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要求
以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加快健全
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體系,釐清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主體,推進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確權登記,構建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體系,實現對自然資源的整體保護、集約利用和系統修復,為我省
糧食安全、
生態安全和資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主要任務
(一)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體系
1、構建分類科學、紙坑屑內容完善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體系。積極推動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開展自然資源資產全民所有權實現形式研究,創新自然資源資產全民所有權和
集體所有權實現形式。
2、推進承包土地、宅基地“三權分置”。落實農村承包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引導經營權有序流轉。穩妥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
3、推進建設用地地上、地表、地下分設使用權。開展建設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使用權研究,推進建設用地立體空間開發利用,將地下空間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提高空間利用效率。
4、強化礦業權出讓登記管理。落實國家礦業權制度改革政策,依法依規辦理探礦權、採礦權有效期及延續期限事宜,開展採礦權抵押權能研究,完善探礦權、採礦權與土地使用權銜接機制。
5、完善水域灘涂養殖權利體系。理順水域灘涂養殖權利與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關係,進一步豐富水域灘涂養殖權利實現形式。
6、健全水權管理體系。開展專題研究,理順取水權與地下水、地熱水、礦泉水採礦權的關係。
(二)釐清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主體
1、落實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託代理機制。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託代理機制研究,選取部分省轄市開展試點工作。落實省、市級政府代理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的資源清單和監督管理制度。
2、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收益管理制臘故堡雅影戰甩度。根據省、市自然資源資產管理事權,合理調整省、市級收益分配比例和支出結構,加大生態保護修復支持力度。
3、落實農村盛影艱集體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推進農村集體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確權工作,依法落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特別法人地位並由其代表集體行使農村集體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增強農村集體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經營能力。
4、保障自然資源資產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完善自然資源市場準入制度和市場競爭規則,依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參與市場競爭、平等使用自然資源資產的權益。
(三)開展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
1、完善自然資源分類標準和調查監測評價制度。開展自然資源分類標準研究,完善我省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體系。
2、組織實施自然資源調查。分步啟動全省土地、礦產、森林、濕地、草原等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工作,建立各類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資料庫,掌握重要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分布、權屬、保護和開發利用狀況。
3、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評價制度承講。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實物量統計,探索價值量核算,編制我省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2021年年底前制定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方法拒淚欠,選擇部分地方開展全民所有自戒達榆煮然資源資產清查和負債表編制試點。
4、開展自然資源動態監測。開展自然資源動態遙感監測,精準掌握全省重點區域各類自然資源變化情況。建立統一權威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信息發布機制,實現調查監測成果數據共享和集成套用。
(四)加快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
1、開展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按照國家要求,配合做好國家直接行使所有權的自然資源確權登記。開展我省代理行使所有權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2022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2025年年底前實現全省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全覆蓋。
2、加強確權登記信息管理。建立全省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資料庫,提高自然資源確權登記信息管理能力。完善自然資源產權信息公開制度,依託省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
(五)強化自然資源整體保護
1、加強國土空間規劃與資源保護銜接。完成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科學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健全規劃管理機制,加強規劃實施與產權制度、管理政策的銜接。選擇部分地方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保護和使用規劃試點工作。
2、加強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對全省國土空間實施統一管控,加強用途管制,嚴格執行用途管制規則、產業準入政策和負面清單。建立健全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保護。
3、加強自然保護地產權管理。認真落實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健全自然保護地內自然資源資產特許經營權等制度,依法推動自然保護地內的探礦權、採礦權、取水權、水域灘涂養殖權、特許經營權合理退出和分類處置。
4、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和多元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建立以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為基礎的多元價值實現機制,構建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探索通過租賃、置換、贖買等方式擴大自然生態空間。鼓勵運用排污權、水權、用能權交易等市場化補償方式,落實國家碳排放權抵消機制。聯合相關省份開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和試點工作,探索建立跨省合作機制。
5、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機制。開展自然資源資產損害類型、主體、形式和內容研究,逐步建立自然資源資產損害案件發現、糾錯、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
(六)促進自然資源資產集約開發利用
