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沁州三弦書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山西省沁縣
- 遺產編號:Ⅴ-64
- 遺產類型:曲藝
歷史源流,演出形式,曲本體裁,演出書目,傳承意義,
歷史源流
三弦書是一種說唱藝術。早期的沁州三弦書表演者主要是盲藝人,他們為維護自己的權益、規範行內言行,於1653(清順治十年)成立了“三皇會”,並於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即傳說中的“三皇爺”生日那天在沁州舉行藝術賽事,當地民間把這一天稱為“老州會”。又因古沁州轄區不只有今天的沁縣,還包括今武鄉和沁源兩縣,後世俗稱“老州”,故在“老州會”演出的沁州三弦書,又被老百姓稱作“老州調”。
沁州三弦書藝人傳承譜系,最遠可以上溯到清代中葉的1778年,傳承至今已有9代。由於傳承地域的不同,藝人間又分為北會、南會、新成會(新成立的)三個支脈。在當地的民間祭祀和民俗禮儀中,沁州三弦書藝人表演求雨、求安的神書和祈求五穀豐登、牲畜興旺的牛王書、馬王書和羊王書等,其中寄託和表現的不只是簡單的娛樂消遣與審美需求,更是一種崇尚神聖的社會理想和生命意識的特殊表達。
演出形式
沁州三弦書的演出形式早期為一人懷抱三弦,腿綁摔板,兼用小鐃,遊走四方,說唱乞食,餬口謀生。後因一個人出門難處甚多,便開始收帶徒弟,並在搭檔行藝中發展形成了一人彈三弦併兼用摔板和小鐃說唱,另外一人拉二把伴奏並輔助說唱的表演形態。還有一人為主、多人分持摔板、小鐃、反二把、笛子、四胡、二胡、琵琶、笙和洋琴等伴奏樂器輔助說唱的情形。傳統的表演主要為坐著說唱。後來的一些高台演出,也有主要說唱者站立表演,其他伴奏和輔助說唱者坐著演出的情形。表演前,通常先要演奏一段器樂曲牌,接著吟誦四句“提綱”,然後“起板”或稱“叫板”,之後轉入“正書”說唱。傳統節目以長篇為主,一部大書如《清列傳》就有45回。一般節目也大都在30回至60回之間,可連續演出一至兩個月。
曲本體裁
沁州三弦書的曲本體裁為散韻相間體,以韻文為主。其中的韻文唱詞,有七字句式的,也有十字句式的。曲本的篇幅長、中、短篇均有,以中長篇為主。短篇曲本多為純粹的韻文體式。沁州三弦書的唱腔曲調為板腔體,由月調和平調兩類組成。其中,月調包括平板、垛板、顫板、哭板等板式和唱法;平調唱腔由六個腔句構成,主要用來說唱一些短篇的小段節目,曲調優美。
演出書目
沁州三弦書書目豐富,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小段。據沁縣文化館1987年的統計,流傳在沁縣盲藝人口中的長篇大書共16部、599回,其中的《綠牡丹》、《汗衫記》、《金屏扇》三部大書因師傅過世而失傳。另有72個短篇小段得以保留。二十一世紀以來,民間還可演出的書目有《吳閣老私訪武昌府》(45回)、《金鐲記》(51回)、《五色雲》(50回)等,較1987年調查的數量又減少了很多。
傳承意義
但是,沁州三弦書的狀態非常令人擔憂,處於自生自滅的發展狀態。其自身的文化生態鏈條異常脆弱,缺乏穩固的現代傳承機制,尤其是年輕傳人稀少,使這一藝術的傳承隨時面臨斷流,亟待保護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