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生風毛菊
- 學名:Saussurea arenaria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族:菜薊族 Cynareae
- 亞族:飛廉亞族 Carduinae
- 屬:風毛菊屬 Saussurea
- 亞屬:風毛菊亞屬 Subgen. Saussurea
- 組:羽裂組 Sect. Cyathidium
- 種:沙生風毛菊
- 分布區域:中國甘肅、青海、西藏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7厘米。根狀莖有分枝,頸部被棕色纖維狀撕裂的葉柄殘跡。莖極短,密被白色絨毛,或無莖。葉蓮座狀,長圓形或披針形,超出頭狀花序,長4-11厘米,寬1.2-3.5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漸狹成1.5-4厘米的葉柄,邊緣全緣或微波狀或尖鋸齒,上面綠色,被蛛絲狀毛及稠密腺點,下面灰白色,密被白色絨毛。頭狀花序單生於蓮座狀葉叢中。
總苞寬鐘狀或寬卵形,直徑2-3厘米;總苞片5層,外層卵狀披針形,長1.6厘米,寬4毫米,頂端漸尖,外面被稀疏的白色絨毛及腺點,中層長橢圓形,長1.6厘米,寬2毫米,上部紫色且被微毛,下部幾無毛,內層線形,長2厘米,寬1毫米,外面被稀疏絨毛及腺點,頂端紫色。小花紫紅色,長9毫米,細管部長6毫米,檐部長3毫米。瘦果圓柱狀,長3毫米,無毛。冠毛污白色,2層,外層短,糙毛狀,長1毫米,內層長,羽毛狀,長1.3厘米。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坡、山頂及草甸或沙地、乾河床,海拔2800-4000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於甘肅(夏河、拉卜楞)、青海(湟源)、西藏(左貢)等地。
主要價值
【藥 名】:沙生風毛菊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沙生風毛菊的葉。
【功 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 治】:用於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瘡瘍癰腫、食物中毒等症。用治內熱亢盛以致吐血、咳血、衄血、以及外傷各種出血等症。
【性味歸經】:苦,寒。入心、脾、胃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10克。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甘肅南部、青海、西藏左貢。
【拉丁名】:Saussnrea arenaria Maxim
【考 證】:始載於《甘肅中草藥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