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汽車構造 1. 發動機:發動機2大機構5大系:
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料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點火系;起動系。
2. 底盤: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 正常行駛。
3. 車身:車身安裝在底盤的車架上,用以駕駛員、旅客乘坐或裝載貨物。轎車、客車的車身一般是整體結構,貨車車身一般是由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
4.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用電設備包括
發動機的起動系、汽油機的點火系和其它用電裝置。
參數
和性能參數
1.
整車裝備質量(kg):汽車完全裝備好的質量,包括潤滑油、燃料、隨車工具、備胎等所有裝置的質量。
2. 最大總質量(kg):汽車滿載時的總質量。
3.
最大裝載質量(kg):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的最大裝載質量。
4.
最大軸載質量(kg):汽車單軸所承載的最大總質量。與道路通過性有關。
5. 車長(mm):汽車長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6. 車寬(mm):汽車寬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7. 車高(mm):汽車最高點至地面間的距離。
8. 軸距(mm):汽車前軸中心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9. 輪距(mm):同一車轎左右輪胎胎面中心線間的距離。
10. 前懸(mm):汽車最前端至前軸中心的距離。
11. 後懸(mm):汽車最後端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12. 最小離地間隙(mm):汽車滿載時,最低點至地面的距離。
13. 接近角(°):汽車前端突出點向前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4. 離去角(°):汽車後端突出點向後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5. 轉彎半徑(mm):汽車轉向時,汽車外側轉向輪的中心平面在車輛支承平面上的軌跡圓半徑。轉向盤轉到極限位置時的轉彎半徑 為
最小轉彎半徑。
16. 最高車速(km/h):汽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駛時能達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車滿載時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車輪數和驅動輪數(n×m):車輪數以輪轂數為計量依據,n代表汽車的車輪總數,m 代表驅動輪數。
缸數: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以下的發動機常用三缸,1~2.5升一般為四缸發動機,3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4升左右為8缸,5.5升以上用12缸發動機。一般來說,在同等缸徑下,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可以提高,從而獲得較大的提升功率。
氣缸的排列形式:一般5缸以下的發動機的氣缸多採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數6缸發動機也有直列方式的,過去也有過直列8缸發動機。直列發動機的氣缸體成一字排開,缸體、缸蓋和曲軸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緊湊,套用比較廣泛,缺點是功率較低。一般1升以下的汽油機多採用3缸直列,1~2.5升汽油機多採用直列4缸,有的四輪驅動汽車採用直列6缸,因為其寬度小,可以在旁邊布置增壓器等設施。直列6缸的動平衡較好,振動相對較小,所以也為一些中、高級轎車採用,如老上海轎車。
