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鬣狗是產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的中新世(N1)的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北鬣狗
- 外文名:Percrocuta hobeiensis Chen et Wu,1976
- 形成時代:中新世(N1)
- 產地:邯鄲市磁縣
河北鬣狗是產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的中新世(N1)的化石。
河北鬣狗是產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的中新世(N1)的化石。特性描述小型的percrocuta。下頜聯合部較陡,下頦突出,有兩個頦孔,分別位於p2和p3的下方;下前臼齒橢圓形,齒冠高而粗壯,但較p.tungurensis窄,主...
最後斑鬣狗 最後斑鬣狗是產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的更新世(Q)的化石。特性描述 最後鬣狗主要繁盛於我國華南各省及北京等地的中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層中。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張家口市赤城縣。
中國學者將中國更新世的鬣狗化石分為三種:第一種為桑氏縞鬣狗(Hyaena licenti),是更新世初期的典型化石,分布於廣西柳城巨猿洞和河北泥河灣等地;第二種為中國縞鬣狗(Hyaena sinensis),是更新世中期的標準化石,發現於北京猿人地點和湖北長陽人地點等;第三種為最後斑鬣狗(Hyaena ultima),在中國北方最早發現...
豹鬣狗相似種 豹鬣狗相似種是產於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泥河灣村的更新世(Q)的化石。特性描述 中至大型的鬣狗,主要分布於北美洲和亞洲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地層中。下頜粗壯,齒列較彎曲,頰齒較窄,p4的後附尖較短 系統分類位置:食肉目,鬣狗科。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張家口市陽原縣泥河灣村。
巨鬣狗是一類已經滅絕了的,龐大而可怕的食肉動物。它的頭骨非常粗壯,具有厚實而擴展的鼻骨、強大的顴弓、隆起的穹狀前額和巨大的頰齒。估計其體重可達380多公斤,是現代最大的非洲斑鬣狗的四倍,比現代非洲獅還重六、七十公斤。鬣狗類的頭部和外形雖然與狗或狼較為相像,但實際上是貓型亞目( Feliformia ) 的...
斑鬣狗是在1777年由德國自然學家約翰·克里斯蒂安·波利卡普·埃爾克斯勒本(Johann Christian Polycarp Erxleben)首次正式描述的。斑鬣狗學名的古希臘文字根被老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用來描述一種衣索比亞的不明動物,有可能就是鬣狗。這個字根是來自番紅花屬的學名,是古時的一種黃色染料。在文學上意思...
所見化石,有食肉目中的虎、鬣狗、獾, 偶蹄目 中的納呼爾綿羊和麂等。其中數量最多的是綿羊。目前,鬣狗僅在非洲生存,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已滅絕。黃教授表示,這些物種化石在涉縣發現,對研究該區域的生態、環境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從地層分析,黃萬波教授認為:“狐仙洞”可能有兩個文化層,即上文化層,時代屬...
洞鬣狗(學名:Crocuta crocuta spelaea)是斑鬣狗已滅絕的一個亞種,分布於歐亞大陸,由中國北部至西班牙及不列顛群島。洞鬣狗於約2萬至1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滅絕。下裂齒極為伸長,前葉窄,後葉大,但比前葉低;下後尖有,但極不發育;跟座小,具顯著的下三尖(下內尖,下次尖,下次小尖)。洞鬣狗與斑鬣狗的...
泥河灣村是河北省陽原縣東部的一個小村莊,泥河灣層中的哺乳動物化石,早在1927年就由巴爾博作了報導。1930年,德日進·皮孚陀發表了《泥河灣哺乳動物化石》。在該書中,他們把三趾馬紅土以上、馬蘭黃土以下這段地層里採集 ...群種簡介 在該書中,他們把三趾馬紅土以上、馬蘭黃土以下這段地層里採集到的哺乳動物化石...
