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廠彝族鄉位於百里杜鵑北部,東抵金沙,南臨黔西,北靠大方,與普底鄉、大水鄉、百納鄉、黃泥鄉和大方縣雨沖鄉接壤,海拔在1450到1750米之間,鄉政府所在地距花海文化城30公里,718縣道(原326國道)橫貫全鄉,杭瑞高速穿境而過(匝道口距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區位條件優越,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重要商貿集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沙廠彝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電話區號:0857
- 地理位置:貴州省百里杜鵑北部
- 面積:100.34平方公里
- 人口:13200餘人
地理氣候,發展概況,經濟發展,地圖信息,
地理氣候
該鄉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總的氣候特點是:冬長夏短,春秋相近,年平均氣溫在10—20攝氏度之間,年日照時數1150小時,雨量充沛,年降雨量達1080毫米,無霜期255天,相對溫度為75—80%,海拔在1450到1750米之間。該鄉是典型的旱農業區,糧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洋芋;經濟作物是烤菸、油菜,畜牧業是第二經濟支柱,宜牧面積寬廣,有利於畜牧業的發展。林地面積大,屬百里杜鵑林帶,現有林地面積達81968.6畝。
發展概況
基礎設施落後是歷年來制約該鄉經濟發展瓶頸,為此,鄉黨委政府非常重視自身在發展上的不足,搶抓西部開發的歷史機遇,走上去、走出去跑項目,爭取資金髮展自己,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年來共投資400多萬元(含扶貧資金),完成了以下工程:水利工程上,管引改造5000餘米,修建小水窖330個,至此,全鄉總投資22.5萬元“三小工程”全面結束(2003年8月22日驗收合格),共解決了2450戶,8個村,52個村民組的人畜飲水,在建中的“渴望工程覆蓋全鄉。
在電力設施上,由於得到上級部門和各單位的大力支持,全鄉在原有基礎上多爭取資金近130萬元進行農網改造,基本上解決全村組用電問題。在公路建設上,年內修建了三條村級公路,長達16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基本目標。
經濟發展
沙廠鄉是古驛道上商貿重鎮,因清代開廠冶煉硃砂得名,1932年置硃砂鎮,後簡化為沙廠。沙廠鄉是1952年設定,1958年撤鄉建沙廠公社,1984年改置沙廠鎮,1991年改置為沙廠彝族鄉。鄉政府駐地距花海文化城30公里,326國道橫貫其中,全鄉轄8村1居委會,地域面積97.17平方公里,人口1.48萬。漢、彝、苗、仡佬等多民族雜居,其中彝、苗等民族占25.8%,各民族相互通親,和睦相處。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結合自身優勢,圍繞“富民興沙”目標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先鋒模範作用,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發展鄉域經濟,以特色經濟烤菸種植和草地生態畜牧業為主,千方百計拓展民眾收入渠道,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實現全鄉經濟社會跨越發展而不懈努力。
地圖信息
地址:畢節市大方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