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
- 別稱:新軍
- 所處時代:中國抗日戰爭時期
- 主要成就:抗日
- 成立時間:中國抗日戰爭時期
歷史沿革
初建
![山西新軍“決死隊”臂章 山西新軍“決死隊”臂章](/img/2/3b6/nBnauUGMwUGZlJGN0IWYkF2NiNTZmlDMhZmN5ETNwImYxMjYyETOzczN4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決死隊一般指本詞條
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簡稱決死隊,又稱新軍,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與閻錫山合作在山西組織的一支新軍。給當地的抗日工作起到了不小作用。 決死隊下設四個...
《抗日決死隊》是由宋保達編著,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本書主要描寫了抗日決死隊在中國革命戰爭史與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西犧盟會決死隊紀念館在沁縣城內風景秀麗的西湖之畔...... 八年抗戰中,決死隊共參 加大小戰鬥七千多次,斃傷日偽軍五萬多人,湧現出縣團級幹部五千多人、省...
山西青年抗日決死隊,又稱“山西新軍”,以示與山西閻錫山舊軍隊的區別。為山西省犧盟會領導的抗日武裝。1937年8月1日在太原正式成立。初以犧盟會所辦軍政訓練班...
《犧盟會決死隊論稿》由山西出版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於2009年7月出版,作者:師文華。全書是在研究歷史資料的基礎上,對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前和抗日戰爭初期,在...
郭建中(?-1940) 山西青年抗戰決死隊第2縱隊兼晉西北軍區8分區太原支隊副政委,1940年于山西省文水縣作戰犧牲。 ...
當山田剛剛招募“老年行動隊”隊員的時候,首相菅直人助理細野豪志將其稱為“決死隊”,這個詞帶有一定的貶義色彩。山田本人曾多次表示,自己並不是帶著自殺使命組織...
山西新軍決死二縱隊王禹戰鬥遺址位於晉中市靈石縣王禹鄉王禹村(王禹原與羅漢原之間)。...
山西新軍,廣義地講,應包括青年抗敵決死隊(簡稱決死隊)、工衛旅、暫一師、政衛旅、二一二旅、二一三旅和在犧盟會領導下建立起來的各地游擊團、隊、自衛隊...
犧盟會成立了決死隊,郭松和蘭蓉作為決死隊成員投入了保衛晉源的戰鬥,堅持敵後抗戰,而被趕出晉源的楊守業因投靠長谷川成為大漢奸,回到晉源幫助日軍與決死隊展開了...
1939年12月1日,閻錫山命令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決死隊第二縱隊於5日進攻日軍,此舉將使該部置於日頑兩面夾擊的境地。因此,第二縱隊拒絕執行命令。閻錫山便宣布第二縱隊...
1939年,蔣介石發動第一次反共高潮,閻錫山在山西製造了“十二月事變”(亦稱“晉西事變”),經過調整,決死隊第3縱隊仍保留原番號並和原游擊第10團重新合編為1個旅...
從犧盟會到決死隊(一九三八年九月)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一縱隊成立的經過(一九三八年十月)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一縱隊是怎樣成立與發展壯大的(一九三八年十月)...
第2戰區司令長宮閻錫山在山西省發動”十二月事變”,命令晉綏軍首先向晉西南地區的新軍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2縱隊和八路軍第115師晉西獨立支隊進攻,接著命令晉西北...
曹誠(1916—2003)原名曹三省。河南省內鄉縣人。一九三四年參加革命,三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二縱隊獨立大隊大隊長,新編第一...
第129師在師長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指揮下,以8個團(包括決死隊第1縱隊2個團)、8個獨立營的兵力,組成左翼破擊隊、右翼破擊隊和中央縱隊,亦於1940年8月20日夜...
百團大戰“白刃格鬥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隸屬第14集團軍,前身主要為“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等抗日武裝力量。百團大戰中,8連與日軍白刃格鬥獲勝,被八路軍總部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