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劇三團(河南豫劇三團)

河南省豫劇三團

河南豫劇三團一般指本詞條

河南省豫劇三團前身為河南省歌劇團,現為全國唯一專演現代戲的表演團體。該團建團以來,先後創作演出了200多出劇目,形成了富有鮮明時代特點、生活氣息濃烈、講究塑造鮮活人物形象的藝術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豫劇三團
  • 前身:河南省歌劇團
  • 組建時間:1952年10月
  • 表演曲目:豫劇
  • 代表曲目:朝陽溝,劉胡蘭
歷史發展,團隊成員,發展建設,大事記,著名藝術家,優秀演員介紹,楊蘭春,王基笑,王善朴,魏雲,汪荃珍,楊紅霞,聯繫方式,

歷史發展

河南省豫劇三團成立於1952年10月。該團建團以來,先後創作演出了200多出劇目,形成了富有鮮明時代特點、生活氣息濃烈、講究塑造鮮活人物形象的藝術風格。代表劇目有:《朝陽溝》、《劉胡蘭》、《小二黑結婚》、《李雙雙》、《倔公公與犟媳婦》、《兒大不由爹》、《紅果,紅了》、《螞蜂莊的姑爺》、《香魂女》、《村官李天成》等。
經過半個世紀的辛勤耕耘、不斷探索,該團形成了一支陣容強大、深受觀眾歡迎的演員和創作隊伍,造就了一批在全國頗有影響的藝術家:老一代著名編導、音樂家有楊蘭春王基笑、梁思暉、姜宏軒魯本修等;老一代表演藝術家有高潔、馬琳、王善補、魏雲柳蘭芳等;新一代更是群星燦爛,有國家一級演職員11名(一級編劇1人,一級作曲2人,一級演員6人,一級演奏員2人),有國家二級演職員21名;有3名演員曾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有1名演員曾榮獲文化部“文華表演獎”。
2002年,該團被評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受到了文化部的表彰。

團隊成員

現有在職職工103人,離退休職工65人,全團共有一級職稱26人,二級職稱38人。
班子成員4人,團長:賈文龍,副團長:陳湧泉、裴景嶺、汪荃珍,下設3個隊、4個科室,中層幹部11人,黨員45人。

發展建設

五十多年來,河南省豫劇三團在黨的文藝路線、方針指引下,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界民眾的支持下,緊扣時代脈搏,勤奮耕耘不輟,以表現當代生活為己任,經過幾代文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對舊的“河南梆子”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進行了全面改革創新,創造了一個新的豫劇藝術流派,為豫劇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先後排演了《小二黑結婚》、《劉胡蘭》、《朝陽溝》、《倔公公與犟媳婦》、《兒大不由爹》、《紅果,紅了》、《螞蜂莊的姑爺》、《香魂女》、《村官李天成》等二百多個表現新時代新人物新形象的現代戲劇目,曾受到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代革命家和曾慶紅、李長春等中央領導親切接見,多次獲文華新劇目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特別是2000年《香魂女》獲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2002年《村官李天成》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劇目初選劇目,均實現我省在這些獎項中零的突破,得到了專家的高度評價和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被中宣部、文化部譽為全國一面編演現代戲的旗幟,成為河南文化界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
河南省豫劇三團河南省豫劇三團
1964年元旦,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在北京觀看了現代豫劇《朝陽溝》,接見了全體演職員。

大事記

1982年,現代豫劇《朝陽溝內傳》晉京為黨的十二大勝利召開獻禮演出。
1991年,現代豫劇《兒大不由爹》赴江蘇揚州參加全國現代戲觀摩演出,獲優秀劇目等六項大獎。
1995年,現代豫劇《紅果紅了》榮獲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第一名,導演、音樂、舞美、燈光、演員等榮獲21項“文華”單項獎,同時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並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五個一工程”獎頒獎展演。
1997年,現代豫劇《螞蜂莊的姑爺》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1999年,現代豫劇《紅果紅了》受文化部邀請,進京參加了“國慶五十周年展演”。
2000年10月,我團新編排的大型現代豫劇《香魂女》在南京榮獲中國藝術節大獎和中宣部第八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2002年9月底我團新編排大型現代豫劇《村官李天成》晉京演出,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曾慶紅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等中央領導到場觀看。中央領導對《村》劇從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等方面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是一出弘揚時代主旋律,有較高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好戲,鼓勵劇組不斷加以磨練,使之成為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藝術精品。
2003年4月,我團再次進京演出豫劇現代戲《香魂女》和《朝陽溝》,旨在向首都人民展示中原文化的風采和中原人民的精神面貌。我們期望通過演出,使首都人民能夠更進一步了解河南豫劇,了解河南,使我們和首都人民之間架起一座友誼的橋樑。
2003年8月------《香魂女》獲省第三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河南省人民政府
2003年8月------《村官李天成》獲省第三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河南省人民政府)
2003年12年-------首屆中國戲曲紅梅獎青少年演唱大賽獲優秀組織獎(省宣傳部、省文聯、省文化廳)
2003年河南省豫劇三團現代戲《村官李天成》被選入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
2004年4月------《朝陽溝》榮獲“中國戲曲現代戲突出貢獻”獎。(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
2004年5月16、17日,我團豫劇現代戲《村官李天成》赴京參加“第二屆北京國際戲劇演出季”,北京長安大劇院座無虛席,不時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掌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觀看了演出。演出結束後,李長春接見了演員,並與劇組主創人員、主要演員及有關部門領導進行了座談。李長春同志對該劇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該劇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融為一體的精品佳作,生動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文化部部長孫家正、中國文聯黨組書記李樹文、中宣部副部長李從軍、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龍新民、中共河南省委副書記王全書河南省文化廳廳長郭俊民等陪同觀看了演出。