6~12缸發動機一般採用V形排列,其中V10發動機主要裝在賽車上。V形發動機長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來非常方便,而且一般認為V形發動機是比較高級的發動機,也成為轎車級別的標誌之一。V8發動機結構非常複雜,製造成本很高,所以使用的較少,V12發動機過大過重,只有極個別的高級轎車採用。
大眾公司近來開發出W型發動機,有W8和W12兩種,即氣缸分四列錯開角度布置,形體緊湊。
氣門數:國產發動機大多採用每缸2氣門,即一個進氣門,一個排氣門;國外轎車發動機普遍採用每缸4氣門結構,即2個進氣門,2個排氣門,提高了進、排氣的效率,同時氣門的重量也減小,有利於提高發動機轉速和功率;國外有的公司開始採用每缸5氣門結構,即3個進氣門,2個排氣門,主要作用是加大進氣量,使燃燒更加徹底。氣門數量並不是越多越好,5氣門確實可以提高進氣效率,但是結構極其複雜,加工困難,採用較少,國內生產的新捷達王就採用五氣門發動機。
排氣量:
氣缸工作容積是指活塞從上止點到下止點所掃過的氣體容積,又稱為單缸排量,它取決於缸徑和活塞行程。發動機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積的總和,一般用升(L)來表示。
發動機排量是最重要的結構參數之一,它比缸徑和缸數更能代表發動機的大小,發動機的許多指標都同排氣量密切相關。
對轎車來說,排量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技術參數,它說明汽車的大致功率、裝備和價格水平,但是在中國轎車發動機排量卻具有了其它的意義。由於幹部配車按級別按排量,所以排量就相當於級別。在社會上,對排量也有盲目的崇拜,特別是對賓士這樣的華貴轎車,車尾上的數字簡直被神化了,有人認為越大越好,300以下的都不過癮,非400、500、600不可。在香港,有人甚至改裝出了賓士1000、6000……
最高輸出功率:最高輸出功率一般用馬力(PS)或千瓦(KW)來表示。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同轉速關係很大,隨著轉速的增加,發動機的功率也相應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轉速以後,功率反而呈下降趨勢。一般在汽車使用說明書中最高輸出功率同時用每分鐘轉速來表示(r/min),如100PS/5000r/min,即在每分鐘5000轉時最高輸出功率100馬力。
最大扭矩:發動機從曲軸端輸出的力矩,扭矩的表示方法是N.m/r/min,最大扭矩一般出現在發動機的中、低轉速範圍,隨著轉速的提高,扭矩反而會下降。
風阻係數:空氣阻力是汽車行駛時所遇到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外力。
空氣阻力係數,又稱風阻係數,是計算
汽車空氣阻力的一個重要係數。它是通過風洞實驗和下滑實驗所確定的一個數學參數,用它可以計算出汽車在行駛時的空氣阻力。
制動距離(mm):制動距離是衡量一款車的制動性能的關鍵性參數之一,它的意思就人們在車輛處於某一時速的情況下,從開始制動到汽車完全靜止時,車輛所開過的路程。
驅動方式:前置前驅(FF):所謂前置前驅,是指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的驅動形式。這是1970年代後才真正興起和在技術上得以完善的驅動形式,目前大多數中、小型轎車都採用了這種驅動形式。其將變速器和驅動橋做成了一體,固定在發動機旁將動力直接輸送到前輪驅動車輛前進,用形象的話來說,是“拉”著車輛前進。前置後驅(FR):所謂前置後驅,是指發動機前置,
後輪驅動的驅動形式。這是一種傳統的驅動形式,廣州人所熟悉的廣州標緻轎車,就是一種典型的前置後驅轎車。採用這種驅動形式的轎車,其前車輪負責轉向任務,後輪承擔驅動工作。發動機輸出的動力通過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輸送到後驅動橋上,驅動後輪使汽車前進,用形象的話來說,是“推”著車輛前進。前置後驅的車輛轉彎時易出現轉向過度的情況。
後備箱體積:也叫行李箱,其容積的大小衡量一款車攜帶行李或其他備用物品的能力。
油箱容積(L):其容積的大小衡量一款車所能承裝油量的能力。
發動機型式:指動力裝置的特徵,如燃料類型、氣缸數量、排量和靜制動功率等。裝在轎車或多用途載客車上的發動機,都按規定標明了發動機專業製造廠、型號及生產編號。最常見的是按照發動機的排列及缸數進行分類,有W型12缸發動機、V型12缸發動機、W型8缸發動機、V型8缸發動機、對置6缸發動機、V型6缸發動機、直列5缸發動機和直列4缸發動機。