泥河灣生物群遺蹟(heritage of Nihewan biota)產於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早更新世地層中的生物群遺蹟。以哺乳動物化石為主,重要的化石有:中國長鼻三趾馬、三門馬、古板齒犀、裴氏板犀、梅氏犀、泥河灣劍齒虎、後期劍齒虎、桑氏鬣狗、德氏後裂蹄兔、步氏大角鹿、中國古野牛、李氏野豬、直隸狼、狐、納馬古象、平額原...
因為它必須依靠嘴從有些還是很大很結實的動物屍體上去撕下一塊一塊的肉,甚至咬碎大塊的骨頭,來填飽自己的肚子,這種習性與非洲鬣狗很相似,所以又被稱為“鳥中鬣狗”。胡兀鷲的頭和頸都不象禿鷲、兀鷲那樣裸露,而具有銹白色的完整羽毛,眼睛周圍有一圈又黑又長的眉狀斑紋,好像戴了一副眼鏡。它的上體為黑...
鬣狗科(Hyaenidae)的一種肉食性哺乳動物。有3個種:非洲斑鬣狗(Crocuta crocuta),亞洲條紋鬣狗(Hyaena hyaena),棕色鬣狗(H.brunnea)。最後這一種分布在南非,又稱為海灘狼。鬣狗外表似狗,連尾巴體長可達1.5米,站立時至肩部高約90厘米。成群獵食,食腐肉或捕捉弱小與病殘動物為食。貂熊 貂熊(學名Gulo gulo)...
泥河灣遺址群,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陽原盆地泥河灣層分布區。泥河灣遺址群為舊石器時代遺址,它的年代最早可達早更新世,最晚到距今7530年左右。泥河灣遺址群的保護和開發,不僅對人類考古研究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有巨大帶動作用。泥河灣遺址可分舊石器早、中、晚三期。泥河灣遺址內含有豐富的哺乳動物...
《“生命傳奇”系列長篇小說:黑夜女王》是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虎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關於非洲草原斑鬣狗的故事。作為並不那么討人類喜歡的存在,斑鬣狗族群顯得神秘而可怕。但是,本書通過真實的生活描寫、熱血的個體奮鬥,讓你忍不住瞪大眼睛,走進斑鬣狗的世界。 斑鬣狗族群是母系社會結構,故事主...
純種狼犬的品種有:西德國牧羊犬、東德國牧羊犬、東北狼青犬、河北狼青犬、昆明犬、西伯利亞哈士奇、阿拉斯加馬拉繆特等。習性 家犬是一種食肉動物,在餵養時,需要在飼料中配製較多的動物蛋白和脂肪,輔以素食成分,以保證家犬的正常發育和健康的體魄。家犬的消化道比食草動物要短,家犬的胃中鹽酸的含量在家畜中居於首位...
泥河灣是河北省陽原縣東部的一個小村莊,位於桑乾河上游的陽原盆地。距今約二百萬年前,遠古的人類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1978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泥河灣附近的小長梁東谷坨發現了大量舊石器和哺乳類動物化石。其中包括大量的石核、石片、石器以及製作石器時廢棄的石塊等。1924年9月,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和桑志華在考察...
其中有些是更新世早期動物群的殘留種或其變種,如三門馬(Equus sanmeniensis)、梅氏犀(Rhinoceros mercki)、納瑪象(Palaeoloxodon namadicus)、中國鬣狗(Hyaena sinensis)等。有些是更新世中、晚期所特有的新種,如腫骨鹿(Sinomegaceros pachyosteus)、葛氏斑鹿(Pseudaxis grayi)、洞熊(Ursus spelaeus)...
三趾馬動物群化石是嚙齒類;食肉類,屬於古生物學科。化石簡介 三趾馬動物群是已知種類包括嚙齒類的原鼬鼠、副竹鼠、甘肅豪豬,食肉類的短吻犬、中華副美洲獾、近狼獾、小原臭鼬、霍氏原臭鼬、大密齒獾、中華貂、鼬鬣狗、似鬣狗鬣形獸、翁氏鬣形獸、變異副鬣狗、巨鬣狗、巴氏劍齒虎、野貓、小後貓,長鼻類的保德四...