1、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制定我省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準入條件、取得方式和辦理程式。研究出台國有森林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方案。實行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實施對流域水資源、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的統一配置、總量管控、分級監管。
2、探索建立自然資源資產分等定級價格評估制度。健全城鄉土地分等定級價格體系,開展城市地價動態監測。探索制定自然資源資產價格評估實施細則、技術指南等,逐步建立各類自然資源資產分等定級標準體系。
3、完善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標準體系和產業準入政策。研究建立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地方標準體系,健全各類產業用地標準和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的產業準入政策,大力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將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水平和生態保護要求作為選擇使用權人的重要因素,並納入自然資源資產出讓契約。
4、建立自然資源資產市場化運行機制。搭建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交易平台,完善市場服務體系,健全市場監測監管和調控機制,增加生態產品交易種類。健全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規則。探索建立自然資源資產市場信用體系。
(七)推動自然生態空間系統修復和合理補償
1、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機制。完成省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總體規劃編制,開展黃河、長江、淮河、海河流域和太行山、大別山、伏牛山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專項規劃編制。加快推進重要生態功能區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2、探索建立生態空間占用補償機制。堅持“誰占用、誰補償”原則,建立健全依法建設占用各類自然生態空間和壓覆礦產的占用補償制度,嚴格占用條件,落實補償標準。
3、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堅持“誰破壞、誰賠償”原則,依法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由責任人承擔修復或賠償責任。對責任人滅失的,遵循屬地管理原則,按照事權由各級政府組織開展修復工作。
4、激勵社會投資主體從事生態保護修復。堅持“誰修復、誰受益”原則,通過賦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等措施,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項目。
(八)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監管體系
1、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監管機制。發揮人大、行政、司法、審計和社會監督作用,實現對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全程動態有效監管。整合土地、礦產、測繪、地質、森林、草原、濕地、水資源等自然資源要素及管理數據,構建全省統一的自然資源資產大數據綜合管理體系,全面提升監督管理效能。
2、建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報告工作機制。各級政府按要求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情況。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要定期向本級政府報告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
3、探索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考核評價體系。實行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落實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損害責任追究制度。
4、加強自然資源資產執法。推動建立自然資源行政執法與行政檢察、刑事執法無縫銜接機制,實現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高效順暢。積極開展自然資源領域違法占地強制執行“裁執分離”試點工作,完善自然資源資產執法體制,嚴肅查處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領域違法犯罪案件。
(九)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法規體系
1、加強自然資源法治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法律、法規,及時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加強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相關立法研究和人才培養,支持有關高校設定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相關學科專業。
2、依法處理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案件。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糾紛解決機制。全面落實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等法律制度,構建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協同審判機制。適時公布嚴重侵害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的典型案例。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本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分解落實各項任務,確保改革有序推進、落地見效。
(二)加強統籌協調。省直有關部門要各盡其責、密切配合,統籌做好政策體系建立和配套措施制定、目標任務分解、資金保障等工作。各地要
因地制宜,積極開展有益探索,形成上下聯動、部門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加強宣傳引導。加強政策解讀,廣泛宣傳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基本思路和重點任務,充分利用
世界地球日、
世界水日、
全國土地日等重要紀念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3、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評價制度。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實物量統計,探索價值量核算,編制我省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2021年年底前制定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方法,選擇部分地方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和負債表編制試點。
4、開展自然資源動態監測。開展自然資源動態遙感監測,精準掌握全省重點區域各類自然資源變化情況。建立統一權威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信息發布機制,實現調查監測成果數據共享和集成套用。
(四)加快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
1、開展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按照國家要求,配合做好國家直接行使所有權的自然資源確權登記。開展我省代理行使所有權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2022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2025年年底前實現全省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全覆蓋。
2、加強確權登記信息管理。建立全省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資料庫,提高自然資源確權登記信息管理能力。完善自然資源產權信息公開制度,依託省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
(五)強化自然資源整體保護
1、加強國土空間規劃與資源保護銜接。完成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科學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健全規劃管理機制,加強規劃實施與產權制度、管理政策的銜接。選擇部分地方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保護和使用規劃試點工作。
