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房

河中房楊氏是楊震五子楊奉的後裔,是上谷房楊氏的分支。楊震的第十二代孫、也是上谷太守楊珍的曾孫楊順出仕後舉家遷往河中(今山西省永濟縣蒲州鎮),子孫稱河中房。

基本介紹

  • 本名:河中房
  • 別稱:楊順
簡介,歷史事件,

簡介

河中房(華山楊氏文化)。上谷太守楊珍的曾孫楊順出仕後舉家遷往河中,其子孫稱河中房。

歷史事件

河中房的大唐宰相就是眾所周知以從祖妹楊玉環而榮顯的楊國忠。
楊國忠(?一公元756),《辭海》中記其為唐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五世祖楊汪曾在隋文帝時賜爵平鄉縣伯,歷秦州總管府長史。場帝即位後,追拜尚書左永,越王侗為傀儡皇帝後,微拜吏部尚書;曾祖楊令本為庫部郎中;祖楊友諒為昊陵令;父楊暄為宣州司事參軍。
楊國忠,本名楊釗,自幼不學無術,飲賭無度,為宗族親友所不齒。至三十歲時方有所收斂,便發奮從軍。此時,其叔父楊玄玻在蜀州(今四川崇慶)任司戶參軍,楊國忠常來往家中,經楊玄玫指教自四川從軍,並以屯優被授新都尉,遷任益川(今四川成都)長史。
唐天寶四年(公元745)楊玉環被玄宗冊封為貴妃,楊玄瑛被贈兵部尚書,楊氏一家"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楊國忠自然也沐恩及第,成為朝廷的顯貴。特別是唐天寶八年,玄宗召公卿百僚去視察左藏庫,喜國庫豐盈,貨幣山積,立即對當時任專判度支事(管理財政的官員)的楊國忠大加讚賞,賜金紫光祿大夫、兼權太府卿事,並將其名改為國忠。從此楊國忠身兼十五職,權傾朝野,出人禁中,日加親幸。
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奸相李林甫死,楊國忠代為右相,大權在握,公卿以下,頤指氣使,凡有才情聲名者,只要和自己有隙,便一概貶官到基層去。節度使安祿山對老謀深算的李林甫又恨又怕,行為還有所約束。到楊國忠任丞相時,安祿山則心中不服,言行舉止都帶有蔑視之意。楊國忠耿耿於懷,屢屢告玄宗說安祿山預謀造反,唐玄宗不信,楊國忠就說:"陛下試召之,彼必不來。"玄宗召之,安祿山聞命即至。
楊國忠失信於玄宗,心中不快,只盼安祿山早日起兵造反,以取得玄宗的信任。
安祿山恩寵特深,總握兵柄,楊國忠知其跋扈,總想剪除心腹之患。天寶十四年(公元755)為了逼迫安祿山反叛,楊國忠命京兆尹包圍了安祿山在長安的宅第,抓捕了安祿山家中的賓客,斬盡殺絕。安祿山知道後既懼又恨,於是在漢陽發兵十五萬,討伐楊國忠,長兵直人,勢如破竹,渡黃河,陷洛陽,朝廷命右金吾將軍高仙芝任兵馬副元帥,募兵十一萬,並使宦官邊令城監其軍,於河南陝州拒守。豈知令城與仙芝發生矛盾,誣高仙芝與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勾結謀反,玄宗大怒,斬了高仙芝與封常清,平叛軍隊只好退屯潼關。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燕。六月,玄宗又令鎮守潼關的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進兵奪取洛陽,哥舒翰以函關距京師三百里,利在守險,不宜出攻和軍隊未曾整編訓練停當為由,要求緩幾天再東進。楊國忠懷疑哥舒翰按兵不動是企圖算計自己,就在玄宗面前誣陷哥舒翰另有所圖,逗留養寇。玄宗便下命令要哥舒翰立即出發擒敵。由於準備不足,唐兵與安祿山的軍隊戰於靈寶,屢戰不勝,大敗逃回潼關。叛軍乘勝追擊,致潼關也陷落敵手。哥舒翰束手就擒,只好向安祿山投降。
潼關失守,唐玄宗驚恐不安,帶著文臣武將丟棄長安向西逃去,走至馬嵬坡(今陝西興平縣境),軍中上下怨聲載道,共同譴責亡國之禍皆由楊國忠一人承擔,異口同聲要求把楊國忠斬首間罪,並連累從妹楊玉環賜死,韓、虢國二夫人也被亂兵所殺。楊國忠專權誤國,死有餘辜,也給楊氏家族史上塗下了不光彩的一筆。
楊國忠有四個兒子,長子楊暄為太常卿兼戶部侍郎,二子。楊礎為鴻護卿。兩兄弟分別娶延和郡主及萬春公主,各立第於親仁里,窮奢極侈、同死於馬嵬軍中,三子楊曉走漢中郡,被漢中王所殺;第四子楊稀走陳倉,為追兵所殺。
楊國忠著有《破吐蕃獻俘表》一文,收集在《全唐文》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