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家獅象竄是活躍在寧波北侖區一帶以獅子和大象為造型進行表演的民間傳統舞蹈。據傳,始於明清時期,訖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表演時,一隻雄獅,一頭大象,兩名大頭和尚。該舞蹈形式活潑、動靜結合、溫柔和諧,在頗受百姓喜愛,經常參加節慶與文藝演出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沃家獅象竄
- 類型:民間傳統舞蹈
舞蹈起源,表演形式,表演步驟,表演器具,發展傳承,
舞蹈起源
中國民間素稱獅子為獸中之王,白象則象徵著吉祥。按佛教傳說,獅子是文殊菩薩坐騎,白象是普賢菩薩坐騎,均屬吉祥之物。民間傳說“文獅衛家,白象和諧,二者合一,國泰民安”。讓獅子與白象走在一起嬉戲表演,這是勞動人民豐富的藝術想像和創造。舊時,“獅象竄”節目常在農閒時表演,訴說著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那時候沒有獅子與白象的造型,只是農民以角色分工進行即興表演,此為“沃家獅象竄”發展的雛形階段。解放初,由“沃家獅象竄”第一代傳承人——柴橋沃家村村民沃亞定等民間藝人,根據民間流傳組建了“沃家獅象踩”隊伍,並構思策劃出一套簡單的獅象竄表演動作,進行排演。這是“沃家獅象竄”第一階段。80年代左右,沃家村村民沃金榮、胡根夫等(第二代傳承人)在第一階段“獅象竄”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改進,配備了引舞者(大頭和尚)與打擊樂隊,使獅象竄的表演形式更加豐富熱鬧。2008年,“沃家獅象竄”由第三代傳承人沃凡誠傳承,在前二代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在表演動作等方面進行改革,比如“獅子竄象”等有一定難度的反覆動作,以此進一步吸引觀眾的眼球。此為“沃家獅象竄”發展的第二階段。
表演形式
“獅象竄”的舞蹈形式多樣,表演惟妙惟肖,整個表演隊伍由一獅、一象、一個大頭和尚(引舞者)和打擊樂隊組成。引舞者通常戴老太太頭套(面具),身著長袍,手執蒲扇,扭動腰肢,表情和動作和藹可親,其作用一是指揮獅象表演,二為維持現場秩序。獅子和白象各有兩人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舞頭者雙手握住頭套內的暗把,人往前傾;舞尾者雙手抓住舞頭者腰帶,身體前躬,臀部頂住獅(象)尾。表演時舞頭者根據打擊樂的節奏和引舞者的暗示進行舞動,舞尾者則跟隨舞頭者的去向配合做相應的動作。
表演步驟
表演大致分為四個步驟:
一是“開場竄”,引舞者在激烈的鑼鼓聲中引獅子出場,白象緊隨其後,在場子裡快速繞場跑串,獅子要做前撲、轉身等動作,以示威猛。待音樂轉慢後獅子“猝毛”、“理毛”,白象則表演“踏花步”等動作;
二是“白象猝獅”,獅子臥倒於地,白象用長鼻為獅猝毛,從頭部猝至尾部,反覆幾次,而後獅子與白象咬嘴碰觸,以示親密無間;
三是“獅子竄象”,白象臥地,獅子先繞場做少許準備,緊接著快速從白象背上竄過,來回數次;
最後是“獅子噴火”,獅子嘴裡裝有一支花炮,舞獅頭者利用轉身或間歇時間點燃花炮,向四周噴射,表演由之推向高潮。
表演器具
獅子、白象頭的造型均用竹篾結紮。獅皮、象套用絨布製作,用“亮光”彩紙剪出各種圖案花紋貼上。獅子耳朵和下唇用彩色絨飾,鬍鬚、頭、尾掛有鈴鐺。演員則身著民間武術衣,腳穿上山襪,腰束武術帶。而引舞者通常為大頭和尚(有時也戴老太太頭套面具),身著長袍,手執蒲扇,扭動腰肢。獅象竄表演也有伴奏,以打擊樂為主,有大鼓、扁鼓、大鑼、大鈸和小鈸等樂器組成。在“出場竄”、“獅子竄象”、“獅子噴火”時,採用快速激烈的鼓點,在獅象“猝毛”、“理毛”、“親昵”時則採用比較緩慢的鼓點。
發展傳承
舊時,北侖地區有許多民間廟會,柴橋一帶的廟會尤為熱鬧。蘆江廟會隔年舉行一次,時間是農曆二月初一到初五,“沃家獅象竄”成為蘆江廟會的主要民間藝術表演項目之一。獅象竄還在禮拜會、青苗會、稻花會和請龍會等民間活動中大顯身手。在慶祝抗戰勝利、新中國成立時也有過出色的表演。1982—1984年,“沃家獅象竄”連續幾次參加原鎮海縣城鬧元宵後,名聲大振。1986年後,“沃家獅象竄”在第三代傳承人沃凡誠的帶領下,多次參加市、區和街道等有關民間文藝演出,《寧波日報》、寧波電視台作了報導。在區和街道文化部門的重視下,沃家村已建立獅象竄傳承基地,基地建築面積240平方米,每年2—3次舉行傳承活動,人數多達30人以上。沃凡誠利用此傳承基地向喜愛此項活動的年輕人傳授演藝技巧,使之後繼有人。2006年和2010年,沃家獅象竄先後被列入北侖區、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