汽缸數: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以下的發動機常用三缸,1~2.5升一般為四缸發動機,3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4升左右為8缸,5.5升以上用12缸發動機。一般來說,在同等缸徑下,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可以提高,從而獲得較大的提升功率。
缸徑×衝程:就是單缸的排氣量,再乘以汽缸數目,所得到的乘積,就是發動機的排氣量。
壓縮比:就是發動機混合氣體被壓縮的程度,用壓縮前的氣缸總容積與壓縮後的氣缸容積(即燃燒室容積)之比來表示。壓縮比與發動機性能有很大關係,通常的低壓壓縮比指的是壓縮比在10以下,高壓縮比在10以上,相對來說壓縮比越高,發動機的動力就越大。
汽車變速器:通過改變傳動比,改變發動機曲軸的轉拒,適應在起步、加速、行駛以及克服各種道路阻礙等不同行駛條件下對驅動車輪牽引力及車速不同要求的需要。通俗上分為手動變速器(MT),
自動變速器(AT), 手動/自動變速器,
無級式變速器。
主減速比:對汽車的動力性能和燃料經濟性有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主減速比越大,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較強,而燃料經濟性比較差。但如果過大,則不能發揮發動機的全部功率而達到應有的車速。主減速比越小,最高車速較高,燃料經濟性較好,但加速性和爬坡能力較差。
懸架:懸架是車架與
車橋之間的一切傳力連線裝置的總稱。汽車懸架包括彈性元件,減振器和傳力裝置等三部分。這三部分分別起緩衝,減振和力的傳遞作用。我們常見轎車的前懸掛一般為
麥弗遜式懸掛麥弗(Macphersan)式懸掛。麥弗遜式是當今最為流行的獨立懸掛之一,一般用於轎車的前輪。其次是四連桿前懸掛系統多用於豪華轎車,它通過運動學原理巧妙地將牽引力、制動力和轉向力分離,同時賦予車輛精確的轉向控制。四連桿式懸掛系統在奧迪A4、A6以及中華轎車上都可以看到。後懸架系統的種類要比前懸架要多,原因是驅動方式的不同決定著後
車軸的有無,並與車身重量有關。主要有連桿式和擺臂式兩種。
制動裝置:是按照需要使汽車減速或在最短的距離內停車,(使汽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儘量發揮出高速行駛的性能的裝置。一般分為鼓式和盤式兩種。鼓式制動器的優點是,成本低,防塵,便於同時作為駐車制動器。缺點是尺寸大,質量重,制動熱量不易散發出去,制動穩定性不好。盤式制動器:是目前轎車前輪常用的制動器。一般都是
鉗盤式制動器。盤式制動器與傳統的鼓式制動器比較,有以下優點:散熱條件好,因此制動穩定性好,抗熱衰退性強; 尺寸和質量小。
轉向器型式:目前常用的有齒輪齒條式、蝸桿曲柄銷式和循環球式。它的作用是增大轉向盤傳到轉向傳動機構的力和改變力的傳遞方向。
輪胎的類型與規格:國際標準的輪胎代號,以毫米為單位表示斷面高度和扁平比的百分數,後面加上:輪胎類型代號,輪輞直徑(英寸),負荷指數(許用承載質量代號),許用車速代號。例如:175/70R 14 77H中175代表輪胎寬度是175MM,70表示輪胎斷面的扁平
比是70%,即斷面高度是寬度的70%,輪輞直徑是14英寸,負荷指數77,許用車速是H級。
車門數:指汽車車身上含後備箱門在內的總門數。可作為汽車用途的標誌,公務用途的轎車都是四門,家用轎車既有四門也有三門和五門(後門為掀起式),而用於運動用途的跑車則都是兩門。這裡計算的車門數包括了後備箱門。
座位數:指汽車內含司機在內的座位,一般轎車為五座:前排坐椅是兩個獨立的坐椅,後排坐椅一般是長條坐椅,也有一些豪華轎車後排是兩個獨立的坐椅。雙門跑車若有後排後排一般只能坐兩人或兒童。商務車和部分越野車則配有五個或五個以上的坐椅。
通過角:汽車的通過性是描述汽車通過能力的性能指標,亦稱越野性能。通過性的主要的幾個參數:最小離地間隙、接近角、離去角、縱向通過角和
橫向通過半徑等。通過角是汽車滿載靜止時,通過障礙物的能力。
排放標準:汽車排放是指從廢氣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煙)等有害氣體。從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將對機動車的尾氣排放標準由現在的歐洲I號改為歐洲II號,到2008年,則正式實施歐洲III號標準。
相關教材
書 名:汽車底盤構造
標準書號:ISBN 978-7-301-15282-9/TH·0147
