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場壩村

沙場壩村

沙場壩村隸屬於龍江鄉硝塘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硝塘村南邊,距離村委會4公里,距離鄉政府12公里。國土面積有3395畝,海拔1830米,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19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麥子等農作物。有耕地231畝,其中人均耕地0.95畝;有林地604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7戶,有鄉村人口249人,其中農業人口248人,勞動力10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6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58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林業、養殖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沙場壩村
  • 行政區類別:市轄縣級
  • 所屬地區:西南地區
  • 政府駐地:政通路與青峰路交匯處
  • 電話區號:0858
  • 郵政區碼:553000
  • 面積:3395畝
  • 人口:249人
  • 方言盤縣話、西南官話貴州話
  • 氣候條件:年降水量1900毫米
  • 著名景點:韭菜坪、水城溶盆峰林區、老鷹山岩溶洞穴地貌、月照三岔河峽谷
  • 車牌代碼:貴B
  • 海拔:1830米
  • 年平均氣溫:14℃
發展重點,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自然資源,人口民族,政治體制,歷史文化,一、東嶽殿:,二、文昌閣:,三、老城楊氏居宅:,四、羅氏居宅:,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該村自然村,由於海拔高、氣溫低、人口素質差,產業難於發展,經濟發展緩慢;2、由於該村離村完小較遠,一至三年級上學到分小,教學質量低,致使人口素質偏低;3、人畜飲水困難。4、由於村離衛生院較遠,生病就醫困難。5、民房老化。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搞好產業結構調整。加大茶葉新植力度,爭取茶葉產業有新突破;通過林權制度改革,提高林業管護意識,更新改造好低產林地;加大草果、核桃種植與管理,充分利用好山區優勢,做到因地制宜。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1958增加到2100元。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1畝(其中:田116畝,地115畝),人均耕地0.9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麥子、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60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2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91畝,主要種植茶葉;荒山荒地面積160畝;其他面積2400畝。有耕地、林地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基本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57戶通自來水,57戶均還存在飲水困難;有5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100%和6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分別占總數的48%和70%)。
該村到村委會道路為水泥;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機車7輛。
全村建有無沼氣池農戶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6畝,有效灌溉率為83%。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其它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1.09萬元,占總收入的37%;畜牧業收入28.7萬元,占總收入的3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6頭,牛出欄1頭);漁業收入0.75萬元,占總收入的0.9%;林業收入5.04萬元,占總收入的6%;第二、三產業收入9.8萬元,占總收入的9%;工資性收入2.2萬元,占總收入的2%。農民人均純收入195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2萬元,常年外出務工2人,其中在省內務工2人。

