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微生物多樣性研究與套用實驗室

河北省微生物多樣性研究與套用實驗室的前身是河北大學微生物實驗室,2006年1月順利通過了河北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的專家組驗收,已納入河北省重點實驗管理序列.實驗室現任主任為張利平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為魏江春院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北省微生物多樣性研究與套用實驗室
  • 研究方向:微生物系統學與生物多樣性研究
  • 地 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東路 180 號
  • 依託單位:河北大學
單位名稱,依託單位,地 址,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成果,重點研究成果之一 :微生物資源庫的建設,重點研究成果之三:有用微生物資源的研發,隊伍建設,實驗條件建設,開放與交流,

單位名稱

河北省微生物多樣性研究與套用實驗室
簡 介:
河北省微生物多樣性研究與套用實驗室於2003 年開始籌建,2006 年1 月通過驗收。實驗室現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為魏江春院士,實驗室主任為張利平教授。

依託單位

河北大學

地 址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東路 180 號

研究方向

1 .微生物系統學與生物多樣性研究。 從物種、遺傳和生態三個不同水平上研究其生物多樣性,發現新的分類單元。
2 .微生物資源研究與開發。 微生物天然藥物高通量篩選技術;微生物來源的天然藥物或先導化合物的發現。
3 .微生物資源保育。 各類微生物的菌種保藏方法的研究;物種資源和信息庫的建立。
4 .微生物育種與發酵工程研究。改造有用微生物的新型菌株,提高產品的產量與質量;建立最佳發酵工藝路線。
5 .生物修復技術研究。 選育對環境中污染物降解性能優越的功能菌種及培養條件;不同生態環境的生物修復技術的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實驗室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 項、國家“863” 項目3 項、國家級其它可以項目21 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0 餘項,與河北合作8 項,目前在研課題經費500 余萬元。2005 年至今發表論文360 余篇( 其中SCI 收錄56 篇) ,專著及教材6 餘部,獲省部級科技獎勵4 項。獲國內外發明專利5 項,申報發明專利4 項,在國內外微生物資源與天然藥物研究領域產生了一定影響。

重點研究成果之一 :微生物資源庫的建設

收藏各類微生物菌種35000 余株,已鑑定至屬、種水平的菌株7000 余株,涵蓋150 余屬。粘細菌收藏量和收藏種類在國際上均處於前列,已儲備了大量的物種資源及基因資源,在科研、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重點研究成果之二:優質微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
通過遺傳育種研究,已積累了一批優質菌株和成熟的發酵工藝,並加強了基礎研究與產業發展的互動,微生物資源與生產技術對接,已形成了“ 原始的微生物資源—— 有用微生物資源—— 優質微生物資源—— 產業化” 的微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研發鏈條,為企業提供了優質的微生物資源和高效的生產工藝。
2010 年1 月 成功向雲南積華藥業(香港獨資公司)公司進行了谷胱甘肽生產的技術轉讓,目前該技術準備大規模投產,將填補我國發酵法生產胱甘肽的空白。

重點研究成果之三:有用微生物資源的研發

對不同物種來源提取物進行分了分離、鑑定,獲得了10 余個有潛在開發能力的新化合物和一大批具有抗腫瘤細胞、抗真菌、抗細菌、抗病毒、保健品及產生多種化工產品等不同生物活性的有用菌株。
重點研究成果之四:微生物系統學研究
創立了不同類群微生物的分離純化方法,進行了放線菌系統學研究的分類指征的探討,建立了不同類群放線菌種屬的快速定指標和方法。已發現放線菌新科1 個,新屬6 個,新種70 余個。

隊伍建設

固定人員共有25 人組成,院士2 人(軟引進),教授11 人,副教授(高級實驗師)11 人,講師3 人;20 人具有博士學位,博士後5 人,5 人具有碩士學位;50 歲以上4 人,40 歲以上9 人,30 歲以上13 人。
實驗室主任、學術帶頭人張利平教授現 任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河北省微生物學會理事長、中國微生物學會基礎微生物專委會委員、微生物資源專委會委員、分子微生物與生物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微生物學通報》編委等。
學術帶頭人蔣繼志教授現任河北省植物生理學會副理事長、河北省植物學會理事。
學術帶頭人賀學禮教授現任 中國植物學會區系分類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菌根聯合會委員、河北省植物學會副理事長。
實驗室良好的學術氛圍和科研環境,吸引教育部“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資助人才李文均教授,“973” 項目首席專家徐平教授到實驗室工作。

實驗條件建設

總 有效使用面積達1500 余m2 ,擁有試驗儀器設備450 余台(套),儀器設備總值2000 余萬元,其中30 萬元以上的儀器設備45 台(套)。

開放與交流

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學、馬里蘭大學等多所國際知名大學、科研機構保持合作關係,與華北製藥、石家莊製藥、雲南積華等多家微生物發酵企業都有著良好的科研合作;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4 項,3 項已結題;實驗室共承辦、協辦國內外大型學術會議13 次,其中國際和雙邊會議2 次,國內會議11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