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威縣省級農業科技園區

河北威縣省級農業科技園區

河北威縣省級農業科技園區位於威縣縣城東,距城區13千米,距大廣高速出口4千米,距邢臨高速出口2千米,包括固獻鄉、梨園屯鎮、方營鎮各一部分,涉及13個村莊,占地45112畝,總人口1121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北威縣省級農業科技園區
  • 地理位置:威縣縣城東
  • 占地面積:45112畝
  • 總人口:11214人
園區規劃,主導產業,技術支撐團隊,基礎設施建設,探索與突破,

園區規劃

園區南以省道大王線為界,東以武館路為界,西、北以金沙河為界,形成扇形狀區域,邊界清晰。2011年委託中國農科院對園區進行了規劃設計,在總體結構上形成“一心雙軸三板塊”的空間結構布局,“一心”,即管理培訓中心;“雙軸”,即園區主幹道形成“兩橫兩縱”的井字狀路網統稱“雙軸”;“三板塊”,即“現代農業板塊、農產品加工物流板塊、農業科技展示板塊”。實現試驗示範輻射、農業標準化生產、機制創新、科普教育、科技交流展示、休閒觀光、職業農民培訓和生態保護的八大功能,實施核心區、示範區和輻射區三區聯動。園區已經實現兩個全省第一:首先該園區是河北省第一個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從2013—2015年上級安排支持資金上億元;同時,該園區在2014年5月份被河北省科技廳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評定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爭取2015年申報成功邢台市第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

主導產業

園區的主導產業是養殖業和種植業,兩種主導產業形成了種養循環產業鏈,其中養殖業建立了種畜禽繁育、養殖、防疫、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種植業建立了制種、種苗快繁、規模化種植、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實現養殖廢棄物發酵處理,並生產有機肥,套用於無公害果蔬種植,加工排出的水經過處理達標後排放到金沙河,用於十里荷塘蓮藕泥鰍立體養殖,種植業同時為養殖業提供原料,充分利用了農業生產各種資源,既有利於環保農業發展,又可生產綠色高品質農產品,真正建立起生態、綠色、高效、節水、循環型農業科技園區。

技術支撐團隊

園區具備穩定的技術支撐團隊,與加拿大太平洋遺傳育種中心、荷蘭瑞克斯旺(中國)種子有限公司、以色列海澤拉(中國)種子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及河北農業大學等國際先進企業、國內知名高校院所簽訂了合作協定,為園區建設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和科技成果。同時園區與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也建立了合作關係,爭取打造成為邢台市一流,河北省著名的農業科技園區。

基礎設施建設

園區現已初步完成水、電、路等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水利設施,實施了“引黃入威”工程,每年可引水至金沙河2200萬立方米,隨著地上水引入量的加大,園區將逐漸關閉農業用井,同時引進節水設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地下水抽取。電力設施,園區內現有一座35千伏的變電站,園區外正在建設一座110千伏的變電站,計畫2014年年底竣工,園區內的用電將設兩個專口,並做了用電專項規劃,完全可以滿足園區內雙迴路用電。道路設施,園區主幹道已建成“兩橫兩縱”的道路網路,總長度35千米;建成主次幹道20千米,總投資2000餘萬元。田間路方面,通過連續3年實施高標準農田示範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建成總長50千米水泥路和20千米砂石路。綠化方面,園區聘請了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綠化設計,達到一路一景,水綠相映的效果。

探索與突破

園區的目標定為“發展現代農業的基地,農民就業的福地,農民增收的寶地”。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園區正在探索農村空閒宅基地復耕及新民居建設,圍繞農民就業開展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同時加大對農民理財知識的輔導,積極探索出一條適合黑龍港流域,具有威縣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園區將用標準化的理念抓農產品生產,用工業化理念抓品牌帶動,用服務業的理念提升價值,讓園區的農民首先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