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沙地鎮)

沙地(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沙地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沙地鎮地處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北端,為贛州的北大門,素有“中國板鴨之鄉”的美譽。距章貢區城區35公里,距贛縣區城區43公里,105國道貫穿境內25公里,下轄沙地圩居委會,湖溪、中莊、馬口、銀村、水邊、坳下、高峰、沙地、洋村、石鼓、坳上、蟠岩、五龍、螺田、利群、西山、錫溪、攸鎮、芳村、里堡、崗上等21個村委會,有3.9萬人,鎮域面積280平方公里,圩鎮建成區2.5平方公里,人口7800人。境內鉀長石等礦產品資源豐富,盛產板鴨、優質大米、精製茶油,沙地板鴨更是名聞國內外,被譽為“腊味之王”。2004年全鎮GDP達5674萬元,比上年增加7.6%,實現財政收入367.7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450元。興建了全市小城鎮建設精品示範區—雲峰新區及雲峰廣場,新增圩鎮面積0.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二市三縣八鄉鎮”區域中心集鎮。連續多被評為黨建、經濟工作先進鄉鎮、全市小城鎮建設先進鄉鎮,並且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第七屆文明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沙地
  • 外文名稱:Shadi Town
  • 別名:沙地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贛州市贛縣區
  • 下轄地區:沙地圩,攸鎮村,螺田村
  • 政府駐地:沙地圩
  • 電話區號:0797
  • 郵政區碼:341111
  • 地理位置:贛縣區北部
  • 面積:280平方公里
  • 人口:3.9萬人
  • 方言客家語-於桂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攸鎮庫灣,滴水山莊,銀河湖休閒垂釣中心
  • 車牌代碼:贛B
  • 特產沙地板鴨
  • 行政區劃代碼:360721102
鎮情介紹,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城市建設,文化教育,沙地板鴨,簡介,特色,榮譽,

鎮情介紹

沙地鎮位於贛縣北部,為贛州的北大門,距贛州環城高速路口25公里,距縣城36公里,素有“中國板鴨之鄉”和“魚米之鄉”之美稱。下轄2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70個村民小組,9868戶,人口3.9萬人,轄區總面積28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33萬畝,耕地面積32541畝,庫灣水域面積17195畝。
沙地境內水陸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鉀長石、矽石、花崗岩等礦產資源儲量較大,旅遊資源極具開發潛力,攸鎮庫灣、滴水山莊、銀河湖休閒垂釣中心等地環境幽靜、風景如畫,是泛舟垂釣和度假休閒的好去處。農業特色產業主要有油茶、烤菸、板鴨加工、淡水養殖、優質稻、臍橙和生豬。沙地板鴨、沙地大米、攸鎮魚絲等農副名優產品久負盛名,尤其是沙地板鴨更是享譽海內外,產品遠銷東南亞和港澳台地區,被譽為“腊味之王”。沙地板鴨歷史上溯到明朝,當時農家製作的板鴨叫“泡醃”,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十九世紀末便出口到東南亞和港澳台地區,沙地板鴨型如月琴、肉嫩骨脆、甘香四溢、鹹淡適中,被人們譽為“腊味之王”。86年獲“國家銀質獎”,88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沙地鎮自古以來就是商貿雲集之地,曾經被評為“全市八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之一”和“全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2013年又被列為全市統籌城鄉發展示範鎮。
近年來,沙地鎮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精準扶貧為契機,以推進蘇區振興發展為重點,大力實施“四化”戰略、積極打造“中國板鴨之鄉、創業宜居福地”,黨的建設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的戰鬥力實現大提升;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具有鄉村別墅特色的埠背新區和攸鎮江畔新村建設已全面完工,和諧秀美鄉村建設,105國道升級改造,沙攸公路升級改造項目穩步推進。由於工作成效明顯,自2011年以來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縣績效考核,全鎮正朝著工業強鎮、商貿旺鎮、產業大鎮、旅遊活鎮、平安幸福鎮、統籌城鄉發展示範鎮“六大強鎮”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沙地鎮黨委、政府圍繞“做強工業、做大產業、做美城鎮”的思路,著力打造105國道上的工業強鎮、秀美城鎮、產業大鎮和商貿重鎮。沙地正成為外商投資興業的熱土樂土,經商居家的寶地福地。
——打造工業強鎮,我們堅持“招商興工,工業強鎮”發展戰略不動搖,創優招商環境,大力發展工業,推動了我鎮經濟跨越式發展。我們利用高速公路開通後大量閒置的馬路店這一優勢,規劃了以服裝製造、食品加工為主的105國道工業走廊,
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共引進服裝廠14家、板鴨大米等食品加工企業4家,同時我們重點建設了以礦產品加工為主的攸鎮工業小區。共引進恆發鎢製品有限公司、鑫凱化工有限公司、潤土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等有色加工企業4家,投資額在5000萬元以上,可實現工業稅收500萬以上。
——產業大鎮。我鎮圍繞“山上種臍橙及黃杞子藥材,田裡種優質稻和烤菸,國道沿線板鴨加工”的思路,採取大戶能人帶動,農業招商拉動,優惠政策推動等方式,大力培植髮展臍橙、烤菸、黃杞子、優質稻和板鴨加工等五大產業,同時,組建了板鴨加工協會、菸農協會,大力扶持贛州沙地板鴨有限公司、金達板鴨廠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種糧、種煙大戶,通過“公司+協會+農戶”、“基地+農戶”、“大戶+農戶”等模式,引導帶動全鎮農戶培育發展毛鴨養殖、烤菸等新產業。2006年,全鎮已開發果園2000畝、黃杞子藥材3000畝,加工銷售板鴨80萬隻,種植烤菸1500畝,成為贛縣北部烤菸生產大鎮。
——建設秀美城鎮。我鎮圩鎮自古以來就是商貿雲集之地,素有“贛南北大門”之稱,一直以來,我們按照“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效能”的要求,突出抓好圩鎮的美化、綠化、亮化、硬化,大力創建文明城鎮、衛生城鎮和花園城鎮,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城鎮面積不斷變美,城鎮功能不斷完善。根據2012年的數據,沙地鎮城區面積達2.8平方公里,城鎮居民8000人。98年、2000年我鎮分別被評為“贛州市八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之一”和“全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歷史沿革

