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1930年5月,毛澤東為了反對當時紅軍中存在的教條主義思想,專門寫了《反對本本主義》一文,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 發起者:中共黨
  • 類型:口號
  • 國家:中國
簡介,背景,啟示,

簡介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是中國共產黨黨史上的80句口號之一。

背景

他指出:“你對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某個問題的發言權。”“注重調查!”“反對瞎說!”“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本本主義”者必須“速速改變保守思想!換取共產黨人的進步的鬥爭思想!到鬥爭中去!到民眾中作實際調查去!”
1931年,他又進一步提出:“我們的口號是:一,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二,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在《實踐論》和《矛盾論》這兩部哲學著作中,毛澤東深刻闡明了反對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堅持實事求是的重要意義,為調查研究提供了堅實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為堅持黨的優良傳統,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
這個論斷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深入實際,深入民眾,形成正確工作方法的行動口號。

啟示

調查研究是從實際出發的中心一環,是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典型形式。調查研究既是“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唯物主義認識路線的具體體現,也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把握客觀規律的具體途徑,因此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根本方法。
調查研究是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必然要求。習近平指出,要了解客觀實際,就必須深入民眾、深入實踐進行調查研究,把客觀存在的事實搞清楚,把事物的內部和外部聯繫弄明白,從中找出能夠解決問題、符合民眾要求的辦法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也沒有決策權。
調查研究大致包括“調查”和“研究”兩個環節。“調查”就是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深入實際,努力全面把握客觀情況;“研究”就是對調查所獲取的客觀情況,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從“事”中求“是”,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調查和研究是同一認識過程的兩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從人的認識活動來說,調查研究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從把握事物的現象飛躍到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過程。在調查研究中,立場、觀點、方法不同,其結果也迥然有別甚至截然相反。因此,切實地開展調查研究,需要掌握正確的步驟和方法。
“眼睛向下”。搞調查研究,一定要平等待人,採取同志式的、討論式的商量的態度,決不可當欽差大臣,決不可擺架子,決不可以先入為主,自以為是,用事先定好的什麼“調子”或“框框”去“找材料”,這樣既限制了被調查的人,也束縛了自己的思想。
“有的放矢”。就是要反對為調查而調查,反對調查的盲目性。任何調查研究都要有明確的目的。“調查就是解決問題”,就是通過調查研究找出建設和改革的規律。從具體工作來說,調查研究是深入了解實際情況,明確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從中找出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辦法。明確凋查的目的,是調查研究的前提條件。目的明確了,調查才有針對性,才會有切實的收穫。
“親自出馬”。無論是巨觀調查還是微觀調查,重點調查還是全面調查,都不能離開直接調查。直接調查的特點是直觀、準確、反饋及時,因而是最常用的一種調查方法。為了學會游泳,必須鑽到水中。通過直接調查可以及時、準確地獲得第一手材料,直接了解問題和產生問題的原因。要多跑、多看、多聽、多問、多記,不能手腳不勤、五官不靈。有些問題,還得下苦功夫做深入、系統、長期、反覆的調查研究。
“解剖麻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毛澤東曾把典型調查生動地比做“解剖麻雀”。典型調查,就是通過對具有代表性的個別的具體的事物進行調查分析,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結論。典型調查,必須選好典型。通過先進典型總結經驗,從落後典型中解析問題,從中間典型中了解一般動態。選準典型後,把典型作為調查重點,深入調查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從個別中找出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東西,然後以此指導一般。
“全面調查”。“全面調查”和“解剖麻雀”並不是矛盾的。調查研究既要有點,也要有面;既要掌握典型,也要掌握全面。任何事物都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統一整體,全面調查的目的在於對整體對象作全局性研究。馬克思為寫作《資本論》而進行文獻調研時,閱讀了1500多種文獻,研讀了大量的英國官方檔案和藍皮書,蒐集了難以勝數的歷史和現實的具體材料,寫下了數十本筆記。
“由表及里”。在調查過程中,人們所蒐集到的感性材料,往往是粗精混雜、真偽並存、彼此相隔、表里莫辨的。調查基礎上的研究過程,就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過程:“去粗取精”,就是去掉無關緊要、可有可無的材料,抓住最能表現事物的本質的、典型的、主要的東西;“去偽存真”,就是剝掉虛假的東西發現事物的真相,不要為假象所蒙蔽;“由此及彼”,就是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把零散的、孤立的材料聯繫起來,不滿足於一鱗半爪,更不是抓住一點不及其餘;“由表及里”,就是通過事物的外部聯繫發現事物的內部聯繫,不要浮光掠影、不求甚解、淺嘗輒止,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在調查研究中,只有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過程,人的認識才能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把握事物的普遍性、必然性和規律性在當代社會,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各種信息手段日臻完善,這就要求人們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的信息手段進行社會調查,運用媒體、網路、問卷等一切間接手段獲取材料,運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統計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分析材料,努力實現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結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