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宅介紹
宅內儀仗廳(擺放官帽、花轎等),現為
甪直古鎮保護成果簡介展。這原是沈家便廳,招待一般客人的茶廳,現作為“吳東水鄉婦女服飾展”的展廳,在這裡,將使我們沉浸於充滿
水鄉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中。說起水鄉婦女服飾,半世紀前還比較普遍,生活在蘇州以東的甪直、勝甫、唯亭、陳墓一帶的農村婦女,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民俗服飾,形成了以頭扎包頭巾、身穿拼接衫、花布胸兜和拼擋褲、腰束作裙、作腰,小腿裹卷膀,腳著百納繡花鞋為主的一整套(8件)服飾,富有江南水鄉特色,故有“蘇州少數民族”之美稱。
2012年10月16日,
上海,有150年歷史的不可移動文物
沈宅,正在遭遇拆除的厄運。沈宅位於
黃浦區王家碼頭路和花衣街路口,已被拆得支離破碎。頂已經蕩然無存,大量磚頭碎落在地上,房屋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木頭,只是一些殘餘木質浮雕的圖案,讓人回憶起老宅曾經的年代和逝去的歲月往事。
沈宅在2011年全國第三次
文物普查工作中,被列為上海4422處不可移動文物目錄之一,上海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員,聞之拆遷的訊息非常吃驚,因為沈宅房屋建築年代為清朝建造,赫然登記在全市不可移動文物名單上,市文物局非常希望沈宅能保存下來,不能因為剛剛命名,就在城市動遷當中灰飛煙滅。
根據我國《
文物保護法》及《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規定,文物所在地的規劃和管理單位,應負有完全保護和監督責任,普通文物,就有可能是潛在的文物保護單位。150年歷史的老宅本身就代表了一段歷史發展的進程。圖為沈宅拆除現場。
沈宅風俗
包頭巾:大家平時所見的
包頭巾,大多是一塊方形巾帕按對角線摺疊成
三角形,然後在額下打年結,而這裡的三角包頭巾卻是底角為銳角的一塊
梯形布,包頭巾可以把頭髮縛得很牢,在田間勞動,能遮陽避風,防飛蟲,起到護髮保潔作用,實際上是婦女的勞保用品,而且您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呈三角形的。三角包頭巾是整套吳東水鄉婦女服飾中的標誌性飾物,相傳包頭巾起源於吳王闔閭時代,當時採蓮女為了遮陽擋雨,把荷葉折成船形,兩頭用竹片固牢,戴在頭上,經不斷改制就演變成三角包頭巾了。婦女的上衣採用緊袖,是田間勞動的需要,袖寬容易拖泥帶水,至於肩部和袖部用異色的布拼接,因為古時婦女是田間的主要勞動力,而挑擔最容易磨損衣肩,收割莊稼難免會損壞袖部,補時就不一定能找到相同顏色的布料,不如裁新衣時就做成三色,重補就方便多了,後來發現這種拼接打破了一色的單調,另有一種裝飾美,於是就流傳下來了。
百納繡花鞋,鞋面上繡的是色彩鮮艷的剪紙型圖案,鞋幫底部四周扎一圈幾何圖紋,主要是為了增加鞋子的牢度,鞋幫後一塊布,可起到拔鞋作用,在水鄉,繡花鞋常作為檢驗女子是否心靈手巧的標尺,所以鞋繡得都不馬虎。沈宅的精華部分——
樂善堂,這座三開間正廳是甪直鎮上最豪華的建築,不僅高大寬敞,雕飾遍布,且因前後做重軒,東暖夏涼,四季皆宜。
沈宅人物
沈柏寒,甪直人,
光緒年間重建甫里書院的沈寬夫就是他的祖父,他七歲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因沈柏寒是沈家長子,其祖父特別疼愛他,從小就得到名師的指點,打下了舊學根底,21歲時東渡日本,入
早稻田大學教育系攻讀,在日本,他學到了新知識,接受了新思想,並且開拓了視野,23歲,沈宅大家庭內部發生了嚴重糾紛,沈柏寒只得輟學回家,回到家鄉,他痛感古鎮風氣的閉塞,認為必須啟迪民智,於是確立了教育救國的思想,把甫里書院改為甫里國小,從事教育事業。
堂內有兩幅抱柱聯,其一:經濟有成,事業俱自苦志起,讀書最樂,俊彥都由名教來;其二:和氣祥光,請聲美行,尊德樂義,合澤戴仁。前一幅是教育子孫的話,後一幅則是跟堂名有關,是希望由“樂善”而達到的至高境界。東面一樓一底原為書房,現樓底為
灶間,保留了當時大戶人家的炊膳陳設。宅內還有兩口古井,一在樂善堂前的天井裡,上有武康石井圈,據傳為
宋井,一在樓廳前的階石東角,傳為明井。一百多年的宅院內怎么會有宋明古井呢?因為富家買下別人房產改建新宅時,為保留風水和圖“財源滾滾”的好口采,對老井一般都保留在原處。後天井之北是七間帶廂房的樓廳,東西兩邊都有樓梯,是當時女子活動的地方,現樓下設立了小賣部,出售具有水鄉特色的旅遊工藝品。
沈宅拆遷
花衣街116號的沈氏住宅原為居民住宅,該區域2002年8月啟動動拆遷工作,當時的沈宅並未被列入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登錄點。2009年1月,原
黃浦區第三次全國
文物普查工作人員調查該建築時,儘管其已屬拆遷範圍,建築年代久遠,損壞嚴重,但考慮到部分建築構件仍有保護價值,本著寧多勿漏的思路,還是將其列為普查登錄點。
儘管被列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但是