著名藝術家

河南省豫劇三團老一代著名藝術家有:
河南省豫劇三團河南省豫劇三團
編導:楊蘭春
導演:許 欣、陳新理、馬萬婁、劉凌
編劇:牛冠力、李殿臣、董新民
作曲:王基笑魯本修姜宏軒、梁思暉、馬鳴昆、朱超倫、張景平 表演藝術家:高 潔、馬 琳、王善朴、魏 雲、柳蘭芳楊華瑞、韓登慶、杜啟泰、韓玉生蘆蘭香、郭健民、陳 泓、朱 義、馮文景
著名演員:高頌喜、孫西方、孫大振、王翠芬、劉憲培
新一代藝術家有:
編劇:陳湧泉
作曲:安之語、趙國安、湯其河
省文化廳副廳長董文建講話省文化廳副廳長董文建講話
指揮:李宏權
演員:汪荃珍、馬 蘭、張春玲張月婷孟祥禮、李 雲、陳秀蘭楊國民辛艾、潘秀雲、楊紅霞盛紅林王曉芬、陳琍珉、宋艷秋、陳清華、賈文龍
演奏員:谷春林、楊樹元、董世霞、許春雷、辛軍瑞、李清超、吉 喆、陳 霞、尹可富

優秀演員介紹

楊蘭春

出生於1921年,河北省武安縣人。中共黨員。編劇、導演。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1943年參加八路軍。1945年隨大軍南下到河南。1947年轉業到地方後,先後任洛陽縣、市、專區文工團(隊)長。1952年到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學習。在學習期間,和田川、胡沙等合作改編的《小二黑結婚》,成為中國歌劇舞劇院的保留節目。學習結業後,任河南省歌劇團編劇兼導演。1956年起,先後任河南豫劇院藝術市副主任、豫劇三團團長、中共河南省文化局核心小組成員等職,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楊蘭春既能創作,又擅於導演。特別是在戲曲的現代戲方面是創作者又是組織者,對現代戲的發展、繁榮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朝陽溝》是楊蘭春創作、編導生涯的代表作,曾三次進京演出,1964年元旦,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等觀看了演出,並接見了全團演職員。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出版社、音樂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等國家級和省級出版社,先後出版了15種《朝陽溝》版本,並被拍攝成電影,灌制唱片,廣為流傳。在40餘年的藝術實踐中,楊蘭春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進新的導演藝術,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他先後任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戲曲現代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幹事、河南省人大代表、省文聯副主席、中國劇協河南分會副主席等職。