以駐地沙地圩名命名。解放初屬沙地區桂源、湖田等鄉。1958年成立先鋒公社(後改為沙地公社),1959年五雲公社併入。1961年分設螺田、沙地、攸鎮、五雲4個公社,1965年螺田、攸鎮2個公社併入沙地公社。1984年改沙地鄉,1988年改沙地鎮。1991年析出置攸鎮鄉(萬安水電站庫區鄉)。1997年,沙地鎮面積179.4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沙地居委會和湖溪、中莊、新田、馬口、銀村、水邊、坳下、高峰、沙地、洋村、石鼓、坳上、蟠岩、五龍、螺田15個行政村,鎮政府設沙地圩;攸鎮鄉面積94.1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利群、西山、錫溪、攸鎮、韶溪、芳村、里堡、崗上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攸鎮圩。2001年,撤銷攸鎮鄉,劃歸沙地鎮。

行政區劃

[2008年代碼]360721102:~001沙地居委會 ~200湖溪村 ~201中莊村 ~202螺田村 ~203馬口村 ~204銀村 ~205水邊村 ~206坳下村 ~207高峰村 ~208沙地村 ~209洋村 ~210坳上村 ~211石鼓村 ~212蟠岩村 ~213五龍村 ~214攸鎮村 ~215利群村 ~216里堡村 ~217芳村 ~218錫溪村 ~219崗上村 ~220西山村

