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史

河套史

《河套史》是200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天順。

基本介紹

  • 書名:河套史
  • 頁數:575頁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1月1日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月1日)
平裝: 575頁
開本: 32開
ISBN: 9787010052441, 7010052441
條形碼: 9787010052441
尺寸: 20.3 x 14 x 2.2 cm
重量: 558 g

作者簡介

王天順,1942年12月生,陝西省西安市人。早年從事新聞工作,年屆不惑始研習中國史學史,寧夏大學教授,創辦西夏研究所(今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前身)。先後與人合作出版《儒學辭典》、《史記注講》、《秦漢文化史大辭典》等著作;主持撰寫《西夏戰史》、《西夏學概論》、《西夏天盛律令研究》、《西夏地理研究》等社科規劃重點項目;發表關於文獻學、西夏史學術論文30餘篇。兼任中國宋史研究會理事、中國民族史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

內容簡介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對黃河沿岸文明史的探索和研究。是中國歷史研究的重大課題。河套地區。雖然僻處一隅。拜非物寶天華、鐘靈毓秀,但只要你的眼球聚到此處。就會發現它的歷史的悠長、天地人事的變幻及這一方土地數千年來的風雲擾攘總是和中原地區的山河震盪息息相關。本書首次將人和大自然的這一對不能相離的矛盾範疇作為歷史研究的主題,從地理(自然環境的變異)、民族歷史(民族關係的演化)、經濟(農牧經濟的發展)等方面勾勒了河套這一特定歷史地域的文明和文化發展史。作者認為,河套文明史的歷史過程,是人、地矛盾的過程。人、地是構成一切社會歷史的兩大要素,缺一不可。人、地矛盾處於一個統一體中,時而和諧、時而相悖,這個矛盾永無完結,一切文明成果都是這一對矛盾在各個發展階段的表現形式。

目錄

緒論 黃河與河套
一、黃河百害,唯富一套
二、河套安,天下安
三、關注河套地區生態環境問題
四、河套歷史的區域性特徵
五、河套史?河套專題史?其他?
地理卷
第一章 地理範圍和地形
第一節 地理範圍
第二節 地形特徵
一、地形基本特徵
二、賀蘭山
三、陰山
第二章 黃河
第一節 銀川平原段
第二節 後套與三湖河段
第三節 前套平原段
第四節 丘陵溝壑區河段
第五節 黃河河道與水文特徵
一、河道特徵
二、河道變遷
三、水文特徵
第六節 湖泊與內流河
第三章 河套平原、高原和丘陵
第一節 銀川平原
第二節 後套與三湖河平原
一、後套平原
二、三湖河平原
第三節 前套平原
一、土默特區
二、大黑河區
第四節 高原和丘陵
一、高原區
二、東部和東南部黃土丘陵溝壑區
第四章 沙漠
第一節 毛烏素沙漠
一、沙漠覆蓋的地區和地貌現狀
二、毛烏素沙漠的形成
三、歷史時期毛烏素沙漠的變遷
第二節 烏蘭布和沙漠
一、沙漠覆蓋的區域和生成的原因
二、沃野變沙地
第三節 庫布其沙漠和其他沙漠
一、庫布其沙漠
二、其他沙漠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