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橋鎮

沙橋鎮

沙橋鎮距縣城19公里,是南華縣重要的中心城鎮,也是楚雄州的西大門。沙橋鎮位於南華縣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1°03′-101°21′,北緯25°02′-25°22′。東連南華龍川鎮,南靠龍川鎮五街鎮,西鄰大理祥雲縣(普棚),北接姚安縣彌興、太平鎮。廣大鐵路、楚大高速公路,滇緬320國道穿境而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沙橋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
  • 電話區號:0878
  • 郵政區碼:675201
  • 地理位置:南華縣北部
  • 面積:351.4平方公里
  • 人口:34000多人
  • 火車站:南華站
  • 車牌代碼:雲E
基本概況,土壤氣候,人口狀況,經濟概貌,水利,畜牧業,基礎設施,教育情況,特色產業,民族風情,節日,習俗,醫療概況,資源條件,鄉鎮企業,文化教育,社會保障,

基本概況

沙橋鎮位於楚雄州西部,龍川江上游,南華縣城西北19公里,東距省城昆明200公里,西離大理140公里,是通往滇西和東南亞地區的咽喉要衝,史稱“鳳山鎮”,有“八郡通衢”之稱,楚大高速公路、320國道、南景公路和廣大鐵路穿境而過。國土面積351.4平方公里,轄19個村民委員會,21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4000多人,其中少數民族占43.2%。沙橋氣候宜人,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沙橋的粉蒸肉、千張肉等菜餚讓人回味無窮;豆腐、油乳腐、豆豉等豆製品香飄四溢;早洋芋、蘿蔔受外商的歡迎; “彝康”火腿名揚州內外。境內林下資源豐富,主產松茸、牛肝菌、乾巴菌、雞樅等多種野生食用菌,是南華縣松茸主產區之一。近年來,沙橋鎮黨委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的要求,努力推進黨的建設、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
沙橋鎮國土面積363.2平方公里,轄19個村委會、219個村民小組。境內有中型水庫2座,蓄水量3213萬立方米,年平均氣溫14.8℃,年降雨量740㎜,適宜種植烤菸、水稻等作物。
郵政編碼:675201

土壤氣候

(一)土壤。沙橋鎮的成土母質以營養豐富的紫色砂頁岩為主,間有部分泥質砂岩,雜色頁岩。土壤分布有紫色土、黃棕壤、水稻土、棕壤、紅壤等五類土壤。土壤分布規律為:山坡腳和平壩地區的農田土壤以水稻土為主;坡面的林地、荒山荒坡、梯地及坡耕地以酸性紫色土為主,其間分布著部分紅壤、白沙壤、末香土;高海拔地區分布著部分黃棕壤信棕壤。耕地上種有水稻玉米、麥類、蠶豆油菜馬鈴薯蘿蔔白芸豆蕎子等作物。林地上種植有自然植被(雲南松華山松落葉喬木灌木林)和人工林植被(蘭桉、黑荊、果木)等。
沙橋鎮通訊設施沙橋鎮通訊設施
(二)氣候。沙橋鎮地處低緯度高海拔地區,終年太陽高度角變化小,地面獲得太陽輻射能量多,因此形成了“季節溫差不大,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冬少雪,春多風,夏秋間多雨,雨熱同季,四季如春”的氣候特點。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聚居在高海拔(2000米以上)的村組,氣候較寒。鎮內西境多山,氣候較寒,小氣候特點較突出,偶遇陰雨綿連,即便成“冬”的感覺。鎮內因海拔高差懸殊,天氣變化受地形地勢影響,形成了明顯的立體氣候。

人口狀況

沙橋鎮總戶數8436戶,總人口34386人,其中:男性17386人,占總人口的51%,女性17000人,占總人口的49%,非農業人口1610人,占總人口的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5‰。鎮內居住著漢族、彝族、回族、白族等7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4864人,占總人口的43.2%。

經濟概貌

沙橋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9930萬元,比上年增長42%;財政自收收入468萬元,比上年增長21%;農民人均純收入3054元,比上年增長30%,全鎮固定資產投資達2809多萬元,比上年增長23%,

水利

全鎮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30萬元,投工1530萬個,興修各類水利工程21件,其中,新建小水池10個,改善灌溉面積250畝。解決了957人、193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

畜牧業

實現畜牧業總產值2130萬元。大牲畜存欄7461頭,其中,牛存欄7006頭,出欄2433頭;豬存欄21212頭,出欄23165頭,商市收售15665頭,自食7500頭。山綿羊存欄6713隻,出欄4146隻,出售3950隻。各種家禽存欄120170隻,出欄137695隻。

基礎設施

沙橋鎮多方籌集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夯實發展基礎 。
1、農業水利設施進一步加強。投入資金327.5萬元,完成了田心村委會以工代賑工程;米埡井村委會、鳳羽村村民小組基本煙田建設工程;和尚村村民小組、玉碗水村民小組安全飲水工程;火把梨樹村民小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工程。
沙橋鎮優質大白豆種植沙橋鎮優質大白豆種植
2、整村推進工程圓滿完成。在上級補助315萬元的基礎上,積極組織、發動民眾投勞投資,實施好21個村民小組的整村推進工程,21個項目已圓滿完工,順利通過了縣級的驗收。
3、加大農村能源建設和生態保護力度。建設沼氣池68口。四旁植樹20萬多株,義務植樹10.35萬株,繼續實施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工程,加強護林防火和森林資源的管護工作,加大對林業違法行為的查處,加強了農村能源建設,保護了生態環境。

教育情況

沙橋鎮全鎮有中學2所,教師75人,學生1275人;村級完小10所,教師158人,學生3263人,國小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100%,中學入學率達99.8%,鞏固率達99.8%。鎮黨校全年舉辦各類培訓班19期,參培人數達1572人。