自然資源

1、生態植被:由於多種原因,境內原生植被尚存很少,現狀植被均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喬木主要有松、杉、青岡、包石櫟、猴樟等,灌木有石楠、冬青、烏飯、南燭、旱冬瓜(化槁)等。原生植被破壞後,次生植被演替為以火棘、懸鉤子、毛葉薔薇、馬桑、野花椒等為主的藤刺灌木。灌木林多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脊和孤峰上;由於氣溫低、風大、土層淺薄、水肥條件差等原因,即是喬木樹種,也只能長成灌木。在規劃開發的旅遊區內,生態環境保存較好,植物生長茂密,並有規模不等的天然草坪。
2、野生常見植物:野生山菜植物:茨菰花椒蕨苔竹筍萱花(萱草)、藤藤菜、木姜子、野蕎菜香椿刺老包木耳菌類竹蓀及其它野生菜等。
3、野生果品植物:短楊梅、五味子、八月瓜、藤瓜、毛葉薔薇、刺梨、獼猴桃、山楂、草莓、野葡萄、茅草、榛子、枸杞、毛楊梅等;野生纖維植物:構樹、蕁麻、野桐(九層皮)等;
4、野生澱粉植物:蕨根、春岡子、火棘(救軍糧)、廣魔芋等;
5、野生硬木植物:野胡桃、高山櫟、黃連木、清香木、刺葉冬青等;
6、野生園林花卉植物:木蓮、重瓣棣棠花、細圓齒火棘、小果薔薇、西南山茶、秀雅杜鵑、馬櫻杜鵑、皺皮杜鵑、岩生杜鵑、雲南杜鵑、南天竹、山梅花、刺葉冬青、野扇花、女貞、野八角、爬山虎、金銀花、華鉤藤、棕桐、麥冬、蘭花、龍膽草等;
7、野生藥用植物:野生藥用植物有300多種。但名貴藥用植物只有:天麻、黃連、杜仲、石斛、菌靈芝等。
8、珍稀植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拱桐、傘木、杜仲;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有黃連、天麻、扇蕨、清香木。
野生動物
常見的野生動物有蛙、蛇、鷹、野兔、鷂、燕、麻雀、烏鴉、喜鵲、畫眉、杜鵑(布穀)、八哥、黃鸝、竹雞、秧雞、鷓鴣、雉雞(野雞)、白腹錦雞、斑鳩、啄木鳥、小雲雀、山雀等;尚有穿山甲、松鼠、野豬、黃鼬(黃鼠狼)、刺豬等種類。
野生珍稀動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穿山甲、水獺、靈貓、白腹錦雞、小鯢(娃娃魚)、角蛙等

人口民族

鐘山區是1988年建立的市轄縣級行政區,是“中國涼都·六盤水”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和金融中心,轄4鎮1鄉4個街道,面積478平方公里,人口45萬,居住著漢、彝、苗等31個民族。

政治體制

人民代表大會制

歷史文化

一、東嶽殿:


位於老城東之城隍廟內,坐東北向西南。始建年代待考。從現存梁架結構看,未發現拆換情況,可見建後未作過大改修。城隍廟為水城較早寺廟之一,現已部分拆毀。東嶽殿系廟內保存較完整之古建築。為磚木結構,主要構架全以優質絲梨木做成。九架檀,通面闊三間13.83米,進深7.86米,座落在2.8米高月台上,兩層單檐懸山頂;屋面蓋小青瓦,底層和二樓之明間均為一進,次間均為二進;明間為抬梁式,兩山為穿斗式。占地面積為108平方米,經多年風雨不毀。
門前踏垛為19級,無垂帶,縱6米,橫4米。月台正面兩側砌有青石月宮門,高2.8米,與月台平,可容兩人對過。
東嶽殿挺拔雄偉,可體現當時建築水平與技術成就,具有較高文物價值,為本區不多之古建築遺物,更顯珍貴。1987年12月28日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文昌閣:


