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突然宣布廢太子章而傳位於幼子何(即趙惠文王)。後又欲將趙國一分為二,封趙何為趙王,封趙章為代王。這一"分王趙代"計畫,引起了趙國統治集團內部的爭權鬥爭。公元前295年,武靈王、惠文王、趙章游居沙丘宮,趙章趁機發動叛亂,欲殺惠文王。趙相公子成急調兵圍沙丘宮三月有餘,導致趙章被殺,武靈王餓死宮中的歷史性悲劇,史稱"沙丘宮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丘宮政變
- 時間:公元前295年
- 後果:導致趙章被殺,武靈王餓死宮中
- 發動人物:公子成
- 地點:沙丘宮(今河北廣宗北平台村)
事件起因,事件經過,
事件起因
前299年,正值壯年的趙武靈王做出了一個驚天之舉——禪位,不顧長子趙章,直接傳位於小兒子趙何,即趙惠文王,並派三朝元老肥義輔佐,趙武靈王自號“主父”。趙主父的想法是以此舉擺脫繁瑣的朝務,全身心的投入與天下諸侯的爭霸戰爭。
事件經過
趙武靈王第一位夫人是韓國國王的女兒,生太子趙章後不幸去世。趙武靈王后來娶了一個美女叫吳娃,吳娃相貌端莊,性格溫柔,深得武靈王寵愛,吳娃生下一子,名柯,後來成為趙國國君。過了沒幾年吳娃病逝,對此趙武靈王十分悲痛,每當想起吳娃,總是愁腸百結,為了報答吳娃對自己的鐘愛,趙武靈決定廢太子章立吳娃的兒子柯為王。從此,他讓曾經輔佐自己立足王位的國相肥義,教導扶助次子趙柯。天賦聰敏的趙柯,在肥義的幫助下很快進入了王的角色。趙柯學會了治理趙國的一套本領。
次子趙柯日益坐大,不足50歲的趙武靈王徒然生起了一種失落感。他看著被廢的公子章大度無私一如既往的孝敬自己,後悔自己當時的一時衝動,廢了太子又讓了王位。在深感內疚的同時,計畫著一個彌補公子趙章的辦法。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打算把趙國最北面代郡分封給公子章,讓公子章做代郡王,趙王柯和代郡王兩王並行,自己做父王統治二王東山再起重掌趙國朝政。但這個計畫遭到宰相肥義的明確反對。
肥義把趙武靈王的想法告訴了趙王柯,並一塊商議對策。肥義要趙王柯做好準備,控制軍隊,以防事態起變。趙武靈王見肥義不同意,就把此事告訴了公子章和大臣田不禮,暗示他們有所準備,採取必要的行動,奪回王位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