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蕃故人

沒蕃故人

沒蕃故人》是唐代詩人張籍所作的一首五律。此詩首聯以敘事的方式交待全軍覆沒的時間和地點;頷聯承接上文寫詩人與友人訊息斷絕、不知生死的沉痛之情;頸聯用一組特寫鏡頭,想像全軍覆沒後的慘景;尾聯情真意切,誠堪嗚咽,揭示詩人內心兩為其難、望涯痛哭的曲折心情。全詩不著議論,但字裡行間充溢著對沒蕃故人和唐軍將士的深切同情,而對戰爭的痛恨和對國事的憂慮亦隱寓其中。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論,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沒蕃1故人
前年戍2月支3,城下沒全師4
蕃漢5斷訊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6,歸馬識殘旗7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沒蕃(fán):是陷入蕃人之手,古代稱異族為“蕃”,此處當指大食,即阿拉伯帝國。蕃,吐蕃,我國古代藏族建立的地方政權,在今青海、西藏一帶。當時唐、蕃之間經常發生戰爭。
  2. 戍(shù):征伐。
  3. 月支:一作“月氏”。唐羈縻都督府名。龍朔元年(661)在吐火羅境內阿緩城置。故地在今阿富汗東北部孔杜茲城附近。約公元8世紀中葉因大食國勢力東進而廢棄。
  4. 沒全師:全軍覆沒。
  5. 蕃漢:吐蕃和唐朝。
  6. 廢帳:戰後廢棄的營帳。
  7. 殘旗:殘留的軍旗。

白話譯文

前年出征月支,在城下全軍覆沒。
吐蕃和唐朝斷了音訊,我與你生死兩隔,長久別離。
戰場上無人收拾廢棄的營帳,歸來的戰馬還認識殘破的軍旗。
想祭奠你又懷疑你還活著,此時只能朝著天邊痛哭沈涕。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人的一位老友在守衛月支的戰役中,因全軍覆沒而生死未卜,下落不明。故以“沒蕃”為題寫詩表達傷懷。
首聯交代全軍覆沒的時間和地點。時間是“前年”,前年戰敗,現今才寫詩。這是因為作者在等侯確切的生死訊息。在這次戰鬥中,唐軍全師覆滅,友人是生是死,由於訊息斷絕,無法肯定,故詩人不敢貿然動筆。這種感情在親密的朋友之間是很通常的。然而,老友的訊息都一直沒有聽到。“蕃漢斷訊息,死生長別離。”蕃漢之間訊息已完全斷絕,兩年之中一無所獲,則友人無論是死是生,都意味著永運離別了。死了,固不用說;活著,也是做了蕃人的奴隸,不能回還了。沉痛之情,溢於言表。
領聯是通過想像,描寫戰敗的慘狀:“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因為是全軍覆沒,不是戰死就是被俘,所以唐軍的營帳無人去收拾,散亂地堆在戰場上,任憑風撕雨澆,慘象令人觸目驚心。“歸馬”是指逃歸的戰馬,戰馬能辨認出己方的軍旗,故能逃歸舊營。人是一個沒剩,只有幾匹馬逃脫回來,這—筆真如雪上加霜,令人想見戰爭的殘酷。
尾聯“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是寫自己矛盾、痛苦的心情,想設奠祭祀友人,卻又希望他還活著。若還活著.祭奠是大不敬;若確實已死,不祭奠也是大不敬。詩人兩為其難,當此之時,也只有遙望天涯而放聲大哭了。此聯揭示詩人內心活動,曲折而又深刻。
此詩感情真摯,且層次清晰,由“戍”而寫到“沒”,由“訊息”斷而寫到“死生”不明,由“死生”不明而寫到“欲祭”不忍,終以無可奈何的放聲大哭為結,一路寫來,入情入理。而詩人借用這種過期的追悼,適足增添了全詩的悲劇性。正因為是“前年”的事件,所以有“斷訊息”的感受,有“疑君在”的幻想,痛慨、痴情,欲絕慘深。廢帳殘旗,歸馬踽涼,是詩人的揣想,卻真實地再現了“沒番”的戰罷情形。其缺點是語言過於直朴,缺乏蘊含,前四句只是鋪敘事情經過,占了一半的篇幅,倘若把這些內容移入題目中去,騰出地方集中抒情,效果會佳。

名家評論

清代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憶陷蕃故人》“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誠堪嗚咽。
清代查慎行《初白庵詩評》:結意深慘。
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匯評》:紀昀:第四句即出句之意,未免敷衍。
清代李懷民《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只就喪師事一氣敘下,至哭故人處但用尾末一點,無限悲愴。水部極沉著,詩便不讓少陵。
清代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張文昌《沒蕃故人》詩云:“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語平淡而意沉痛,可與李華“其存其沒”數語並駕。陳陶“無定河邊”二語,緊於李、張,而味似少減。此等難於言說,悟者自悟。
清代俞陛雲《詩境淺說》:詩為吊絕寒英靈而作。蒼涼沉痛。一篇哀誄文也。前四句言城下防胡。故人戰歿,雖確耗無聞,而傳言已覆全師,恐成長別。五六言列沙場之廢帳,寂無行人,戀落日之殘旗,但餘歸馬,寫出次句覆軍慘狀。末句言欲招楚醑之魂,而未見崤函之骨,猶存九死一生之想,迨終成絕望。莽莽天涯,但有一慟,此詩可謂一死一生,乃是交情也。

作者簡介

張籍(約767一約830),字文昌,祖籍吳郡(郡治今江蘇省蘇州市),遷居和州(今安徽和縣)。貞元中進士及第,元和初官太常寺太祝,後轉國子監助教,遷秘書郎。長慶初為國子博士,又任水部員外郎,轉主客郎中。官終國子司業。其詩或擬古樂府,或自創新樂府,注重風雅比興,詩作多反映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是元白新樂府運動的積極支持者。與王建齊名,甚受白居易推崇,均擅長樂府,故稱“張王樂府”。有《張司業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