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口社區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沙子口社區居委會 沙子口村西南連姜哥莊,北接段家埠,東牽登瀛盆地,是沙子口街道辦事處所在地。該村不僅是沙子口街道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游嶗山南線的必經之地。

該村原有耕地120餘畝,因開發建設徵用現剩35畝,山巒100餘畝。現有村民608戶,1550人,有董、王、段、曲、李、袁、紀、丁等姓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沙子口社區
  • 地理位置: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沙子口社區
  • 人口:1550人
  • 耕地:120餘畝
歷史傳說,新時期的社區,

歷史傳說

據說清朝同治年間,董家埠的董德信和張村的王吉同看好了這塊風水寶地,於是在此開設商行並搬來家眷定居,後又有段、曲、李等姓氏搬來,逐漸形成村落。
沙子口漁港碼頭位於沙子口村東杏樹灣,1976年1月闢建,投資375萬餘元,1982年4月竣工,占地57畝,引堤長150米,防波堤兼碼頭長130米,順岸碼頭長110米,全港設9個泊位,有貨場5000平方米,有船隻供油、水配套設備,可泊大型漁船,江蘇、遼寧等省漁船也在此卸港,港區設海產品供銷組、漁港管理所。
董家灣口天然漁港位於沙子口村東,河溝式,明、清以來有船隻來往,民國初年設海關分卡,築堤長約80米,解放後置海產品收購站。清朝光緒年間,商家在沙子口村後集資興建了一座天后宮。宮有三個大殿組成,正殿供天后娘娘,西殿供財神,東殿供龍王。天后宮門檻有石鼓一對,大門外東西各有一支旗桿,旗桿高約30米,門前有甬道,道邊栽側柏。廟院有兩廂,甬道相通,東廂會客,西廂居住。大廟外西側建一戲台,大廟落成時在戲台唱戲三天。通常每月初一、十五開廟,晨鐘暮鼓、青煙繚繞,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每年正月初十廟會,拜廟人更是不計其數,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踩高蹺、舞獅者甚多,熱鬧非凡。沙子口集為方圓百里內僅次於李村的第二大集。

新時期的社區

1978年改革開放後,沙子口人解放思想、各顯神通,利用該村地位優勢,發揚經濟活躍的傳統,用好用活各項政策,使經濟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經過奮發努力,他們擁有20馬力的小船40餘條,240~300馬力的收購船80餘條,工業企業15家,過去的醃魚池被5座大冷庫代替,全村有固定資產5000餘萬元。2004年該村經濟總收入1.89億元,人均收入6427元。
近幾年村里為老年人每人補貼5000元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每人每月都能領到750~850元的養老金;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衣食無憂的人們盡情享受美好生活。民眾性的健身運動蓬勃開展,人們清晨到海邊散步,傍晚在村里放音樂,跳健身舞,真是其樂融融。根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2004年12月份檔案,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