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農學院是河南農業大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教學、科研力量最為雄厚的學院。學院在教書育人及科學研究,成績斐然,改革開放以來已培養有近萬名棟樑之才,有上百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選育出一批農作物新品種,研製出了一批高新技術產品,為河南乃至全國的農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下設農學系、菸草系、作物生物技術系、中藥材系、中心實驗室、院辦公室、院團委七個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 外文名:Agricultural college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類型:學院
  • 所屬:河南農業大學
基本介紹,獲獎情況,農學系,農學系介紹,教學人才培養,作物生物技術,概況,教學,科研,中藥材系,學科基本概況,專業介紹,教學,科研,專業設定,

基本介紹

院徽
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院徽
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人員構成
現有教職工87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44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2人,雙聘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專家4人,省管優秀專家6人,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54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5人。在校研究生284人(博士42人,博士後5人),本科生1650人。
開設專業
開設農學、農學(作物生物技術)、農學(農業標準化與貿易)、農學(種子科學與工程)、中藥學5個本科專業或方向。
前沿學科及研究中心
建有“作物學”國家級重點學科一級學科,“作物學”博士後流動站,擁有“作物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設有“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作物生理學”4個博士點,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 、“作物生理學”4個碩士點和農業推廣碩士學位授權點。
擁有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玉米改良中心鄭州分中心、國家玉米區域技術創新中心、河南省作物生長發育調控重點開放實驗室等4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機構。

獲獎情況

近三年來,我院學生受到國家級表彰的先進集體1個,受到國家級獎勵的23人次,其中“全國優秀學生幹部”1人;受到省、市級表彰的先進集體6個,先進個人53人次,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銀獎2項、銅獎1項(共13人次),“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共9人次)。
近三年來,教學還獲得省級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2004年又有5門主幹課程被評為校級優秀課程,占全校13門優秀課程的40%;
科研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星火獎20多項,出版專著5部,主持編寫全國面向21世紀菸草系列課程教材10本,發表學術論文326篇,其中SCI 4 篇,《中國農業科學》、《作物學報》等核心期刊283篇,人均2.3篇。參加學術交流132人次。
國家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重大科研項目申報取得重大進展。其中獲得國家“糧豐工程”重大攻關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教育部博士學位點基金項目1項,科研經費累計已達3600多萬元,占全校到帳經費的50%左右。同時學院與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幾十所高等學校及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係。

農學系

農學系介紹

農學系是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下屬系級單位,現覆蓋有“作物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兩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是河南省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之一,也是“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鄭州國家玉米改良分中心”、“國家玉米區域技術創新中心”、“河南省作物生長發育調控重點實驗室”、“河南農業大學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依託單位。
農學系承擔著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多層次的培養教學任務以及國家和地方科研任務,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廣和服務“三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成果,為河南農業教育和作物生產、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教學人才培養

農學系現有教師3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9人,講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29人,博士生導師7人。承擔有農學(首批國家級、河南省特色專業)、種子科學與工程、農業標準化與貿易、作物生物技術等專業的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耕作學、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種子學、農業生態學等20餘門主幹課程,建有作物栽培學、試驗統計方法、作物育種學3門校級精品課程。
近五年來,農學系任課教師主編、副主編或獨著教材和科技專著26部,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8項,校級教學成果獎9項,承擔省級以上教學研究項目9項,校級教學研究項目8項。
農學系共培養了40多名博士研究生,300多名碩士研究生,上萬名本科畢業生。這些畢業生目前有的已成為各自領域的專家和學者,並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作物生物技術

概況

作物生物技術系成立於2005年,學校院系調整後,目前本系是在遺傳教研室的基礎上經過高層次人員充實組建而成。現有教師9人,具有博士學位9人,其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2人,講師4人,碩士生導師5人。儘管人員較少、隊伍年輕,但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已經凸顯出勃勃生機的發展勢頭。

教學

承擔作物生物技術、農學、菸草、種子科學與工程、農業標準化與貿易、中藥學、植物保護等七個專業方向本科生以及碩士、博士等三個學歷層次的教學任務,開設遺傳學、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發育遺傳學、植物基因組學、基因工程原理、分子標記技術、植物組織培養、分子育種等19門主幹課程,其中遺傳學為校精品課程。先後有12人次獲校院教學優秀獎。
本系擁有分子生物學、生物技術、植物組織培養、顯微觀察、作物生產等實驗室以及北京奧瑞金、河南省農科院、河南濟源農科所等3個校外本科生教學實習基地。

科研

近年來主持國家和省級重大科研項目10餘項;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一級學報32篇,SCI收錄論文13篇;出版教材、專著3部;通過國家和省級審定品種2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河南省教育廳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專利1項。

中藥材系

學科基本概況

河南農業大學中藥學學科2002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5年被確定為河南農業大學重點學科。2002年以來,取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6項,出版專著和教材學書籍10部,承擔國家、省部和企業項目20餘項。目前進行的“懷牛膝規範化生產管理(GAP)研究”、“裕丹參規範化生產管理(GAP)研究”、“丹參品種選育”等取得了明顯成效,受到了國內同行專家的肯定。

專業介紹

本科生主要課程有:藥用植物學、藥用植物栽培學、中藥學、中藥鑑定學、中藥材加工炮製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基礎生物化學、植物生理生態學、植物遺傳育種學、土壤肥料學、生物統計與田間試驗等。
現有教師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碩士生導師4人;博士學位6人,碩士學位3人,構成了一個職稱結構合理,年齡機構適中,學歷層次較高,學緣結構寬泛,專業結構互補的團隊。
結合農業院校的特點,目前主要有三個研究方向:中藥材育種、中藥材栽培、中藥材質量控制。

教學

本系承擔的課程主要有:藥用植物栽培學、藥用植物資源學、中藥學、中藥化學、中藥鑑定學等。建有5個教學實習基地。

科研

目前在中藥材系建有河南農業大學中藥材工程研究中心,在研項目共14項,合計經費260萬元,國家級科研項目5項,共114萬元;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共37.5萬元;行業科研項目1項,共5萬元 ;與企業聯合項目2項,19.6萬元。發表論文共24篇,其中SCI 2篇,核心期刊10篇,其它12篇,編著了《藥用植物學》、《藥用植物栽培學》等教材與著作3本,參編教材與著作7本

專業設定

農學
農學(種子科學與工程)
農學(作物生物技術)
農學(農產品標準化與貿易)
中藥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