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茶坪打黑獅

沙縣茶坪打黑獅

沙縣茶坪打黑獅,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民俗,三明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沙縣茶坪打黑獅流傳於沙縣南霞鄉茶坪、下洋一帶,是一種集舞蹈、武術、器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民俗活動。茶坪打獅表演以武術為主,文藝為輔,表演具有古樸、幽默、活潑、驚險、喜慶的特點,是南霞鄉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藝術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從而形成地方特色分明的民俗活動。

2015年7月23日,“打獅”入選三明市沙縣第三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8年7月, 沙縣茶坪打黑獅入選三明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縣茶坪打黑獅
  • 批准時間:2018年7月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沙縣
  • 保護單位:沙縣南霞順源林業專業合作社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隊伍組成,表演形式,主要道具,服裝武器,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相傳古時沙縣當地猛獸出沒,經常襲擊山民,毀壞農作物,村民們奮起組織打獅幫,用盡十八般武器終於打死了“獅王”,並在山頂上建了廟宇,從洞天岩請來仙奶神佛,鎮壓獅妖,村里才得以安寧,自此,“打獅王”就演變成一項風俗流傳至今。
打獅拳法在村中得以祖輩相傳,也源於清末民初,南霞一帶土匪出沒,山村安寧陷入危機。為防土匪洗劫,村民們以組建打獅隊伍作掩護,學習武術套路以求自保,這也是打獅風俗能夠流傳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

民俗內容

隊伍組成

茶坪“打獅”表演一般由9人組成:7人扮演勇士,其中1人空手,其餘6人分別手持木棍、苗刀、勾菱槍、雙刀、鐵尺、鐵耙;2人扮演獅頭和獅尾。9人不是定製,勇士的人數可根據實際情況酌定,但不管如何配備,一定要有個持鐵耙為武器的勇士。扮演獅子比較辛苦,一般有2個替補。

表演形式

表演時,勇士身著節日盛裝,腰間扎著紅綢布,肩上扛著各種武器道具,個個威風凜凜。嗩吶、鑼鼓一響,開始“打獅”,一頭野獅王沖了出來,時而往左、時而向右撲向人群,第一個出場的勇士赤手空拳與野獅王展開一場殊死搏鬥,但失敗了。第二個勇士手拿木棒出場,也失敗了。緊接著第三、第四、第五個勇士輪番上陣,也以失敗告終,還是不能把野獅王征服。最後一個勇士手拿鐵耙上場,與野獅王鬥智鬥勇,幾個回合下來,就把野獅王打得滿地打滾,趴在地上不動了。鐵耙本是農具,將鐵耙設計為征服野獅王的撒手鐧,應該是村民重視農耕、以農為本的意識的體現。
表演過程中,獅子時而左跳右閃,迴避兵器攻擊;時而騰空而起勇猛撲向人群,騰、翻、剪、撲、踢、撕、咬,動作多變,武士們則奮力拚殺,刀光劍影,場面驚心動魄,蔚為壯觀。打獅隊員個個都有些武術功底,打出的套路源於南少林五行拳中的虎拳,這種拳法講究三進三退,陰陽結合,借力打力,是一套防身的好拳法。
表演時,由於獅頭扮演者雙眼看不到對方,“打獅”已經演變為程式化的表演,需要通過口令和相對固定的動作來完成。勇士喊一聲“嗨”,暗示要避開,俗稱“開天門”,這時獅子就往前撲;勇士喊一聲“嗬”,暗示對方要進攻了,這時獅子就要做出避讓的動作,左右避讓則稱為“開大小門”。整個表演過程需要雙方密切配合,一步走錯,就會亂了陣腳,影響全局。

主要道具

“打獅”使用的主要道具是獅子。獅頭即紅色獅狀儺面,是用竹子編織成的,直徑約六七十厘米,再糊上紙,最後繪上各種色彩,獅身獅尾由黃色麻布製成。茶坪村的獅子道具是紅色儺面。據傳,青色儺面獅子屬於打鬥型儺面,主要是發生械鬥時所用。紅色獅子儺面則為遊藝型,只在節日慶典時使用。這種古老神秘的儺面舞,是古代先民為了達到驅惡除疫、祈求平安的目的而舉行的巫術表演,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一種民間遊藝活動。

服裝武器

打獅表演隊員一律著窄袖武士服,腰束絲帶,腳扎綁腿,由兩人套上獅衣,扮作獅子,按照一定的套路舞動獅子。其他人扮成武士,手持刀、槍、棍、劍、戟、藤牌等武器,跟隨伴奏音樂,以武術套路變換隊形圍打獅子。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沙縣茶坪打黑獅在20世紀60年代後被視為“迷信活動”而遭到禁止,於20世紀90年代恢復,但已經造成練武人才的斷層。
保護措施
沙縣茶坪打黑獅項目保護單位為:沙縣南霞順源林業專業合作社。

社會影響

主要表演
2014年2月14日,沙縣首屆民間民俗藝術展演在沙縣體育公園廣場舉行。8個鄉鎮800多名演員分別展演了肩膀戲、游魚、打獅等在內的7組民間民俗藝術。
榮譽表彰
2017年,在沙縣第二屆民間民俗展演暨農村文藝匯演中,南霞鄉《茶坪打獅》獲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