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柏橋村

河柏橋村,位於清溪鎮中部,距鎮政府2.3千米,地處丘陵地帶。始建於明天順年間(1457—1464年),建村時,因村東河上有一座石橋,橋岸邊有尊菩薩,俗稱“河神柏公”,而取名為河柏橋村。相鄰自然村有油甘坪村、廈塘村、楊梅崗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柏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重河行政村
  • 地理位置:清溪鎮中部
明天順八年(1464年),屬東莞縣文順鄉第四都。清期,屬戎廳。1934年,屬清溪鄉21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新三區;1958年,屬清溪人民公社重河生產大隊;1983年,屬清溪區重河鄉;1987年,屬東莞市清溪鎮重河管理區;1999年,屬清溪鎮重河行政村。
世居村民為王、黃、林三姓。王姓先祖於明天順年間從東莞厚街遷至當地。黃姓族人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從長樂(今五華縣)遷至今東莞清溪鐵松深圳仔,後再遷至當地。林姓族人於明天順年間由寶安縣岳湖崗遷入。
2015年末,戶籍人口522人,其中男性254人,女性268人;80歲以上19人,最年長者93歲(女)。外來暫住人口294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20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0餘人,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加拿大等國。歸僑1人。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清溪話。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為主,花生、甘蔗等也有大面積種植。改革開放後,隨著工業化的推進,農業經營逐漸衰退。2015年末,全村有34家企業,約200家私人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行業涉及毛織、電子、模具、塑膠等。總產值占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的80%。村集體經營總收入1243萬元,總支出263萬元,集體資產總額9500萬元。村民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特色農產品有清溪荔枝、清溪龍眼、清溪杧果。傳統節慶食品有粽子、艾粄、蘿蔔粄。
北環路、鴻達街、科技路、鐵松路、鹿鳴路從村內經過。1984年末通電,1986年末通自來水,20世紀90年代初通電話,1992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2000年初通網際網路。村裡有銀河學校,有6個年級,42個班,2000多名在校學生,約100名教職工;銀河幼稚園,有約200名在園幼兒,50名教職工。村中有籃球場、羽毛球場、村民活動中心各1個。
村內有客家傳統民居100座,建於民國時期,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保存完好,部分有人居住,多出租給外來暫住人員。
1995年1月1日,參與制定《清溪重河村民委員會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方案》。2003年,制定《股份經濟合作社章程》。2013年,制定《河柏橋鄉規民約》。
村裡有聖帝宮,供奉“聖帝公”,村民每年春節、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帶水果、雞、鵝等物品前往拜祭。
河柏橋紅樓,建於1921年。民國初期,該村基督教徒黃有傳自香港回鄉,發動家人加入基督教,並請來牧師在河柏橋紅樓家中講授耶穌教義。該樓被列為市不可移動文物。
河柏橋北碉樓,建於民國時期,2012年8月被列為市不可移動文物。
1922年,村民基督教徒黃有傳在老圩對門嶺興建一座基督教堂(正教堂),基督教開始傳入清溪。
1945年農曆四月初一,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第二支隊搜尋小分隊連續兩天在清溪河柏橋與日軍激戰。
2003年4月24日,廈坭片黨支部、大利片黨支部、重河片黨支部和私企個體黨支部等4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聯合黨支部掛牌成立。
2004年1月,實行股份制分紅。
2006年4月13日,重河、鐵松村股份經濟聯合社成立。
該村代表性人物:
黃學敏(1902—1981),醫務工作者,抗日戰爭時期經常到革命老區鐵場、苦草洞等地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傷病員治病送藥,與清溪的革命前輩林錦華、謝乃堅、張松鶴等人結下深厚友誼。
林萬(1903—1944),1943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1944年在清溪戰鬥中犧牲。
林偉(1912—1944),1942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1944年年底在寶安縣平湖戰鬥中犧牲。
黃新知(1931—),早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立二等功1次。1979年轉業歷任廣州造紙廠行政科長、黨委辦公室主任。
黃可知(1938—),曾任廣州芳村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