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鄉(雲南省雙江縣沙河鄉)

沙河鄉(雲南省雙江縣沙河鄉)

沙河鄉地處雙江自治縣縣城西南部,東與勐勐鎮相鄰,南與滄源縣團結鄉隔江相望,西與耿馬縣四排山鄉、芒洪鄉毗鄰,北與勐庫鎮接壤,南北最長29.5公里,東西最寬18.4公里,214國道橫穿鄉境43公里,交通便利,具得天獨厚的自然區位優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沙河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臨滄市雙江自治縣
  • 面積:413.99平方千米 
  • 人口:27026人(2017年) 
地理環境,經濟概況,社會事業,特色產業,基礎設施,

地理環境

全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邦木後山2753米,最低海拔小黑江河谷900米,相對高差1853米,立體氣候明顯,全年平均氣溫19.50C,年平均降雨量1010.9毫米,年無霜期352天,年日照時數2223.3小時,形成了壩區炎熱,半山區溫和,高山寒冷的立體氣候。全鄉國土面積413.99平方千米,轄11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委會,88個自然村,124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7026人(2017年);鄉域內居住著拉、佤、布、傣等14種少數民族,是典型的山壩結合型少數民族聚居的農業鄉。鄉黨委下設52個黨支部,其中機關支部4個,農村支部48個,有71個黨小組955名黨員,其中農民黨員839名。
雙江縣沙河鄉

經濟概況

全鄉經濟以農業為主,壩區適宜發展水稻、甘蔗、畜牧、膏桐、冬季農業等產業,山區適宜發展玉米、茶葉、竹子、核桃、畜牧、林紙林化等產業。2011年全鄉糧食總產達11548噸,人均口糧413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184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248元,全鄉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全鄉11個村建立了村級醫療衛生室,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7.7%,建立村級文化室6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以內。全鄉幹部職工73名,鄉域內設有初級中學1所,有教職工66人,在校學生1167人;國小校點13所(12所完小),有教職工203人,在校生2183人(少數民族生1131人),幼兒222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進展,全鄉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沙河鄉認真貫徹落實縣委、政府招商引資政策,把招商引資作為振興全鄉經濟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積極轉變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強化服務,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建立和完善項目儲備,利用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推進各項產業發展。
沙河鄉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資源條件,緊緊圍繞蔗糖、茶葉、松脂、烤菸、紙竹等優勢資源開發,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實現招商引資與工業化、農業產業化相結合,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相結合,建立招商引資激勵機制,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招商引資新格局。

社會事業

沙河鄉有鄉文化站1個,已有村級文化活動場所20個共1559平方米,業餘文藝團隊16個,培訓基層民族文藝骨幹220餘名,基本上在全鄉形成場所、陣地相對固定、規模可觀的基層文化網路。 鄉域內居著以拉、佤、布、傣 、漢等為主的14種世居民族,其中紅山小寨雄渾的佤族歌舞,東等獨特的佤族雞樅陀螺,邦協原始的布朗族祭祀活動及長街宴,匯聚了沙河獨特的人文景觀和純樸的民族風情。
2006年底,全鄉有中心國小1所,國小校點42所(完小13所),在校生2451人;初級中學1所,在校生1103人;共有中、國小教職工253人,其中國小教職工194人,中學教職工59人。2006年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04%,鞏固率98.67%,畢業率達98.66%。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鞏固和提升。 按照“公平、公正、競爭、擇優”原則圓滿完成中、國小254名教職工參加競聘上崗,其中參加國小競聘194人,中學競聘60人,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最佳化,全鄉教育工作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兩基”成果不斷鞏固,“普實”工作順利通過評估驗收。全鄉各中國小校嚴格按上級檔案要求,全面落實“一費制”收費、“兩免一補”和“三免費”政策,教育收費行為走向規範化,農村貧困家庭入學負擔逐步減輕。
醫療機構19個,其中鄉級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18 個;衛生技術人員51人,衛生院醫務人員34人,病床50張,2007年全鄉參合人數21629人(包括低保605人,五保118人,殘疾人119人),參合戶數5648戶,參合率達83.99%。鄉、村衛生所的建立,為沙河民眾提供了小病在村衛生所,大病進鄉衛生院的方便、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畫生育指導“六位一體”的衛生服務體系。

