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堤(自然現象)

決堤(自然現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決堤,一般指堤岸被水沖開。

決堤是水漫過堤頂後逐步帶走了築堤的泥土,然後堤身變薄變軟,擋不住上游的水,堤垮了就叫決堤(這是自然因素決堤)。

還有就是人為的決堤,就是為了保護大部利益,犧牲局部利益,當洪水來臨時,根據需要,將堤挖開,讓洪水進入預定的蓄滯洪水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決堤
  • 外文名:breaching of dyke
  • 本質:自然現象
  • 定義:一般指堤岸被水沖開
  • 影響:給人們生活帶來不便
  • 套用:根據需要進行人為決堤,減少損失
河流決堤,黃河大決堤事件,

河流決堤

河流決堤是一個流域內由於暴雨、融雪冰凌風暴潮等原因,水位急劇上漲,水漫過堤頂後逐步帶走了築堤的泥土,然後堤身變薄變軟,擋不住上游的水,導致河水沖毀堤壩的現象。

黃河大決堤事件

1938年6月9日上午8時,隨著幾聲巨響,滾滾黃河水奪堤而出。頓時,上百萬人死於洪水,五百萬人流亡他鄉。
決堤
當時,沿隴海線積極西進的日軍只得轉向南京、安慶,沿江而上以攻武漢。而早已布防在長江兩岸的中國軍隊,則逐次進行抵抗。直到1938年10月下旬,日軍比原計畫推遲了3個多月才攻占武漢。
據敵方的報導:“黃水南流入淮,不僅對於華北戰局發生重大影響,將來華中戰局,亦將受其影響。” 蔣介石實施以水代兵的計畫後,密令程潛對外宣傳為“敵機炸毀黃河堤”。
但抗戰勝利不久,蔣介石的這一不光彩的“抗敵”手段即大白於天下,以致其至今仍遭到歷史的譴責。其實,建議黃河決口的是一個德國人---法肯豪森。(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1878-1966,德國陸軍上將)
1900年,法肯豪森作為八國聯軍的一員,參加過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中國人的英勇氣概令法肯豪森感到震驚,而中國的文化更讓他傾慕之至。從此,他的心裡有了箇中國情結。回國後,法肯豪森先後入參謀大學、柏林東方學院學習,並曾出任德國駐日本東京大使館武官。
1930年,法肯豪森退休。
1934年,法肯豪森被蔣介石聘為軍事顧問。
1935年7月,法肯豪森奉命起草絕密的《關於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書》,為將來的中日戰爭構思戰略框架。
他先開門見山地將中日矛盾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接著,婉轉地批評了蔣介石對日本的“不抵抗”政策,認為領袖如無抵抗的意志,會影響人民抗日的決心。法肯豪森預測未來的中日戰爭:一旦發生軍事衝突,華北即面臨直接的危險。
若中方不戰而放棄,則縱貫南北的平漢、津浦鐵路和連線的隴海鐵路及沿線的重要城市開封、洛陽皆面臨直接危險,黃河防線有被敵從山東突破進而席捲而下的可能。
在海上,敵進入的路線有三:上海、乍浦鎮海,該三處俱在長江流域。敵如沿長江而上,迅速占領中國最重要的中心點武漢,將中國一分為二,切斷國民政府西退重慶之水路,抗戰大局將無法收拾。因此,“東部有兩事極關重要,一是封鎖長江,一是警衛南京,兩者有密切之連帶關係。屢聞長江不能守之議,竊未敢贊同。”必須在上海、南京等地作堅決抵抗,遲滯敵軍沿長江直達武漢。
如此,敵軍必欲打通平漢線,由鄭州直達武漢,故最初抵抗區務必向北推進,“以滄州、保定之線宜絕對防禦。”萬一敵軍打到開封、鄭州之時,法肯豪森建議:“最後戰線為黃河,宜作有計畫之人工泛濫,增厚其防禦力。”蔣介石在旁邊批示:“最後抵抗線”,表示贊同法肯豪森的建議。
3年以後,中日戰爭的發展,基本上按照法肯豪森的構想進行。
1938年2月,德國元首希特勒在國會中公開發表袒護日本的演說,並宣布承認“滿洲國”。
5月下旬,德國駐中國大使陶德曼向中國外交部正式提出:召回德國在華的軍事顧問。
7月8日,法肯豪森和20多名顧問被迫離開了中國。 回國後的法肯豪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德國駐比利時和法國北部陸軍司令,後因涉嫌謀殺希特勒事件而被捕入獄,1966年死於柏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