廟,寺廟其他建築毀於“文革”期間,現僅存元代文化遺址文昌閣。文昌閣背靠老龍頭山崗,矗立在坐北朝南的一道山脊上,屬全木結構,其建築風格古樸,手法粗獷,氣勢雄偉,因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