再跟大家說一說靈仙洞的科學價值,從2003年至今,靈仙洞先後出土了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斑鬣狗化石兩具,頭骨化石50餘個,同時發現30多種史前動物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表示:化石出土的數量與規模可以說是“亞洲第一”。而且靈仙洞的環境與北京周口店古人類遺址、南京小湯山古人類遺址極其...
發現石器1000餘件,屬於小石器傳統;山土的動物化石有桑氏鬣狗、三趾馬、三門馬、披毛犀牛、羚羊等。其地質年代為距今136萬年。小長梁遺址作為我國古人類活動最北端的見證,被鐫刻在中華世紀壇的青銅甬道上。1935年,法國考古學家步日耶來到中國,在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村被稱為更新世早期的“泥河灣組”地層的下部采...
野外環境中,細尾獴幼崽常被捕食,包括眼鏡蛇(Naja nivea)、草原鷹(Aquila rapax)、隼(Falco biarmicus)等捕食者。較大的捕食者,如獅子(Panthera leo)、斑點鬣狗(Crocuta crocuta)和黑背豺(Canis mesomelas)被認為是成年細尾獴的潛在捕食者。面對最危險和最常見的捕食者是豺狼、武鷹和草原鷹。主要價值 ...
土庫曼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相傳在一個土庫曼古代村落附近的草原上有一隻兇猛神獸,它形似巨型鬣狗,體格健壯,頭腦聰明,但經常偷襲村裡的牛羊和禽類,村民為此叫苦不迭。為趕走這隻神獸,村民紛紛放出自家養的牧羊犬守護院落,但這隻神獸卻劫走部分牧羊犬帶回自己棲息的草原並繁殖出高大威猛、聰明勇敢的...
胡兀鷲的視力很強,在視網膜的斑帶區中央凹內的視覺細胞有150-200萬個,遠多於人類在相似區域的20萬個。因此,在相同的距離內,胡兀鷲比人類看到的物體要清晰得多。在覓食過程中,胡兀鷲還會特別注意觀察烏鴉、鳶、豺、鬣狗等食屍動物的行為。當這些動物發現動物屍體時,胡兀鷲也會去分一杯羹。在自然界中,找到...
我國北方地區斑鬣狗化石的古DNA分子演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 No. 40902008), 2010-2012 河北秦皇島靈仙洞斑鬣狗化石的形態與分子演化對比研究(中科院脊椎動物進化系統學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 No.2010LESV009), 2010-2011 猛獁象種內分異度研究(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項目, ...
一項基於斷棒理論的研究估算了恐爪龍的咬合力約為現生短吻鱷的15%。後期的一項研究在一件腱龍骨骼標本上找到了恐爪龍的咬痕,並依據咬痕估算了恐爪龍的咬合力。研究者認為恐爪龍的咬合力可以達到410至820千克,要大於現生的鬣狗,接近同體型的短吻鱷。生殖特徵 多數蛋與成體關聯保存的標本都屬於竊蛋龍類和傷齒龍類。恐...
張雲翔,男,漢族,1957年4月生,河北蠡縣人,民盟盟員,第十一屆陝西省政協委員、常委,博士研究生學歷,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副理事長,西北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人物經歷 1975年11月參加工作,於1982年、1984年和1992年在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84年4月留校任教。1998年晉升...
主要稀有動物有:非洲象、黑猩猩、熊猴、黑帽懸猴、黑葉猴、綠狒狒、小熊貓、斑馬、角馬、劍羚、旋角羚、岩羊、美洲獅、白虎、東北虎、斑鬣狗、揚子鱷、黃金蟒等。園內還有新引進的羊駝,深受市民喜愛。主要景點 保定動物園風景秀麗、景色宜人,百年古樹及多種喬灌木錯落有致,四季花卉掩映其間。園內還保留有明代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