王基笑

出生於1930年。1947年從事音樂工作;1950年專攻作曲、指揮;1955年專攻戲曲音樂;1980年一1992年10月任河南省音協主席; 1992年11月—1996年10月任河南省音協常務理事; 1996年10月至今任河南省音協名譽主席。主要成就:近五十年來曾創作上演各類歌舞樂曲四百餘首。先後主創及與人合作為豫劇《朝陽溝》、《劉胡蘭》、《五姑娘》、《李雙雙》及《紅果紅了》等二百餘部劇(節)目作曲。自七十年代起,又先後為《紅雨》、《七奶奶》、《少林童子》等18部電影、為《嗩吶情話》、《包公》等百餘部集電視劇、為《瓜棚風月》、《櫻桃熟了》等百餘部集廣播劇作曲。出版理論專著《豫劇音樂概論》等音樂著述14部。理論專著《豫劇音樂概論》等二十餘項音樂作品,先後在全國各類評選中獲獎。被譽為是我國一位多棲多產的作曲家。尤對豫劇音樂的繼承與創新做出了傑出貢獻。1991年國務院授為國家有貢獻專家。1995年被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編入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大辭典。2004年5月被命名為河南省“德藝雙馨”藝術家。高潔:以演現代豫劇《朝陽溝》中的“拴保娘”而享譽全國的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 高潔從事豫劇現代戲事業40餘年,在現代戲《新條件》、《羅漢錢》、《小二黑結婚》、《劉胡蘭》、《祥林嫂》、《朝陽溝》、《李雙雙》等60多個劇目中擔任重要角色,20世紀五六十年代即以《羅漢錢》中的小飛娥和《朝陽溝》中的“拴保娘”等人物形象享譽全國。1956年作為中國音樂家代表團的成員赴北歐各國訪問,使豫劇聲腔藝術蜚聲海外。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她的聲腔藝術在發聲、吐字、感情的處理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和演唱藝術風格.

王善朴

豫劇表演藝術家,出生於1929年,河南省清豐縣人,10歲人清豐縣抗戰第二劇團,師從陳玉才學文武小生,1947年加入冀、魯、豫邊區四分區新青年社,1953年調入河南省歌劇團,後轉入河南豫劇院三團,並先後擔任三團副團長、黨支部書記、團長等職。王善朴先後主演幾十台劇目,其中如《劉胡蘭》、《小二黑結婚》、《李雙雙》、《朝陽溝》、《人歡馬叫》、《朝陽溝內傳》等,均譽滿全國。王善朴採用真假聲結合的方法,以二本嗓為基點兼容大本嗓演唱,形成寬厚明亮,堅實有力,情感飽滿,深沉真摯的演唱風格。

魏雲

生於1936年,豫劇表演藝術家,河南省鄭州市人,1951年入鄭州市文工團,1952年調入河南省歌劇團。從50年代初開始主演了《新條件》、《羅漢錢》、《小二黑結婚》、《志願軍的未婚妻》、《耕雲記》、《紅珊瑚》、《人歡馬叫》、《朝陽溝》等劇目。“文革”後,又排演了《驕楊》、《甜蜜的事業》、《愛情的審判》、《朝陽溝內傳》等新戲。 魏雲的《朝陽溝》是座頂峰,不僅對豫劇而言,甚至是整個戲曲界都是如此。在現代戲畫廊里,象銀環這樣有血有肉的形象是不多見的。 唯其如此,不論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劇目中,只要見到魏雲老師,銀環的形象就不由自主地浮現在你的面前。從創作的角度,可謂:成也銀環,惜也銀環。

汪荃珍

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員,生於1963年,12歲考入河南省戲校,1981年畢業後入河南省實驗豫劇團,1983年調入河南省豫劇一團,1989年調省豫劇三團。 汪荃珍扮相俊俏秀麗,表演含蓄沉穩,演唱甜美圓潤。 擅演劇目:《抬花轎》、《香囊記》、《兒大不由爹》、《香魂女》等。 所獲獎項:1982年河南省首屆戲曲青年演員匯演一等獎;1988年首屆全國豫劇電視大獎賽最佳演員獎;1991年全國現代戲觀摩演出優秀演員獎;同年又獲“梨園杯”全國豫劇演唱會金獎;2000年主演的《香魂女》獲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2002年第十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汪荃珍在河南省戲曲學校學習5年,有系統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戲曲功底。自1981年登台演出,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並參與其他藝術形式的演出,舞台實踐經驗逐漸豐富,藝術素養不斷提高。無論青衣,閨門旦花旦,刀馬旦,帥旦等多個行當,抑或古裝戲,現代戲均能勝任。在戲曲創作中能夠獨立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善於準確分析,把握人物心理,設計動作和唱腔。她所塑造的穆桂英,周鳳蓮、李淑珍、香嫂冬紅娘、花木蘭等數十個人物,形象豐滿,活靈活現,較受觀眾歡迎。在演唱技巧上,她博採眾長,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剛柔相濟,表演細膩,吐字不死不飄,唱腔華麗而歡快的演唱風格,特別是在扮演豫劇現代戲《香魂女》中的主人公香嫂時,認真揣摩人物的心理發展脈絡,以聲傳情,聲情並茂,為河南省戲第一次奪得中國戲劇大獎(文化部設立的最高獎)起到了關鍵作用。 汪荃珍從事戲曲表演二十年來,熟練地掌握了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通過長期的勤學苦練,具有較為紮實的藝術功底參加過多種劇目的演出。先後主演了幾部電視劇,戲曲,戲曲小品等,在全省和全國範圍內受到了觀眾和專家的好評,有五部以上劇目在國家級文化藝術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和大獎。尤其是在第六屆中國藝術節中,豫劇現代戲《香魂女》一舉奪得了中國藝術節最高獎,即:"中國藝術節大獎",實現了河南省藝術大獎十年無一例的突破,為河南的戲曲事業在本世紀末創造了輝煌,增添了精彩的一頁。 她在豫劇唱腔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耗費了大量的心血,力求達到字正,腔圓,音色婉轉而優美,輔之以投入和動情的表演,人物刻畫舒暢而自然,比如在戲曲電視《山里媳婦》飾演的菊花,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獲得了第七屆全國戲曲電視劇三等獎,在戲曲電視《生兒子大獎賽》一劇中,我飾演大嫂,在表演中儘量貼近人物,貼近生活,準確把握表演分寸,該劇榮獲了,首屆中央電視台CCTV一等獎。電視劇《雜技娃娃》在中央電視台第三,六頻道和省電視台多次播放和重播,該劇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最佳提名獎。 2001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委員長李鵬來河南視察工作,她為中央領導演出,受到李鵬委員長等領導同志的高度讚揚,稱河南豫劇為優秀的地方戲,民族的精華。 為了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及藝術修養,在省文化廳1豫劇三團等領導的關懷下,她於2002年9月,考入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成為河南省戲曲界的第一個研究生。