出版時間:2009年8月
版次:1版1次;頁數:424;字數:645千字;
開本:16開;紙張:膠版紙;定價:39.00元
內容簡介:《汽車底盤構造》主要以國內汽車為主流車型,詳細介紹了汽車底盤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及主要總成的拆裝,重點介紹了膜片式離合器、手動變速器、自動變速器、驅動橋、四輪轉向系統、電子控制懸架系1統、動力轉向系統、汽車ABS/ASR系統的結構及工作原理等內容。本書將教材內容模組化,將汽車底盤分為4個模組,20個項目,以真實案例導入,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真實的任務來設計實訓項目。 本書既可作為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汽車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汽車企業員工培訓教材、教師參考用書和汽車愛好者自學用書。
目錄:
模組一 汽車傳動系
項目1 傳動系概述
1.1 汽車傳動系的功用、類型與組成
1.2 汽車傳動系的布置形式
項目2 離合器
2.1 離合器概述
2.2 摩擦式離合器的類型、組成與工作原理
2.3 典型摩擦式離合器結構分析
2.4 離合器操縱機構
2.5 技能訓練項目3 手動變速器
3.1 手動變速器概述
3.2 手動變速器的變速傳動機構3.3 同步器
3.4 變速器操縱機構
3.5 技能訓練
項目4 自動變速器
4.1 自動變速器概述
4.2 液力變矩器
4.3 行星齒輪變速機構
4.4 自動變速器控制系統
4.5 電控機械無級變速器
4.6 技能訓練
項目5 萬向傳動裝置
5.1 萬向傳動裝置概述
5.2 萬向節
5.3 傳動軸及中間支承
5.4 技能訓練
項目6 驅動橋
6.1 驅動橋概述
6.2 主減速器
6.3 差速器
6.4 半軸與橋殼
6.5 技能訓練
項目7 四輪驅動系統
7.1 四輪驅動系統概述
7.2 四輪驅動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7.3 全輪驅動系統
7.4 電子控制式四輪驅動系統
7.5 技能訓練
模組二 汽車行駛系
項目8 車架與車橋
8.1 汽車行駛系概述
8.2 車架
8.3 車橋
8.4 轉向輪定位與四輪定位
8.5 技能訓練
項目9 車輪與輪胎
9.1 車輪與輪胎概述
9.2 車輪
9.3 輪胎
9.4 技能訓練
項目10 懸架
10.1 懸架概述
10.2 彈性元件
10.3 減振器
10.4 非獨立懸架與獨立懸架
10.5 電子控制懸架系統
模組三 汽車轉向系
項目11 轉向系概述
11.1 轉向系的功用、組成、分類及要求
11.2 轉向系主要參數
項目12 機械轉向系
12.1 轉向器
12.2 轉向操縱機構
12.3 轉向傳動機構
項目13 動力轉向裝置
13.1 動力轉向裝置的功用、組成及類型
13.2 液壓動力轉向裝置的工作原理
13.3 典型動力轉向裝置介紹
13.4 動力轉向油泵
13.5 轉向器的拆裝
14.1 電子控制動力轉向系統
14.2 四輪轉向系統
14.3 電子控制轉向系統的認識與檢測
項目15 汽車制動系概述
15.1 制動系的功用、組成、類型及要求
15.2 制動裝置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15.3 車輪制動器
項目16 駐車制動器
16.1 中央駐車制動器
16.2 帶駐車制動的鼓式車輪制動器... 355
模組四 汽車制動系
項目17 制動傳動裝置
17.1 液壓式制動傳動裝置
17.2 氣壓式制動傳動裝置
項目18 制動力分配調節裝置
18.1 限壓閥
18.2 比例閥
18.3 慣性閥
18.4 組合閥
項目19 汽車防滑(ABS/ASR)控制系統
19.1 汽車防滑控制系統概述
19.2 車輪打滑率對附著係數的影響
19.3 防滑控制系統的功用
19.4 防滑控制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19.5 防滑控制系統主要元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19.6 ABS系統認識與檢測
項目20 電子伺服制動系統
20.1 電子伺服制動系統概述
20.2 電子伺服制動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
20.2.1 電控液壓制動系統(E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