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教育簡歷
1980.9~1983.7安徽省貴池縣杏花村中學高中部學習。
1983,7~1988,7 安徽中醫學院針灸專業 本科(1988年7月獲醫學學士學位)。
1992,7~1995,7 安徽中醫學院 中醫文獻專業 碩士研究生(1995年7月獲醫學碩士學位)。
1999,7~2002,7 天津中醫學院針灸臨床專業 博士研究生(2002年7月獲醫學博士學位)。
工作簡歷
1988,7~1989,7 安徽中醫學院附屬針灸醫院(住院醫師)。
1989,7~1992,7 安徽中醫學院針灸系(助教)。
1995,7~1999,7 安徽中醫學院針灸系(講師)。
1999,7~2002,7 安徽中醫學院臨床醫學二系(2001年晉升為副教授)。
2002,7~至今 安徽中醫藥大學針灸骨傷臨床學院(2004年破格晉升為教授)。
主要貢獻
著作
從事針灸教學、科研與臨床近二十年,為安徽省第一名針灸推拿學博士、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針灸學家石學敏教授,基礎理論知識紮實,專業學術水平高深,有明確的研究方向和較大的發展潛力,在針灸教學、醫學英語教學、對外教學及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方面成績突出,工作至今共主持各級科研課題3項、參加4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結題1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參加編寫2部,作為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7篇(近5年有8篇發表在國家重點期刊)。
論文
[1] 沈曉明,
李夢,朴泰虎.調神益腎針法對更年期大鼠雌激素效應器官的作用.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2;21(1):27-30。
[2] 沈曉明,
杜元灝,石學敏.針灸對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影響.
針灸臨床雜誌,2002;18(2):41-42。
[3] 沈曉明,杜元灝.腧穴別名與校勘.中醫文獻雜誌,2002;(1):35-36。
[4] 沈曉明.“維筋相交”淺析.
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2;14(2):58。
[5] 沈曉明,杜元灝,李談,等.調神益腎針法對更年期大鼠雌激素分泌器官的干預作用.中醫藥學刊,2002;20(3):336-337,355。
[6] 沈曉明,李艷芸,石學敏.調神益腎針法對更年期大鼠下丘腦阿片促黑素皮質素原mRNA表達的影響.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2;21(4):31-34。
[7] 沈曉明,孫宇紅,杜元灝,等.關於概括腧穴主治方法的幾點思考.天津中醫學院學報,2002;21(3):51-52。
[8] 沈曉明,杜元灝,石學敏.中醫藥治療
更年期綜合徵的機理研究概況.江西中醫藥,2002;33(4):52-54。
[9] 沈曉明,杜元灝,石學敏.從中醫腦的學說談更年期綜合徵病機及針刺立法處方.中醫雜誌,2002;43(9):668-670。
[10] 沈曉明,杜元灝,朴泰虎,等.調神益腎針法對更年期大鼠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的影響.中國針灸,2002;22(10):693-696。
[11] 沈曉明,杜元灝,閻莉,等.調神益腎針法治療更年期綜合徵35例臨床研究.中醫雜誌,2003;44(5):347-349。
[12] 沈曉明,杜元灝,
胡玲,等.針灸治療更年期綜合徵及其機制研究近況.天津中醫藥,2003;20(4):82-84。
[13] 沈曉明,杜元灝,胡玲,等.調神益腎針法對更年期大鼠卵巢芳香化酶細胞色素P450mRNA表達的影響.中醫雜誌,2003;44(8):589-591。
[14] 沈曉明,杜元灝,李談,等.調神益腎針法對更年期大鼠中腦5-羥色胺神經元形態功能的影響.針刺研究,2004;29(1):35-38,62。
[15] Shen Xiaoming,Du Yuanhao,Yan Li.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Climacteric Syndrome——A Report of 35 Case.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5;25(1):3-6。
[16] Shen Xiaoming,Du Yuanhao.The Pathogenesis of Climacteric Syndrome and Principle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Based on TCM Theory about Brain.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5;25(2):108-113。
[17] 沈曉明.卵巢老化相關基因篩選及針刺“腎俞”的干預作用.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6;25(2):18-22。
[18] 沈曉明,杜元灝,胡玲,等.調神益腎針法對更年期大鼠卵巢、腎上腺皮質中3β-羥類固醇脫氫酶的影響.中醫雜誌,2006;47(10):747-749。
論著
沈曉明著.新經絡腧穴學.第1版,
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獲獎記錄
獲得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排名第二)、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排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