楊紅霞

1982年考入鄭州市藝術學校,主攻閨門旦、青衣。1989年畢業,現為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員,國家二級演員。1989年以來,曾在《花木蘭》、《大祭樁》、《抬花轎》、《黑娃還妻》、《朝陽溝》、《刑警四姐》等多種劇目中演女主角。曾在1992年、1998年鄭州市演員匯演中榮獲一等獎;1997年獲“香玉杯”藝術獎。1999年河南青年戲曲演員大賽中獲表演金獎第一名。在豫劇《香魂女》中飾環環,獲河南省第八屆“黃河杯”戲劇大賽一等獎。2000年參加第六屆中國藝術節獲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河南省人民政府給予通報嘉獎,並記大功一次。 楊紅霞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2歲考入鄭州市藝術學校,學習豫劇表演藝術。一學就是七年,在這七年的學校生涯中,紅霞由一個撲甩著羊角辮兒的農村姑娘,而成長為一個出類拔萃的尖子生。這裡除了有老師的精心培養外,更主要的還得力於她自己那刻苦用功,執著追求的勤奮精神。聽老師講:小紅霞在校期間,從未休息過星期天,整日泡在練功房。基本功、武功,身段把子,尤其是聲樂訓練,唱腔念白,每樣功課都名列前茅。如此紮實的基本功,畢業分配到劇團之後,恰似如魚得水,如虎添翼。《大祭樁》、《花木蘭》、《白蛇傳》、《西廂記》,一出出的名家名劇,從亦步亦趨到出神入化,楊紅霞不只學動作,學技巧,更重要的是學神韻,演人物。《大祭樁》中的哭樓一折,凝聚了多少代藝術家的潛心創作,設計出了一整套高難度的身段動作和水袖技巧,以及運腔吐字,在載歌載舞中完成人物的內心刻畫。大家知道《哭樓》這一段戲是要求演員必須具備唱、念、做、打俱佳,才能完成的一折小戲。當然,就目前而言,演出這段戲的演員並不算少。而楊紅霞之所以能夠技高一籌,就在於楊紅霞不單單是去表演技巧,而是在追求著將技巧賦於它深刻的內涵,最終達到表演人物的內心活動為目的。楊紅霞正是靠著這一點,在全國青年演員大賽中,征服了挑剔的專家和評審,從而獲得了一等獎。 楊紅霞2000年被借調到河南省豫劇三團,連續演出了幾個現代戲,如:《香魂女》、《朝陽溝》、《村官》等。這些戲進一步使她提高了藝術素養,成為了近幾年來不可多得的優秀青年藝術家。在當今社會很多人都在被金錢所誘惑的時候,楊紅霞能夠不浮不躁地牢固堅守自己心目中的藝術陣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探尋藝術真諦,實屬難能可貴。古人云: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蛟龍。我們相信楊紅霞是一個不甘於淺嘗輒止的人,戲苑深處有奇葩。我們期盼著楊紅霞能夠成為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演好戲,德藝俱佳的具有大家風範的好演員。

聯繫方式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紅旗路32號
郵編:45000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