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操縱動力學原理》系統地介紹了汽車操縱性與穩定性的基本概念、評價理論、試驗方法、輪胎的特性理論與實用模型以及汽車操縱運動的計算機仿真與性能預測,並討論了各種設計參數對汽車操縱性能的影響。
基本介紹
- 書名:汽車操縱動力學原理
- 作者:作者郭孔輝著
- ISBN:978-7-5345-6994-4
- 頁數:421
- 定價:80.00
-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2-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作者簡介
郭孔輝,男,漢族,福建福州人,1935年7月出生於福州。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1956年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汽車拖拉機專業,分配到第一機械工業部北京汽車拖拉機研究所,1958年隨單位遷到長春,1991年評為博士生導師,1993年10月調吉林工業大學任副校長,1994年首批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先後主持完成多項中國汽車行業的基礎性科研項目和一汽新型汽車的開發研製工作。被汽車界譽為將系統動力學與隨機振動理論引入汽車振動與載荷研究的領先學者,中國汽車輪胎力學的主要奠基人,中國汽車操縱穩定性、平順性領域的主要開拓者和帶頭人。
編輯推薦
《汽車操縱動力學原理》是作者郭孔輝一系列研究工作的總結,對從事汽車設計、試驗、研究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有實際的重要參考價值,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汽車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汽車操縱穩定性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汽車是一個反饋系統
第三節 汽車操縱動力學系統
第四節 操縱穩定性的定義
第二章 汽車操縱穩定性評價
第一節 評價的基本概念
一、指令反應評價與擾動反應評價
二、力輸入反應與角輸入反應
三、不同“工作點”下的評價
四、線性區與非線性區
五、穩態評價與動態評價
六、“開環評價”與“閉環評價
第二節 常見的試驗評價方法
一、角階躍試驗
二、角脈衝試驗
三、正弦角輸入試驗
四、“回正性”試驗
五、“撒手穩定性”試驗
六、“蛇行”穿桿試驗
七、“移線”試驗
八、“8”字形行駛試驗
九、穩態圓周試驗
十、路擾反應試驗
十一、風擾反應試驗
第三節 各種試驗評價之間的聯繫
一、階躍輸入反應與其他輸入反應的關係——“杜阿密積分”的推廣
二、脈衝輸入反應與其他輸入反應的關係
三、由斜階躍反應推求等速輸入反應與理想階躍反應
四、起躍時間的推換
五、疊加推斷的實例
六、開環特性與閉環特性的關係
第四節 頻率特性分析方法
一、頻率特性與任意輸入反應
二、由脈衝試驗求系統頻率特性
三、提高分析精度問題
四、階躍試驗的頻率特性分析
第五節 求系統近似傳遞函式的一種方法
一、穩態增益G0的求法
二、T2與T1的求法
三、1的求法
第六節 動態反應誤差分析
一、操縱誤差的時域分析
二、操縱誤差的頻域分析
第七節 在較小的場地上提高試驗評價車速的方法
第八節 高速不足轉向性的測定方法
第九節 識別汽車方向控制特性的能量相平面表示方法
一、能量相平面
二、能量相平面上的車輪側偏角
三、能量相平面上直角坐標與極坐標的意義
四、能量相平面的一般特徵
五、相平面軌跡的一些特例
六、不同輸入回響的能量相平面
七、小結
第十節 汽車側偏角瞬變過程的間接測定法
一、按最小總方差最佳化數據方法
二、“非零終態”的一種處理方法
第三章 滾動輪胎的靜力學特性
第一節 作用在輪胎上的力和力矩
第二節 側偏角與側向力特性
