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回眸

河套回眸

《河套回眸》是陳志國先生編著的文學紀實小說。本文主要記敘了內蒙古河套地區6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簡史。該書對於認識、研究河套歷史可以起到一定的普及作用。該書集於2013年10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河套回眸》
  • 作者:陳志國
  • 類別:文學/紀實小說
  • 頁數:427
  • 定價:46.00元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10
  • 開本:880×1230mm1/32
作品簡介,作品目錄,作品導讀,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河套回眸》一書,真實的回憶了李貴、何耀、楊力生等老一輩革命家奉命進駐河套,接管綏西舊政權,歷經剿匪肅特、撤保建政、查田定產、一打三反、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合作化互助組,使新政權站穩了腳跟;客觀地描寫了1950年代巴盟的整風反右、人民公社、大煉鋼鐵、大鍋飯,以及1960年代的“四清運動”、文化大革命;“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圍繞一個”水“字,詳細介紹了河套人民修築加固黃河防洪大堤、開挖“二黃河”、疏通總排乾、建設三盛公黃河樞紐工程和黃河鐵路大橋的壯麗詩篇。

作品目錄

第一回 滄州人入主後大套 楊力生領銜磴口縣
第二回 軍警共剿匪天下太平 李貴敵前闊談雞鹿塞
第三回 查田定產施政維權 公糧徵購涵養財源
第四回 打虎上山廉政風暴 同仇敵愾淨化家園
第五回 孤膽英雄羞煞英國 抗美援朝中華逞英豪
第六回 土地改革五種成分論敵友 剝奪私有你有我有大家有
第七回 鬥地主孤立了階級敵 鬼門關劉拐子心裡獨白
第八回 有田無牛難耕地 變工協作互助組

作品導讀

黃河,東出甘肅蘭州、靖遠,經寧夏中寧折北,過青銅峽繼北流,逕銀川東郊,出石嘴山,入內蒙古磴口復東流,過臨河,越五原,抵烏拉特前旗西山嘴,繞包頭,逾托縣,在清水河縣闊別內蒙古,南下山西偏關、河曲、陝西府谷,再次跌入晉陝峽谷。
青銅峽至府谷,河段長1200餘公里,南來北往,西來東去,北上南下,其間形成一大“幾”字形曲弧,古今對這一逕流區域泛稱“河套”。
青銅峽經銀川至石嘴山段280公裡間黃灌區,稱“寧夏灌區”,或“前套灌區”。
石嘴山到磴口180公裡間,西岸地區稱“烏蘭布和灌區”;東岸鄂爾多斯台地。
磴口奔西山嘴間258公里,岸北抵狼山山麓,包括今磴口、杭錦後、臨河、五原,及烏拉特前、中、後三旗山前部分,總面積12000平方公里之大平原,稱“河套”或“後套”;岸南,杭錦旗至達拉特旗間466公里沿河可耕地帶,稱為“黃河南岸灌區”。
西山嘴至包頭漢巴圖鄉間208公里,岸北到烏拉山南麓間稱“三湖河灌區”;自包頭順流逕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清水河縣間240公里東西兩岸,稱“大黑河灌區”或“東套”流域。
彎彎曲曲,自流灌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
本書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作者簡介
陳志國,曾用名治國,字墨言,回族,大專文化,作家,書法家,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政府辦公廳退休幹部,河套大學客座教授。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寧夏書法家協會會員。

基本信息

作 者: 陳志國
出 版: 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 址: 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 容 融 陳世傑
開 本: 880×1230mm1/32
印 張: 14
版 次: 2013年10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價: 46.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