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角蟾

沙坪角蟾

前肢較粗壯;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指端球狀,第一、第二、第四指幾乎等長;第一、第二指的關節下瘤明顯;內掌突發達。後肢適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部,左、右跟部略重疊,脛長約為體長之半,足短於脛;趾端圓,趾側緣膜寬而平直,基部相連近半蹼,第一、第五趾外側緣膜寬;第五趾短於第三趾;無關節下瘤;內蹠突扁而圓。 背面小痣粒頗多,有的痣粒上有黑色小角質刺,多數個體有較大的圓疣,一般散在體的後部,背部有3對細膚棱,其上有小痣粒,一對在兩上眼瞼內側合成小的“ ”形;另一對在它的後方形成大的“ ”形,延至背中央;第三對從肩部上方達胯部。體側自口角至胯部有分散排列成行的圓疣5—7枚;顳褶粗壯,平直斜向肩部;有淺色股後腺;胸側小白腺不甚清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沙坪角蟾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兩棲綱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種群狀態,分布,文獻,

基本信息

分類系統: Animalia: - Chordata: Amphibia:- Anura:無尾目 - Anomocoela:變凹型亞目 - Megophryidae:角蟾科 - Megophryinae:角蟾亞科 -Megophrys:角蟾屬
學名: shapingensis shapingensisLiu,1950
中文名:
沙坪角蟾
中文拼音: ShāPíngJiǎoChán
分類等級: 種組
概述:
原始屬名 Megophrys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是
異名信息
Megophrys (Megophrys) shapingensis,Dubois,1980

形態特徵

體形大而扁平,雄蟾體長66~84 mm,雌蟾體長77~104 mm。頭扁平,頭寬略大於頭長; 吻部略呈盾形,吻端顯著突出下唇,瞳孔縱置; 無鼓膜,有耳柱骨; 上頜有齒,無犁骨齒。體背面較光滑,痣粒頗多,有3對細膚棱; 體側有圓疣5~7枚; 體腹麵皮膚光滑,腋腺一對,位於胸側,股後腺色淺。前肢較粗短; 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 後肢適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部,左右跟部略重疊; 內跖突扁而圓; 指、趾端圓,趾側緣膜甚寬,趾間具半蹼。背面顏色變異頗大,一般頭部及肩前部紅褐色,體和四肢背面綠灰色,眼間三角形斑和背部花斑呈褐黑色,四肢上有黑褐色橫紋; 有的個體體背為褐紅色或褐黑色花斑; 腹面的顏色也有多種變異,一般有橘黃色斑點。雄性指上無婚墊,腹部後方和股後方有密集黑刺; 無聲囊。卵徑3~3.4 mm,乳黃色。第25~26期蝌蚪體細長,全長36 mm,頭體長13 mm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 174%,尚無後肢芽; 口部呈漏斗狀,無唇齒及角質頜; 頭體及尾部褐灰色,尾末端鈍圓。第43期即將完成變態的蝌蚪,頭體長 19 mm,殘留尾7 mm左右,體色和花斑已初具成蟾特徵。
沙坪角蟾沙坪角蟾

生物學資料

該蟾生活于海拔2 000~3 200 m喬木或灌木繁茂的山區。4~5月白天成蟾多在流溪兩旁岸邊石下; 夜間出外捕食多種昆蟲、蛞蝓及其他小動物; 此期雌蟾腹部豐滿,多數個體卵群尚未進入輸卵管,繁殖盛期可能在6月。該蟾有群集現象,多者達24隻同棲於溪邊一個泥洞內。卵產在溪內石塊底面。蝌蚪生活於流溪岸邊石塊間; 5~6月蝌蚪正在變態。第43期蝌蚪,頭體長19 mm,殘留尾7 mm,體色和花斑已初具成蟾特徵。
沙坪角蟾沙坪角蟾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蟾分布較寬,其種群數量較多。受脅等級: 無危LC。

分布

四川(汶川、茂縣、彭州、寶興、峨眉、峨邊、石棉、冕寧、瀘定、越西、昭覺、美姑、西昌、會理)。

文獻

  • Dubois. 1980. 不詳. Bull. Mens. Soc. Linn. Lyon, 49(8): 472.
  • Liu. 1950. 不詳. Fieldiana: Zool. Mem.,Chicago, 2: 194-196.
  • 費梁 胡淑琴 葉昌媛 黃永昭等編著. 2009. 《中國動物志》 兩棲綱(中卷) 無尾目.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5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