城市建設

從“馬路經濟”大鎮到工業強鎮
日前,落戶贛縣沙地鎮攸鎮工業小區的鑫凱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投產,預計該公司年產值將達2億元以上,實現年利稅近千萬元。這是贛縣沙地鎮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的一個縮影。2012年全年,該鎮引進企業16家(其中投資超千萬元的企業有3家),引進外資6000萬元,安排勞動力就業800多人,預計今年可實現工業稅收600萬元。
2010年以來,贛縣沙地鎮大力實施招商興工戰略,圍繞工業強鎮目標,創新思路,最佳化投資環境,構築招商引資平台,鄉鎮工業實現了從“馬路經濟”大鎮到工業強鎮的蛻變。
解放思想謀發展
一條公路,帶活一方經濟。作為貫穿贛南的交通大動脈——105國道,對我市經濟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形成了紅火的“馬路經濟”。贛縣沙地鎮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沿105國道,形成了數公里“馬路經濟長廊”,路邊近千家店面,每年直接給當地帶來了3000多萬元收入。
隨著贛粵高速開通,原先支撐沙地經濟半壁江山的“馬路經濟”一落千丈、財源銳減。同時,農業稅取消後,鄉鎮財政管理體制發生重大變化,上級轉移支付僅能維持鄉村兩級正常運轉。如何破解鎮財力緊張的難題,如何轉變經濟成長形式就顯得尤為迫切。
該鎮通過深入調研、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總結挖掘了沙地優勢,重新為沙地定位。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力實施招商興工戰略,走工業強鎮之路的理念,迅速在全鎮形成共識。
構築平台引“鳳凰”
良好的硬體設施是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完善的工業園區是企業落戶的主要平台。沙地鎮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情況,積極盤活高速公路開通後該鎮境內105國道閒置的200多家馬路店、閒置站所廠房(如糧管所倉庫)、河灘邊荒山荒坡以及新農村建設中空心村閒置地等,大力發展鄉鎮工業。
從2005年開始,該鎮把105國道閒置的馬路店規劃改造為105國道工業走廊,共引進服裝廠14家,板鴨、大米等食品加工企業7家,轉移剩餘勞動力800多人;2006年,在攸鎮庫灣下遊河灘邊規劃了以礦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小區,一期規劃占地300畝,並已完成“三通一平”。截至目前,該工業小區已引進恆發鎢製品有限公司、鑫凱化工有限公司、潤土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等礦產品加工企業5家。2012年,該鎮著手開發原鎮獸醫站內閒置地,新建沙地服裝城,推動服裝加工形成產業集聚。沙地鎮計畫建設占地300畝板鴨加工小區。
沙地鎮還不斷完善硬體設施,創優招商引資硬環境。該鎮籌資50萬元,著手硬化攸鎮工業小區內道路2公里,投資10萬元改造沙攸公路彎道,並積極協調電力部門改造輸變電線路,確保工業用電;投資40萬元,改造圩鎮自來水廠,確保圩鎮服裝製造、食品加工企業生產生活用水,為客商打造投資興業的寶地、福地。

文化教育

沙地中學
沙地中學坐落於具有“中國板鴨之鄉”稱號的沙地圩鎮南面,105國道貫穿全鎮,西靠贛江,水陸交通便利,北鄰萬安縣,東接五雲鎮,南連南康,為三縣交匯文化重鎮。周圍群山環抱,小溪繞流,風景秀麗。校園占地18畝,地勢呈三段階梯形。
沙地中學沙地中學
沙地中學始辦於1958年秋,校名為“沙地中國小”,校址在今沙地中心國小,屬國小一貫制。1964年開始在現址籌建中學部。1966年正式遷入新址,1968年中學部獨立管理,校名為“沙地五七中學”,負責招收沙地、五雲兩鄉的學生。1970年春升格為完全中學,校名正式定為“贛縣沙地中學”,開始招收高中學生,1983年高中停招,並於1984年恢復為初級中學。
沙地中學現已成為全縣較大規模的學校,有22個教學班,學生1200多名師資力量雄厚,教職工74人,高級職稱 人,中級職稱 人。我校教學設施齊全,配有多媒體教室兩間,語音教室,農村遠程教室,計算機室,生化物理實驗室,圖書室,藏書6000餘冊,學生公寓兩棟,生活條件優越。
我校辦學多年來,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秉承“以人為本,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辦人民滿意教育”為辦學宗旨。堅持以“教學質量為第一生命線”為辦學理念,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建設人才。我校將繼續至立於教學硬體設施的完善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的建設人才而努力奮鬥。

沙地板鴨

簡介

“沙地牌”板鴨的原產地在“中國板鴨之鄉”贛縣沙地鎮,已有二千多年歷史,為歷代朝廷
,是贛縣的特色支柱產業,暢銷全國各地,遠銷香港澳門台灣東南亞地區,飲譽海內外,享有出口免檢殊榮。
“沙地”牌板鴨是採用具有沙地鎮獨特的自然環境、水源、土壤、氣候,人工稻田放養的純綠色子加工而成的臘制肉食食品,採用傳統古法泡醃秘方結合現代先進工藝、精心生產出原汁原味,具有客家飲食特色的板鴨。

特色

沙地牌板鴨型如月琴、皮張乳酪色、瘦肉醬色、毛腳乾淨、肉嫩骨脆、甘香四溢、鹹淡適中之特點,被人們譽為“腊味之王”。

榮譽

沙地板鴨在1985年獲江西省“優質產品獎”,1986年獲“國家銀質獎”,1988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1991年獲“七五全國星火計畫成果博覽會金獎”,1998-2000年參展江西省名特優產品展銷評比會獲“優勝產品”、“優秀產品”、“世紀之光”等多項獎,2000年獲“江西省著名商標稱號”,1995年3月在北京舉行的百家中國特產之鄉命名宣傳活動中贛縣被命名為“中國板鴨之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