特色產業

2008年沙橋鎮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重點發展菸草、畜牧、野生菌、核桃等農業特色產業。在嚴格堅持“雙控”政策不動搖的同時,以提質增效為目標,切實抓好7160畝烤菸指導性種植面積的落實,舉辦500畝以上連片的省、州優質煙中心示範樣板3片,收購菸葉124萬公斤,產值1817萬元。依據各村的區位、自然和資源條件,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確定主導產業,實行重點開發,在資源優勢中培育出地方特色,在傳統產品中篩選優勢名牌,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之路。積極申報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擴大油菜、蔬菜、洋芋、蘿蔔、蠶桑等傳統作物的種植規模,促進特色農業區域化發展。加強對松茸等野生菌的保護力度,完善保護和採摘措施,努力提高野生菌產值。要以科技提升糧、煙、畜的效益,積極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促進三大傳統產業提質增效,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益,達到財政增長和農民增收“兩大目標”。
沙橋鎮政務中心沙橋鎮政務中心

民族風情

沙橋鎮各族人民在歷史文化長河中,創造了源遠流長、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穿越千年歷史風雲的農耕文化、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在這裡交融升華,釀造了今天沙橋獨具魅力的風土人情和豐厚燦爛的文化遺產。

節日

1、松花會:農曆正月初九,沙橋人民利用春閒,全家出門到南泉寺踏青野炊,融大自然於一體,是鄉鄰街坊聯絡感情之盛會。2、火教會:農曆二月十二,又稱“朝鳳會”,是沙橋人民最隆重的盛會,那天四方八鄰的人們都盡聚沙橋,到南泉寺燒香、拜佛,以祈求新的一年眾神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沙橋鎮衛生院沙橋鎮衛生院
3、觀音會:農曆二月十九,是沙橋鎮天申堂人民最盛大的傳統廟會。那天,遠鄉近鄰的朋友,盡聚寺前,踏歌起舞,共慶觀音老母生日,祈求觀音老母保佑他們全家清吉平安。
4、火把節:農曆六月二十四,又叫彝族年,這天彝族同胞殺牛、殺羊,祭獻祖先,有的地區也祭土主,他們相互宴請,吃坨坨肉,共祝五穀豐登、太平盛世。

習俗

沙橋鎮的彝族特別重酒、尚酒。酒是沙橋彝人迎賓待客、逢年過節、婚喪嫁娶、探親訪友、畢摩祭祀等活動的必備之物。沙橋的歌舞集歌、舞、樂三位為一體。沙橋的歌舞主要有三種風格:一種為天申堂一帶彝族的慢歌,悠揚舒緩;另一種為石星一帶彝族的快歌,熱情奔放;同時還有流行於壩區,盛唱於“薅秧”時田間壟陌以男女對唱為主的“田歌”,其中以“沙街調”最負勝名,並被訂為省級民間傳承保護項目。臨近村寨,時常能聽到風味濃厚、節奏鮮明、寓意深長的各種調子。

醫療概況

沙橋鎮有2所鎮級衛生院,19所村級衛生室,基礎免疫接種率達100%,強化免疫接種率達100%,動員廣大人民民眾積極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共有7491戶29564人參加了新型合作醫療,累計集資591280元,第二輪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0.2%。堅持合作互補、互助共濟的方針,全年共減免民眾看病醫療費240多萬元。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農民因病造成的經濟負擔,緩解了農民“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 全鎮採取各種避孕人數4910人,其中,男性絕育0人,女性絕育132人,放環277人,三術率達92%,節育率達91%;全年出生人口285人,出生率達1.8‰,死亡140人,死亡率達5.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

資源條件

沙橋鎮現有耕地總面積30069畝,其中:水田14971畝,旱地15098畝,人均耕地面積0.9畝;林地面積34萬畝,其中經濟林地11533畝。

鄉鎮企業

全鎮有鄉鎮企業926個,從業人員2869人,營業總收入30600萬元,比上年增4183萬元,增長15.8%;現價總產值18781萬元,比上年增1763萬元,增長10.4%;上繳稅金330萬元,利稅總額2346萬元。
個私經濟 2003年,全鎮有個體企業926個,從業人員2869人,營業收入30640萬元,現價總產值18905萬元,實現利稅總額2170萬元,固定資產原值6431萬元,實交稅金330萬元;有私營企業7個,從業人員290人,營業收入1742萬元,現價總產值15741520萬元,實現利稅總額176萬元,固定資產原值1076萬元,實交稅金70萬元。

文化教育

全鎮有文化站1個,圖書室3個;有中學1所,有教學班18個,在校學生1166人,招生407人,畢業342人,有教職工53人;有國小22所,在校學生2224人,教職工125人;鎮黨校全年舉辦各類培訓班7期,參培人數達2260人。

社會保障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工作。一是做好敬老院工作,降低入院標準,關愛好孤寡老人。二是積極探索和推進農村新型養老保險及離退休人員的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擴大農村低保覆蓋面。三是加大對受災戶、殘疾人等困難民眾的扶持力度,及時解決困難民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共發放救災資金6.1萬元、救災大米30噸,累計救濟困難民眾606戶,1843人;爭取寒衣210套、寒被140床;上報農村特困戶醫療救助52戶,52人,解決農村特困戶醫藥費5.86萬元;發放定期補助金17.8萬元;救助民政優撫對象282人,補助資金49.77萬元;發放城市低保金5951戶,7247人(次),102.71萬元;發放農村低保金651戶,1690人,其中:發放大米104.6噸,低保金47萬元;發放義務兵家屬優待金35戶6.38萬元。四是做好財政貼息小額信貸資金管理工作,共發放小額信貸資金250萬元。
合作醫療證合作醫療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