2、加強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對全省國土空間實施統一管控,加強用途管制,嚴格執行用途管制規則、產業準入政策和負面清單。建立健全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保護。
3、加強自然保護地產權管理。認真落實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健全自然保護地內自然資源資產特許經營權等制度,依法推動自然保護地內的探礦權、採礦權、取水權、水域灘涂養殖權、特許經營權合理退出和分類處置。
4、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和多元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建立以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為基礎的多元價值實現機制,構建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探索通過租賃、置換、贖買等方式擴大自然生態空間。鼓勵運用排污權、水權、用能權交易等市場化補償方式,落實國家碳排放權抵消機制。聯合相關省份開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和試點工作,探索建立跨省合作機制。
5、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機制。開展自然資源資產損害類型、主體、形式和內容研究,逐步建立自然資源資產損害案件發現、糾錯、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
(六)促進自然資源資產集約開發利用
1、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制定我省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準入條件、取得方式和辦理程式。研究出台國有森林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方案。實行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實施對流域水資源、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的統一配置、總量管控、分級監管。
2、探索建立自然資源資產分等定級價格評估制度。健全城鄉土地分等定級價格體系,開展城市地價動態監測。探索制定自然資源資產價格評估實施細則、技術指南等,逐步建立各類自然資源資產分等定級標準體系。
3、完善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標準體系和產業準入政策。研究建立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地方標準體系,健全各類產業用地標準和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的產業準入政策,大力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將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水平和生態保護要求作為選擇使用權人的重要因素,並納入自然資源資產出讓契約。
4、建立自然資源資產市場化運行機制。搭建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交易平台,完善市場服務體系,健全市場監測監管和調控機制,增加生態產品交易種類。健全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規則。探索建立自然資源資產市場信用體系。
(七)推動自然生態空間系統修復和合理補償
1、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機制。完成省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總體規劃編制,開展黃河、長江、淮河、海河流域和太行山、大別山、伏牛山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專項規劃編制。加快推進重要生態功能區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2、探索建立生態空間占用補償機制。堅持“誰占用、誰補償”原則,建立健全依法建設占用各類自然生態空間和壓覆礦產的占用補償制度,嚴格占用條件,落實補償標準。
3、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堅持“誰破壞、誰賠償”原則,依法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由責任人承擔修復或賠償責任。對責任人滅失的,遵循屬地管理原則,按照事權由各級政府組織開展修復工作。
4、激勵社會投資主體從事生態保護修復。堅持“誰修復、誰受益”原則,通過賦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等措施,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項目。
(八)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監管體系
1、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監管機制。發揮人大、行政、司法、審計和社會監督作用,實現對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全程動態有效監管。整合土地、礦產、測繪、地質、森林、草原、濕地、水資源等自然資源要素及管理數據,構建全省統一的自然資源資產大數據綜合管理體系,全面提升監督管理效能。
2、建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報告工作機制。各級政府按要求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情況。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要定期向本級政府報告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
3、探索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考核評價體系。實行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落實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損害責任追究制度。
4、加強自然資源資產執法。推動建立自然資源行政執法與行政檢察、刑事執法無縫銜接機制,實現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高效順暢。積極開展自然資源領域違法占地強制執行“裁執分離”試點工作,完善自然資源資產執法體制,嚴肅查處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領域違法犯罪案件。
(九)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法規體系
1、加強自然資源法治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法律、法規,及時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加強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相關立法研究和人才培養,支持有關高校設定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相關學科專業。
2、依法處理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案件。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糾紛解決機制。全面落實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等法律制度,構建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協同審判機制。適時公布嚴重侵害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的典型案例。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本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分解落實各項任務,確保改革有序推進、落地見效。
(二)加強統籌協調。省直有關部門要各盡其責、密切配合,統籌做好政策體系建立和配套措施制定、目標任務分解、資金保障等工作。各地要
因地制宜,積極開展有益探索,形成上下聯動、部門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加強宣傳引導。加強政策解讀,廣泛宣傳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基本思路和重點任務,充分利用
世界地球日、
世界水日、
全國土地日等重要紀念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