特色產業

按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廣大幹部民眾,緊緊圍繞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這個重點,結合縣委、政府建設“三條經濟帶”和“一體兩翼”產業發展目標,進一步深化鄉情認識、理清發展思路、最佳化產業結構,按照“黨建有亮點,經濟有發展,農民有增收”的總體要求,積極探索“一體兩會”聯動運行機制,進一步提升四大支柱(蔗、茶、林、畜)產業,努力實現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雙贏”,為2020年人均收入達1萬元努力。
進一步最佳化產業結構讓農民得實惠,在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圍繞龍頭企業做基地,圍繞市場抓產業的總體思路,對“蔗、茶、林、畜”四大支柱產業進行合理的布局和最佳化。
甘蔗產業上,沙河鄉是農業大鄉,甘蔗是沙河鄉種植的主要經濟作物,占全縣甘蔗產量的38%,產值是1743萬元,占全鄉總收入的31%,全鄉12個村委會(社區)有2個村委會是甘蔗專業村。甘蔗收入是農民所得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為鄉內經濟支柱產業。2006年鄉黨委政府推廣良種良法,提高單產,提高含糖量,建成甘蔗基地4.3萬畝(其中甘蔗水澆地 1.9萬畝),產量13.55萬噸,產值達 2600萬元,比02年增1046萬元增長150%。
茶葉產業上,實施無公害高優生態茶園建設,提高品質,注重品牌效應,建成茶園1.9萬畝(其中高優生態茶園8836.3畝),2007年上半年採摘茶葉(鮮葉)1045噸,產值2640萬元,比02年增1500萬元增長114%。
林業產業上,山區重點發展竹子、泡核桃、生物藥材、草果等經濟林木,低海拔沿國道、沿小黑江一線,重點發展紫膠、膏桐等經濟作物。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發展紫膠基地9000多畝,竹材基地2.8萬畝,泡核桃1.49萬畝,草果1000畝,神衰果1100畝,膏桐5730畝,白花木瓜900畝,烤菸示範種植54畝。完成退耕還林 2.09萬畝,完成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全鄉區域化特色產業經濟逐步形成,農民從中得到更多實惠。
沙河鄉 高山雲霧茶芽沙河鄉 高山雲霧茶芽
畜牧產業上,著力依靠科技加大品種改良力度和抓好疫病防治,建立健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機制。先建成11個凍精供應點,完成大牲畜品種改良408胎,發展養殖大戶150 戶。06年大牲畜存欄 6743頭,生豬存欄 20412頭,家禽存欄 88765 只,畜牧業總產值達1306萬元比02年增946萬元,增長262%,畜牧業總產值占全鄉經濟總收入的30%以上。2006年末全鄉經濟總收入達5574萬元,比02年增1788萬元,增長47%;農民人均純收入1296元,比02年增374元,增長40%。

基礎設施

沙河鄉黨委、政府按照“統籌兼顧、合理布局、突出重點,提質增效、量力而行”的原則,積極爭取上級的項目支持,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切實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增強全鄉經濟社會的發展後勁。全鄉通水、通電、通路(1997年已完成全鄉村組通公路)、通有線電視、通電話(含手機)的村民小組124個,達100%。已建成水泥硬板路40餘條,彈石路5條,各類道路100餘條,全鄉通車裡程達750公里。2006年完成去冬今春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332件,完成計畫的100.3%,累計完成投入勞動積累工30餘萬個,勞均26.3個,改善灌溉面積1.8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37萬畝。累計維修各種道路700多公里,其中:新挖蔗區路24條32公里、新建公路橋2座、涵洞1道。農村電網改造方面,投資670餘萬元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工作,改造高低壓線路139千米,更換變壓器72台,安裝一戶一表4354戶。
沙河鄉黨委、政府自參加市、縣“數字鄉村”工程建設暨培訓會議以來,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採取有力措施,成立工作機構,抽調工作人員,有序組織開展全鄉“數字鄉村”工程建設工作,確保工作良好運行。
一、基本情況
沙河鄉是典型的山壩結合型農業鄉,國土面積413.99平方千米。全鄉轄11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委會,81個自然村,124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7026人(2017年)。2006年末,糧食總產量11072噸,農民人均口糧401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55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96元;財政收入97.03萬元;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4564萬元。
二、“數字鄉村”工程工作開展情況
(一)設備、資金配置情況。縣配置計算機3台、數位相機4台、印表機1台;鄉自行調劑數位相機6台;縣級配套工作經費0.5萬元。
(二)網頁設定情況。全鄉需設定網頁94個,其中:全鄉網頁1個;行政村(社區)網頁12個;自然村網頁81個。
(三)宣傳培訓及工作機構設定情況。召開以鄉四班子領導、站所負責人、村文書和鄉抽調業務人員參加的宣傳培訓會議3次,參訓73人次。成立了以鄉黨委書記、鄉長為組長的“數字鄉村”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抽調29名工作人員,組成數據採集、照片拍攝、數據錄入三個工作小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