第三節 側偏角與回正力矩特性
第四節 輪胎側偏特性的簡化理論模型
一、不同載荷分布下側偏特性的一般表達式
二、兩種簡單對稱分布載荷下的側偏特性
三、幾種非對稱分布載荷下的側偏特性
四、小結
第五節 輪胎側偏特性的半經驗模型
一、側向力半經驗模型
二、回正力矩半經驗模型
三、關於參數擬合方法
……
第四章 懸架系的靜力學特性
第五章 轉向系的靜力學特性
第六章 空氣力學特性
第七章 簡化模型的轉向運動動力學分析
第八章 最小總方差設計
第九章 考慮側傾自由度的轉向盤角輸入操縱運動
第十章 考慮側傾自由度的轉向盤力輸入操縱運動
第十一章 穩態轉向特性仿真
第十二章 在轉向驅動與制動輸入下汽車動態回響的仿真研究
第十三章 駕駛員-汽車閉環操縱系統動力學仿真研究
附錄A 汽車操縱穩定性指標限值與評價方法(GB/T13047-1991)
附錄B 力矩中心
附錄C 汽車振動與載荷的統計分析及懸架系統參數的選擇
附錄D 輪胎側偏特性試驗結果之例
附錄E 板簧變形運動學分析及其套用
參考文獻
第一節 汽車操縱穩定性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汽車是一個反饋系統
第三節 汽車操縱動力學系統
第四節 操縱穩定性的定義
第二章 汽車操縱穩定性評價
第一節 評價的基本概念
一、指令反應評價與擾動反應評價
二、力輸入反應與角輸入反應
三、不同“工作點”下的評價
四、線性區與非線性區
五、穩態評價與動態評價
六、“開環評價”與“閉環評價
第二節 常見的試驗評價方法
一、角階躍試驗
二、角脈衝試驗
三、正弦角輸入試驗
四、“回正性”試驗
五、“撒手穩定性”試驗
六、“蛇行”穿桿試驗
七、“移線”試驗
八、“8”字形行駛試驗
九、穩態圓周試驗
十、路擾反應試驗
十一、風擾反應試驗
第三節 各種試驗評價之間的聯繫
一、階躍輸入反應與其他輸入反應的關係——“杜阿密積分”的推廣
二、脈衝輸入反應與其他輸入反應的關係
三、由斜階躍反應推求等速輸入反應與理想階躍反應
四、起躍時間的推換
五、疊加推斷的實例
六、開環特性與閉環特性的關係
第四節 頻率特性分析方法
一、頻率特性與任意輸入反應
二、由脈衝試驗求系統頻率特性
三、提高分析精度問題
四、階躍試驗的頻率特性分析
第五節 求系統近似傳遞函式的一種方法
一、穩態增益G0的求法
二、T2與T1的求法
三、1的求法
第六節 動態反應誤差分析
一、操縱誤差的時域分析
二、操縱誤差的頻域分析
第七節 在較小的場地上提高試驗評價車速的方法
第八節 高速不足轉向性的測定方法
第九節 識別汽車方向控制特性的能量相平面表示方法
一、能量相平面
二、能量相平面上的車輪側偏角
三、能量相平面上直角坐標與極坐標的意義
四、能量相平面的一般特徵
五、相平面軌跡的一些特例
六、不同輸入回響的能量相平面
七、小結
第十節 汽車側偏角瞬變過程的間接測定法
一、按最小總方差最佳化數據方法
二、“非零終態”的一種處理方法
第三章 滾動輪胎的靜力學特性
第一節 作用在輪胎上的力和力矩
第二節 側偏角與側向力特性
第三節 側偏角與回正力矩特性
第四節 輪胎側偏特性的簡化理論模型
一、不同載荷分布下側偏特性的一般表達式
二、兩種簡單對稱分布載荷下的側偏特性
三、幾種非對稱分布載荷下的側偏特性
四、小結
第五節 輪胎側偏特性的半經驗模型
一、側向力半經驗模型
二、回正力矩半經驗模型
三、關於參數擬合方法
……
第四章 懸架系的靜力學特性
第五章 轉向系的靜力學特性
第六章 空氣力學特性
第七章 簡化模型的轉向運動動力學分析
第八章 最小總方差設計
第九章 考慮側傾自由度的轉向盤角輸入操縱運動
第十章 考慮側傾自由度的轉向盤力輸入操縱運動
第十一章 穩態轉向特性仿真
第十二章 在轉向驅動與制動輸入下汽車動態回響的仿真研究
第十三章 駕駛員-汽車閉環操縱系統動力學仿真研究
附錄A 汽車操縱穩定性指標限值與評價方法(GB/T13047-1991)
附錄B 力矩中心
附錄C 汽車振動與載荷的統計分析及懸架系統參數的選擇
附錄D 輪胎側偏特性試驗結果之例
附錄E 板簧變形運動學分析及其套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