俗稱觀音閣。位於老城北端一小石山上,坐北朝南,略偏西。始建確切年代待考,至遲在清嘉慶初年。文昌閣為一處古寺廟建築群總稱,包括山門、魁星樓、文昌宮、韋馱亭、文昌閣、東西配殿等。東西寬48米,南北長60米,占地面積2900平方米。
其中,文昌閣系水城尚保存較完好之一處寺廟餘部,尚存文昌閣及東西配殿,而山門、魁星樓、主持房、韋馱亭等已不存。文呂閣自50年代以來,曾用作單位宿舍而折修改裝。繼而毀於1958年。
據老人回憶,文昌閣坐落之小山上,長滿松柏、皂角、冬青、竹子及花草,文昌閣掩蔭於高大樹木之下,清淨幽雅。每當夜幕降臨,乾百隻白鶴、鷺鷥棲息於樹上,倍添生機。今樹木絕大部分已伐。
尚存之文昌閣,占地面積216平方米。通面闊五間24米,明間面闊4.6米,一進9米,次間面闊4.1米,一進9米,梢間面闊4.1米,二進9米;通高9.3米。單檐歇山頂,穿斗抬梁混合構架,磚石砌築四壁,蓋青筒瓦。除筒瓦有部分換蓋外,木構架、板壁、牆壁、滴水等,均系清代遺物。
東西配殿各為面闊三間,8.7米,一進6.5米,通高5.6米.為單檐硬山,穿斗式,磚木結構,蓋小青瓦,占地面積各為56平方米。
文呂閣為此建築群中主要建築之一,為三層三檐六角攢尖頂,翼角起翹,蓋青筒瓦。底層直徑約4米,中上兩層高約3.6米,屋頂高約2.1米,通高約13米。底層有6道隔扇,隔扇上段以透雕手法雕有象徵吉祥之飛禽走獸圖案,裙板上為花草浮雕,垂脊上塑有仙人走獸,翼角均系有鐵鈴。底層門楣掛一橫匾,鐫貼金正書“慈航普渡”大字。中層檐下掛一橫匾,鐫貼金正書“星垣書桓”大字。清道光三十年(1850),於上層檐下懸一橫匾,鐫貼金正書“人文蔚起”四字。
門前左右座有石獅一對,天井中央置一化錢爐,重約500公斤,鑄造較精細。
文昌閣建築群,集釋、道於一地,系一處具有綜合代表性寺廟建築,對研究清代水城各種宗教文化和建築有較高參考價值,1988年6月3日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老城楊氏居宅:


位於老城內南端,坐北朝南,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為楊毓彥所建。民國時期,由其後代居住。50年代,改作水城衛生院和縣人民醫院,後期,改作縣醫院老城門診部。只板壁稍有改變,至今保存較完好。 此宅建於一南北長東西窄台基上,布局嚴謹而對稱,為一四合院。從踏垛而上,從臨街面起,依次為前房,東西廂房,正房。由前房、廂房、正房圍成正方形四合天井,用以排水和採光,天井鋪石板。建築取懸山式,適於通風防潮。宅房為兩層,單檐懸山頂,屋面蓋小青瓦。前房通面闊五間16.4米,進深二進7.8米;明間為過廳,面闊3.28米;次間、梢間面闊各3.28米.東西廂房通面闊各三間15.2米,一進3.85米.正房通面闊五間16.4米,進深二進8.5米,分明間、次間和梢間,明間東側有一過道,寬1米餘。前房、廂房、正房內合四周,有走廊相通,寬1.12米。居宅占地面積540平方米,做工講究,一些部件飾有浮雕,挑檐枋上之圖案精美,完整清晰。
老城內,眾多清代木結構宅院建築,尚存規模較大較考究而完整者,數楊氏居宅。為研究水城清代晚期民居建築及經濟文化發展狀況之實物之一,有文物價值。1989年6月3日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四、羅氏居宅:


位於老城中部大街上(今和平路),坐西南向東北,建於民國31年。為羅景玉及其弟所建。過去,此街商號雲集。此宅建在一南北長東西窄之地皮上,東西壁早有他人私宅,因地而建成長方形布局。為木結構穿斗式,三層單檐懸山頂,屋面蓋小青瓦。通面闊6.5米,進深17.5米,高11.4米,占地面積250平方米。由臨街面前房、後房、西廂房及連線前後房之角樓組成。東側和西側底樓未建廂房。前房面闊二間,進深6.8米,西間靠西側有一窄過道。後房面闊二間,進深6.05米,東間靠東側有一窄過道。廂房面闊二間4.5米,進深約3米。耳房面闊進深均2.2米,呈正方形。
老城內尚存木結構民居建築,在用材、選料及高大方面,均無超此宅之民居建築。此宅為40年代城內第一高層建築,工藝亦稱城內一流。為是時優良木結構建築之代表。
1949年以後,此宅歸人民政府所有。隨著木材短缺及其他建材發展採用,城市已不建木結構房屋,此宅更顯珍貴。為研究清至民國水城木結構建築發展變化及工藝水平,提供一實物。1989年6月3日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