沈宅的拆遷工作這幾個月來卻沒有停止,原本居住在內的20戶人家如今只剩下2家留守。時至今日,整幢沈宅已經被拆的所剩不多,倖存下來的部分也是破敗不堪,一片狼藉。一位至今仍然居住在沈宅內的居民昨天對記者表示:“都已經被拆成這樣,很難再恢復原樣了。”而黃浦區文化局在調查後表示,原建築還剩一半(原為4進,已拆1、2進,現留存3、4進)。
拆遷叫停
黃浦區表示,已經切實叫停了沈宅的拆遷工作,並要求區文化局等部門迅速做好調查,及時與市文物局溝通,積極主動開展好相關工作,確保黃浦區文物保護工作有序推進,使沈宅和天廚味素廠舊址這兩處文物登錄點的歷史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傳承和利用。
對此,市文物局認為,對於全國文物普查登錄點,除了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以外,在實際開發中要秉承審慎原則,切實做好文物保護工作。
沈宅的價值
上海的一些媒體報導了位於董家渡地區花衣街116號的沈宅正被拆除的訊息,黃浦區文化局已經叫停此拆房工程,但四進的沈宅已經拆去一、二兩進,現場一片狼籍。
這件事讓我感到五味雜陳。平心而論,建於清鹹豐年間、有150年歷史的滬上古典民宅一朝被拆,確實有點可惜,因為上海經過長時期的城市的擴建改造,古老民宅已經很稀少了,拆掉一所就少一所,故而此次拆房,才會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我的意見是,若不是重大而必要的市政建設工程,古典建築最好多保留一點,這是城市的記憶和文脈,上海是現代化大都市,但上海不是深圳,一樣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史可上溯到距今七千年左右的馬家浜文化、近六千年的崧澤文化,尤其是明清時,上海地區的經濟、文化已很發達。而作為古典文化一部分的民居建築,自然亦獨具文化價值,是上海的文脈所在。所以,社會各界希望對舊建築少拆或不拆,這是為保護上海的文脈,應予支持。
不過,也要看到,明清建築都是磚木結構,年久就會風化腐蝕,尤其是木柱、木樑、木椽等房屋骨架,蛀腐後變成爛木頭,對房屋安全威脅極大,居住在其中的市民,會擔心房子崩塌。所以,我們外人可以對拆沈宅這類古民居慷慨激昂地反對,但將心比心,如果我們住在裡面,也肯定盼望拆掉,好動遷換房。當然也可以不拆,把居民置換出來後進行修繕,但置換居民需要很大一筆安置費,這就等於動遷了。而要置換後修繕保護,則也需相當一筆費用,政府要投資,就會有個計算合不合算問題,有個財政審批問題。而假如沈宅需要保護,恐怕也不是區長或區財政局長、文化局長說了就可以算,尚須經過專家勘察、論證,總之,保護也要有個規矩。
問題是像沈宅這樣的150年歷史的民居還能不能原樣保護?我的看法是,這種
磚木結構房屋,“原汁原味”保護可能夠嗆,木質的梁、柱、椽已蛀蝕壞了,不換能“撐”下去嗎?但這一換,就像人體換骨頭一樣,能實現嗎?就算換好了,也已不是文物專家要求達到的原汁原味了。所以,要求原樣原件保護沈宅,這種話並不科學。還有一條,就是沈宅的建築價值是否屬於獨特?即是否它具有很大的研究、保留、鑑賞價值?這一點,始終沒看到有關專家引起注意並發表過這方面的論述,所以看來沈宅雖老,但其並不一定具有“不可再生”的文物價值,可能黃浦區有關部門亦是基於這一點才同意拆除沈宅的。這就應了句俗話:在的時候是棵草,不在時就變成了寶。文物專家、媒體早乾什麼去了?
對於沈宅,如果文物、古建築專家拿不出它具有很高保存價值的理論證據,我認為與其傷筋動骨修繕或原計原味保護後讓它傾圮掉,不如乾脆拆掉。但這個拆也有講究:一是拆後在原地按原樣重建,讓居民仍住進去,不過木樑木柱換成鋼筋水泥結構,青磚青瓦當然保留,我認為這種拆、建,對古建築而言是最好的歸宿,既保留原風貌,又結實堅固了。一些江南名樓如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不都是這么保護性重建的嗎?因為就算沒人破壞或雷擊火燒,唐宋時代的木結構建築到現在肯定也自然毀倒了。二是拆後按原樣、原風貌在異地(如影視基地、仿古旅遊街等)重建,這也應該允許的。因為古建築是固態文物,它的價值在其風貌、風格、建材等,現在可以攝像、拍照、分析,進行詳細記錄,恢復原貌不成問題,也不存在假文物問題。關鍵是像民居這樣的文物,完全原汁原味較永久保存是不可能的,它不比趙州橋,木質結構房屋有個蛀蝕問題。
我一直認為,對古建築保還是不保?它們夠不夠文物,要有個權威的說法,要講得出道理,不能純粹的七嘴八舌,也不然是某個權威說了算。這方面恐怕各區要有專門機構進行普查,請專家進行理論論證後再作決定,要把工作做細、做在前面。等到房子已經拆一半再叫停,總歸太被動了。沈宅已拆成這樣了,朽腐掉的建築難已恢復往昔的生氣,所以不如全拆掉為好,如果文物專家論證出它真有價值,可以在原地或異地按原樣重建,這實際上也是在實施保護,因為保護的本質,是留下過去的文脈風采,而古建築的原樣復建,是可以達到此目的的,不一定一味強調保護原來的破房子,破房子總有一天會坍掉的。
地圖信息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風景區西匯上塘2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