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大腹皮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沉香大腹皮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御藥院方》卷三。具有宣通經絡,使上下無礙,血氣和平,腿腳輕利之功效。主治1.《御藥院方》:濕氣鬱滯經絡,腳氣腫滿,沉重疼痛,筋脈不利。2.《證治寶鑑》:腳氣因七情而發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沉香大腹皮散
  • 藥品類型:中醫方劑
  • 出處:《御藥院方》卷三
  • 主治:濕氣鬱滯經絡,腳氣腫滿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加減化裁,文獻摘要,

組成

大腹子(連皮)三兩(90g),沉香(銼)、桑白皮(銼,微炒)、檳榔(銼)、茴香(炒)、白茯苓(去皮)、木通(銼)、荊芥穗、紫蘇子(微炒)、紫蘇葉、甘草(炒)、陳皮(洗,去瓤,焙乾)、烏藥(銼)各一兩(30g),乾木瓜(去瓤)二兩半(75g),枳殼(麩炒,去瓤)一兩半(45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加生薑五片,蘿蔔五大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一日二次;十日之後,一日一次。病癒即止。
2.現代用法:上藥15味,研為粗末。每服15g,用水150ml,加生薑5片,蘿蔔5大片,同煎至105ml,去滓,空腹時溫服,1日2次。10日之後,每日服1次,病癒即止。

功用

宣通經絡,使上下無礙,血氣和平,腿腳輕利。

主治

1.《御藥院方》:濕氣鬱滯經絡,腳氣腫滿,沉重疼痛,筋脈不利。
2.《證治寶鑑》:腳氣因七情而發者。

方義

方中沉香溫中降氣,暖腎見氣,治療氣機郁滯引起的嘔吐呃逆,脘腹脹滿等症,為本方君藥;連皮大腹子下氣寬中,行水除滿,配合檳榔共濟下氣破積,行氣利水之功,治療脘腹痞滿,腳氣水腫為臣;桑白皮性寒,用之可清瀉肺熱,利水消腫;烏藥順氣止痛,溫腎散寒,茴香行氣止痛,二者共用,同起治療脘腹冷痛之效;荊芥穗善行走瀉,既可上清頭目諸風,通利經脈,又可透氣解郁;陳皮理氣健脾,燥濕除滿,配以白茯苓健脾滲濕,行氣利水,治療濕氣鬱滯引起的脘腹脹滿,周身腫脹;紫蘇子、紫蘇葉皆有行氣寬中之效,配合大腹皮,加強行氣導滯之力;木瓜祛風除濕,重用可舒筋活絡,木通通利血脈,二者合用,共治經脈不利引起的周身疼痛;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共為佐使之功;濕氣鬱滯嚴重者,加枳殼破氣導滯,全方共起行氣解郁,除濕止痛之效。

加減化裁

如無蘿蔔,用蘿蔔子一分(微炒,搗碎)同煎代之;如覺大便乾燥,即服加減神功丸。

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1.《醫方類聚 校點本》:“局方香蘇散加檳榔、木瓜,敗毒敗加大黃、蒼朮,交加散,五積散,三因左經湯,四方通治。烏藥平氣湯、木通散、紫蘇子湯、濟生加減檳榔湯、大腹皮散、澹寮沉香散、即加減三和散、活人木瓜散、御院沉香大腹皮散與木香流氣飲出入。”
2.《古今藥方縱橫(第二輯)》:“《御藥院方》沉香降氣散,用沉香、木香、丁香、藿香葉、人參、甘草、白朮各30g,白檀60g,肉豆蔻、縮砂仁、桂花、檳榔、陳皮,青皮、白豆蔻、白茯芩各15g,炮姜、炒枳實各30g,共研粗末,每次20g,入鹽少許,水煎和渣溫服。功能理氣降逆,溫中和胃。治三焦痞滯,氣不宣暢,心腹疼痛,嘔吐痰沫,脅肋膨脹,噫氣吞酸;胃中虛冷,腸鳴絞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以及五膈五噎,心胸滿悶,不思飲食。同書沉香大腹皮散,取沉香、檳榔、桑白皮、烏藥、荊芥穗、陳皮、炒茴香、白茯苓、木通、炒蘇子、蘇葉、炒甘草各30g,木瓜75g,麩炒枳殼45g,大腹皮90g,共研粗末,每次20g,加生薑5片,蘿蔔5大片,水煎空腹溫服。治濕鬱氣滯,腳氣腫滿,沉重疼痛,經脈不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